首页 > 寺庙

年DIY电脑装机指南|

年DIY电脑装机指南

总体选购原则

年DIY电脑装机指南|

作为DIY爱好者来说,我们追求的是最高的性价比、在此基础上的极致体验以及可扩展性,所以选择配置时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各种接口需要能支持未来2年左右新出的配件,否则还不如买整机图个省心。

要做到这点又不想太花心思的话,你其实只需要遵循一个原则就可以保证不会出大问题:选择主流品牌在一年内新出的配件,但是当年出的配件一般价格较高,周边支持也不太完善,要追求性价比的话,其实最好的是选择去年新出的主流配件。

不过,有些配件是几年才有一次大更新,我们一定要选择大更新后的版本,这时候上市时间是次要考虑的。

选配件的先后顺序

选配件从什么开始?传统上一般是从CPU开始,因为CPU对应着整机性能,也对应相应的整机价位,一般我们攒机都是先定一个心理价格再去选配件,所以这么选也没错。

不过这里我提出一个新的顺序,从显示器开始选,因为显示器才是和用户体验最直接相关的配件,对一般用户来说,显示器的规格决定了性能的上限。比如显示器还只是1080p,或者接口只支持HDMI 1.2/DVI的话,用高端显卡根本就是极大的浪费(需要进行特殊任务如科学计算、挖矿、训练AI模型等除外)。

另外,近年来显示器逐渐走向差异化,有支持3D的,有高刷新率的,有带鱼屏曲面屏等等,这其中有些并不兼容,想“全都要”有点困难,所以,在明确自己装机的目的之后,先选择显示器,然后以显示器的性能上限来选购其它配件。

对于经济稍宽裕的同学来说,配两个显示屏是必须的,三个也还行,再多就脱离一般人的领域了。选择多屏的时候可以差异化选择,尽量满足不同的场景,也可以组成多屏联动一体化,看个人需求。

先有预算还是先有配置

很多人装机都是先定一个预算,然后心中已有核心配件如CPU或GPU,再搭配其它。但是,这样通常不能达到最佳组合。

这是因为木桶原理,电脑最后体现出来的综合性能,是各项配件一起配合出来的,如果某项配件较差,那么性能就会在这里大打折扣,导致其它配件难以发挥最佳水平,也就相当于这一部分的性能损失掉,钱也白花了。

所以,最好是将配件选好后,然后去攒钱来买。当然,有时候预算是死的,比如大学生装机,家里只给了那么多钱。这种情况你可以设置低中高几个档次的配置,然后选择价格在预算之内的配置。

装机目的:镇宅电脑

对于我以及大部分人来说,我们的爱机是需要满足我们各种日常所需,同时又能满足我们偶尔的奇怪需求的通用型主力电脑。其中,按需求与满足它们的核心要素排列:

影音:常用。高端有家用投影仪,主流显示器目前已到4K、伪HDR,2K 已成为入门机。

游戏:常用。要能玩主流3A游戏开高分辨率高特效。吃鸡或电竞还最好用高刷新率显示器。

办公:常用/偶尔。电脑上还是要装Office、PS等办公软件以备不时之需。对于学生来说还有做作业的需求。

编程:常用/偶尔。目前AI对CPU和GPU性能都有要求。如果iOS开发可能还有黑苹果特殊需求。

远程:特殊。作为家庭智能中控、NAS或私人服务器,24小时不停机,支持远程操作。要求低功耗低噪音。

绘图设计:特殊。要求高质量的显示器,广色域、多颜色模式、颜色准确。

视频编辑:特殊/偶尔。要求性能,高质量显示器、图形工作站。

其中标明特殊的是专用机器,需专门定制,而其它项可以看到,我们这里的通用电脑其用途集中在娱乐办公上面。而在娱乐办公里,对性能要求最大的要数游戏,包括吃鸡等联机FPS和大型3A游戏,所以以下配置都是建立在这个目标上。

显示器

显示器这两年的进步非常快,而且这种进步是全方位的进步,什么曲面带鱼超宽屏,什么真HDR、3D、4K@60Hz、量子点、144Hz游戏显示器等等,接口方面,HDMI 2.0、DP 1.Type-C也纷纷上阵,让人目不暇接。

