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大兵瑞恩背景
《拯救大兵瑞恩》的背景是1944年6月6日诺曼底战役当天的经过,以及第101空降师的战斗情况。《拯救大兵瑞恩》是梦工厂1998年出品的战争片,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汤姆·汉克斯、汤姆·塞兹摩尔和马特·达蒙等联袂出演。影片于1998年7月24日在美国上映。
为了增加真实感,斯皮尔伯格用近乎纪录片的拍摄手法来拍摄影片头25分钟的登陆场面。在拍摄之前根本不去想故事情节,而是在大部分时间里使用手提摄影机跟踪登陆的士兵们进行近距离拍摄。为了既忠实于整个故事,又真实反映故事所发生的那个年代,斯皮尔伯格与《辛德勒的名单》的摄影贾努兹·卡明斯基再次合作。贾努兹·卡明斯基将胶片底片进行特殊处理,淡化色彩,以达到影片中的效果。影片中另一个特殊的摄影技术是使用90度或者45度的快门,来拍摄这场登陆场面,拍摄演员们不间断的移动和枪弹横飞的惊险画面。
影片在战争场面的表现非常逼真,几乎是真实再现了当时的战场血腥景象,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逼真的战争片之一,美国电影协会将其定为“极度渲染战争的暴力片”。不过许多二战老兵对影片却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称它是“最真实反映二战的影片”。尤其是片中全长26分钟的重现诺曼底登陆的壮观场面,被影迷、军事迷、发烧友奉为宝典,无人可出其右。
豆瓣的神片 我被 拯救大兵瑞恩 的bug惊呆了
《拯救大兵瑞恩》,豆瓣评分8.9,排名豆瓣top250的第69名。
这部影片获得了第7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提名奖,同期导演斯皮尔伯格获得了最佳导演奖。
《拯救大兵瑞恩》这部片子也被划为导演斯皮尔伯格最受好评的5部作品之一。
其余的4部分别是2001年的《兄弟连》,豆瓣评分9.1;
1993年的《辛德勒名单》,豆瓣评分9.3;
2001年的《我们孤胆,我们并肩》,豆瓣评分9.4;
还有2005年的《西部风云》,豆瓣评分9.1。
而这部《大兵瑞恩》在某种意义上被推至战争片的“经典之作”,甚至是“神片”的地位。
近日重刷《大兵瑞恩》,有一些异样的思考,发现很多以前看片时没发现的bug,经供参考。
1.男主是瑞恩,这部是以瑞恩的闪回方式记述的片子。
片头就看到一个老者,伏在大片的墓碑前痛苦不已,随后进入老者的回忆中。
原来这位老者便是这部电影的主人公——瑞恩。
虽然我们观众是跟着瑞恩的回忆进入的场面,但是前面的诺曼底登陆战并不是瑞恩的视角。
而是一种上帝视角,客观的视角来记述这件事情的,瑞恩参与了此次战役,
但是并没有看到前面的那一切。
2.瑞恩这个人到底有什么特别?
就因为瑞恩的几个哥哥都死了?所以大家就要把瑞恩找出来,送他回家吗?
就像影片中的其他士兵的不满一样,他们也都有一个妈妈啊,他们家里也可能就他一个啊。
如果按照这个逻辑来推,那么家里只剩下一个的都要回家了,那么仗也不用打了。
后面发现瑞恩这个人最特别的地方就在于不愿意回家,要坚持执行完任务。
最后说一句:“我是不是一个好人?”
只要足够算一个好人,瑞恩就能值得他们那些士兵的牺牲了么?
3.开头的诺曼底登陆战役。
这是个经典的战争场面,登陆运兵船已经基本到岸,但是跳下去的士兵还是像落入深海一样?
深不见底。这肯定是有问题的,不知道导演这时候的用意是什么。
是故意想要将水下射击的场面展现一下么?
4.战争胜利后。
在战争胜利后,有一个大规模登陆舰队的全景,很多的大军舰就直接停在了沙滩上,
这是不可能的啊,完全不科学,大概是特效团队粗心了。
5.在楼梯对视的场景。
影片中唯一一个懦夫的形象,厄本。
也算是一个知识分子吧,影片中其实还挺嘲讽知识分子的,遇到打仗了就是躲,一个劲儿的退。
记得马未都先生在一个访谈中提起一个故事,说祖上是知识分子,打仗的时候总要先想一想再上前去打。
其中有一个镜头是厄本要上楼把0.3子弹提供给士兵,但是但是战争激烈,
他吓得发抖,腿抖的一直不敢上楼梯。
后来敌兵杀了自己阵营的士兵下楼了,只是看了看厄本,直接走过去了。
这样设计虽然能够让大家更看不起厄本,敌兵都不屑于杀这样一个人了。
但是从战争上来说,根本就是不可能的,战场上遇到敌兵了,居然不杀?
……
暂时先提这5点小bug吧,有不同意见的欢迎评论区讨论。
还有小青蛙个人觉得这部片被吹过头了,剧中只是呈现打打杀杀,炮轰的场面,
让人看着很爽,但充其量也只是很好的爆米花电影。
关于战争反思的,斯皮尔伯格的另一部作品《辛德勒名单》更棒。
同样的电影《钢琴家》,《无主之地》也要好得多。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文/编辑:小青蛙
|拯救大兵瑞恩背景
我被 拯救大兵瑞恩 拯救大兵瑞恩背景 的bug惊呆了 豆瓣的神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