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编修是什么官
翰林编修是历朝掌奉敕编修有关书籍的官,正七品,无定员。地位低于修撰,一般以殿试一甲第三名,及二甲进士留馆者充任。清宣统元年改从五品,掌撰修记载。古代的翰林院是封建皇帝的秘书机构,各个皇朝的翰林院的组织机构和作用大同小异。
编修是什么官
编修,官名,始置于宋,主要负责文献修撰工作。宋代凡修前朝国史、实录、会要(用于记录一个朝代中各种规程制度及其变化的书)等,均随时置编修官,枢密院也设有编修官,负责编纂记述。明、清属翰林院,编修正七品职位次于修撰,与修撰、检讨同称为史官。明、清翰林院编修以一甲二三名进士及庶吉士留馆者担任,无实职。
翰林是什么官职
翰林是皇帝身边的文学侍从官,从唐朝起开始设立,始为供职具有艺能人士的机构。
翰林,是我国古代学位名。它的由来可以一直追溯到唐朝,唐玄宗时,从文学侍从中选拔优秀人才,充任翰林学士,专掌内命由皇帝直接发出的极端机密的文件,如任免宰相、宣布讨伐令等。
|翰林编修是什么官
克什克腾旗 明朝历史 殿宇 狮子 编修官 翰林官职 翰林编修官 翰林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