我这里根据不同显示器的类型和场景做了个表格,可以参考:

这其中有些特点在目前情况下难以兼得,或者技术尚未彻底成熟,比如曲面屏的柔性LED,比一般的屏幕在色彩上稍微逊色。

目前主流显示器规格是27寸4K@60,即3840x2160分辨率,60Hz刷新率的显示器。这一显示器适合80cm左右距离,开启HiDPI,界面扩大至150-200%使用。在实际使用中可以明显感觉到高分辨率对阅读体验的改善,目前Retina或者手机平板高分屏的DPI在250以上,而27寸4K@60的DPI为150左右,不过不凑近看已经看不出像素点了。

对于游戏而言,如果喜欢FPS或对战类型的游戏,那么使用高刷新率的显示器确实有一定提升,目前这类显示器大多为2K,受制于显卡性能和接口的数据传输速率(目前主流HDMI2.0标准带宽为18Gbps,而4K@60需要带宽约为12Gbps),想要更高分辨率只能等以后了。

目前大型3A游戏的理想显示是最高特效下4K@60,但目前使用i9 9900k和RTX2080ti仍然很难达到这个目标,因此不能过高期待。但非FPS类型的游戏一般刷新率稳定在40多帧也足够了,这个以i7+RTX 2070s级别的性能就可以达到(个别游戏可能达不到)。

还有人想用显示器看3D,但是目前无论是红蓝3D还是左右式3D,在显示器上效果都极差。NVIDIA推出了自己的快门式3D技术,需要支持120Hz的显示器并购买专门的3D眼镜,效果据说也并不好。另外还有影院使用偏振式3D技术,需要显示器支持240Hz,目前软硬件基本都不支持,要看的话需要购买专门的家用投影仪。

如果真有3D需求,目前效果最好的还是头戴式3D,需要另购显示设备如Oculus,这里不再多说。

因此对显示器的选择其实不多,选择18年产的27寸4K即可,也可以再加一块,或者加一个144Hz 2K组双屏。

另外需注意的是,高分辨率、高刷新率、曲面屏会改变人的视觉习惯,不过这个花一段时间也能习惯原来的。

关于显示器其实有很多可以说道的,行业里也存在很多虚假宣传,改天有时间专门写一篇。

CPU和主板

17年和18年英特尔的酷睿系列芯片分别发布了第八代和第九代,它们的区别主要是核心数的增加,其中第八代算是大更新,拿8700对比7700,从4核8线程升级为6核12线程,性能提升高达40%,而9700从6核12线程变成8核8线程,线程还缩水了,性能提升仅10%左右。所以如果两者价格相差不大,选9700k,如果相差超过500元,选8700k。

AMD在17年发了大招,发布了Ryzen锐龙系列的CPU,其性能也有较大提升。目前Ryzen也到了第三代,r7 3700x的性能甚至可以赶上英特尔消费级旗舰i9 9900k,而且价格便宜很多。

在CPU和GPU上一般分为Intel+NVIDIA和AMD两个派别,其中Intel平台的稳定性强、上限高;AMD平台则性价比高、核心数多,不过偶尔会遇到一些兼容问题。

一般来说,如果要进行多任务或者如高性能计算、视频压制这样考验多核性能的,则可以考虑AMD平台;对于游戏,老游戏一般要求单核性能,因此Intel平台较好,对于新游戏,两个平台的表现各有千秋,看游戏的优化。目前CPU并不是游戏的瓶颈,想提升游戏表现还是要看显卡。

另外,对DIY新手来说,选择英特尔平台会相对简单,AMD CPU需要一块比较好的主板和高频内存才能发挥其性能,而高频意味着散热要好,以及功耗升高,这要求一定的DIY知识。英特尔则比较无脑一些。

延伸:

值得一提的是,CPU需要相对应代际的主板相配合,8700k需要Z370,9700k需要Z390,AMD也有对应的主板,如果单独买一定不要买错了。京东天猫上很多都是主板+CPU打包售卖的,我建议也是买个打包的就行了。

当前的主板的卖点是稳定供电、nvme SSD的散热以及是否带WIFI和蓝牙,一般来说稳定供电最重要,nvme散热则可以有效延长SSD寿命,其它没有那么重要,这些在上述打包的主板里一般也有,它们也都是配合CPU在近两年新发布的,买的时候注意一下就行,这里不再多说。

显卡

对于显卡需要知道的是,现在的显卡性能要远远强于CPU,凭借着极多的核心和并发能力,越来越多的高性能计算任务都将目标平台转到显卡上。所以,如果要追求性能,显卡是我们电脑上最重要的配件。

显卡中英伟达的营销做的很好,而2018年它也有个大更新,就是从第十代帕斯卡架构GTX10升级为第十一代图灵架构RTX20,性能RTX2080相对GTX1080在实际游戏场景提升约30%,而且一些新技术能有效改善4k@60下的游戏表现。当然,RTX系列整体价格也很炸裂,顶配RTX2080Ti价格9999元起,令人窒息。

到2019年,英伟达又发布了super系列,在原显卡基础上大约有10-20%的提升,同时价格提升比较小,值得升级。

AMD平台显卡在2019年也推出了非常具有竞争力的中端显卡rx5700和rx5700xt,对应rtx2060和2070,但价格要便宜不少,如果价格敏感也可以选择这两款。

当然,如果土豪的话一步到位更好,RTX2080Ti怎么着也能再战个五年吧。

另外,显卡有公版和非公版的区别,两者使用的芯片相同,但非公版会加装散热器,并对性能有一些优化,相对应的噪音也会高些,一般来说选择非公版的性能会更好。

关于显卡的一些更详细具体的问题、性能天梯图可参看这里。

SSD和机械硬盘

目前装机一个SSD一个机械硬盘应该是标配了,如果是经常升级有多余硬盘的,一台电脑挂三四个硬盘也很常见。而在硬盘方面,近两年也有重大的进步。

机械硬盘的进步主要体现在容量和价格,现在一个4T硬盘在大促时价格能下探到600元左右,前阵子美区亚马逊上黑五希捷搞促销,它的一个8T硬盘的价格折合人民币竟然不到900元,简直白菜价。

选机械硬盘方面不用太省,毕竟现在的2160p带HDR的蓝光原盘也动辄50G以上,所以机械硬盘4T起步,上不封顶。不过,大部分主板SATA接口只有6个,建议直接主板上的机械硬盘在2个以内,再多的话用外置硬盘盒或磁盘阵列盒的方式解决。

SSD则是技术进步和价格下降的结合。目前SSD分为两大类,从接口上区分的话是SATA3和PCI-E(PCIe),SATA3接口理论速度600MB/s,实际使用中也就100M左右的样子,对应的是2.5英寸SSD。PCI-E 就厉害了,它的最新标准 PCI-E 3.0 x4传输速度高达 4GB/s,而相应的硬盘更小了,M.2 SSD,最多110mm长,现在应该80mm的较多,近两年出的主板上一般都有M.2接口,并且卖点之一就是M.2 SSD散热。这么多名词如果大家容易迷糊,看下图应该能明白:

当然,普通消费者搞不明白这些也没什么,只需要知道有一种新的SSD不仅体积小速度还快(是老版SSD的4-5倍)就行。而且最重要的是,SSD的价格终于降下来了,前阵子双十一就已经到了1G/元以下,我觉得价格还有下降的空间,大家可以等618或双十一的时候买。

所以,对SSD,建议买支持PCI-E 4.0接口的M.2 NVMe SSD,容量1T起,因为很多主板上只能装一个,看似很大,但现在的顶级游戏已经发展到100G左右了,还想要SSD的话可以买SATA3接口的2.5英寸去跟机械硬盘挤挤。

内存

内存是近两年进步较小的配件,主要的提升是运行频率,不过两年前主流就是DDR4 2133和2400,现在则是2666和3000,提升极低。另外就是多了个自动超频的功能,意思是在部分2400标准频率的内存上可以自动超频到3000左右,相应的技术有XMP、PnP等。

内存的频率目前并不是整个系统的瓶颈,而且它受制于CPU内存控制器的频率,这方面i7 8700k默认已经支持到2666MHz,所以选个2666以上的内存就行。

对于AMD平台来说,高频内存对AMD高端CPU的性能提升十分显著,如果要追求性能,可以选4000MHz以上的,而这对主板要求较高。

主流的单个内存容量还是8G,和两年前没什么变化,装机的话还是16G起,英特尔选个2666或3200的,AMD的选3200以上的。同时内存可以买两个一样的组双通道提高带宽,对游戏性能有略微提升(4k高特效下,分辨率越低提升越高),不过对稳定性有一定影响,这方面酌情考虑。

电源和散热

电源和散热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超频,以及CPU和显卡是否需要长时间满载运行。

电源对于电脑来说是非常关键的部位,如果出问题可能烧坏主板显卡之类造成重大损失,所以一定要买一个品牌有保障的电源。

至于功率,对于不超频、显卡在GTX 2070以下的电脑来说,额定功率400-500W已经足够,如果CPU和显卡较好,比如RTX 2070一般考虑650W以上电源。

散热对于电脑也非常重要,因为CPU和显卡一般都有温度保护,如果温度过高会自动降频,如果散热不好,在进行大型任务时就会频繁的触发自动降频。

目前散热器一般分为风冷和水冷(油冷等也归到水冷范畴),风冷的性能看热管数量,最好的是8热管,其次6热管;水冷比较复杂,分为一体式水冷和分体式水冷,一体式水冷看风扇数量,一个风扇对应120,市面上一体式水冷从120到360,一般来说,风冷和水冷的性能比较:

分体式水冷360水冷中高端风冷 ≈ 240水冷120水冷 ≈ 低端风冷

水冷还存在噪音和漏液问题,对于主机需经常移动/搬家,或者不经常维护的人来说,选择风冷可以避免风险,分体式水冷适合主机固定并且1-2年维护一次的人。

机箱

现在的机箱设计越来越炫酷,是否要追求这方面看个人喜好。

除此之外,我认为选择机箱主要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风道:风道是机箱最重要的指标之一,通风和散热够好才可以完全的发挥电脑的性能。目前主流的风道是立体风道,也就是前面、下面进风,上面、后面出风。

尺寸:一般中塔机箱比较流行,也可以兼容绝大部分需求,如果需要经常移动,可以考虑迷你机箱,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类型机箱需要搭配特制主板和显卡。

降噪:对于台式机来说,噪音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机箱最好带有主动降噪功能。

光污染:有些非主流配件会搞些LED灯,N卡有信仰灯,有的机箱自己带灯,而且侧透,这个看个人喜好,我是觉得没什么必要。

对于DIY新手来说,选一个主流的中塔机箱是不会错的选择,装机时注意一定要把机箱风扇装好。

选择配件

选择配件可以看销量排名,一般选卖的好的基本不会错,另外看品牌,主流品牌的品控和售后都比较令人放心,对于可以接受风险的也可以尝试冷门品牌。

另外对于价格,一般在618或者双十一有一个整体的价格低谷,一口气装好是最爽的,对于内存和SSD来说,则要注意产能,关注价格走势,在价格低谷时买好最好。

对于性价比,一般来说越高端性价比越差,要在性价比和性能中取得一个平衡,选择中端比较合理,对于机箱、散热器、电源等关注较少但实际十分重要的配件,宁愿选择高端一点的产品以求心安。

另外对于配置推荐,可以看看显卡吧、chiphell等地方的推荐,但是也注意不要被一些无脑鼓吹的人带歪了。

基本就是这样了,如果有一些重大产品出现我会继续更新~~~


|年DIY电脑装机指南

                 

年DIY电脑装机指南|
  • rtx,2060显卡什么级别|
  • rtx,2060显卡什么级别| | rtx,2060显卡什么级别| ...

    年DIY电脑装机指南|
  • 两台电脑如何共享文件|
  • 两台电脑如何共享文件| | 两台电脑如何共享文件| ...

    年DIY电脑装机指南|
  • 如何在电脑建立工作组|
  • 如何在电脑建立工作组| | 如何在电脑建立工作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