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寺庙

自体 不是 不共情 不理解 问题 而是不知道方法 转载|

自体 不是 不共情 不理解 问题 而是不知道方法 转载

孩子往往能理解到不成熟父母的思想、行为。比如,母亲不接受孩子的悲伤、难过情绪,但如果孩子能深入母亲(有点像empathy),孩子能知道,母亲那种不喜欢别人悲伤难过,甚至害怕。因为,孩子自己本身也有这种需要(它是不成熟的表现)。Toms mother could not tolerate oraccept his sadness or disappointments, experiences that therefore could never become

自体 不是 不共情 不理解 问题 而是不知道方法 转载|

integrated or modulated.”你怎么不站在父母的角度想想?!表哥这样说我。这很像是所谓的‘共情父母。其实,我从小,就是这样做的,一直:为父母着想。

自体心理学,有个非常特异的点,那就是,自体。它不叫自体客体心理学更不叫客体心理学。

可以说,小孩子,很共情’父母了,听父母话,按父母的要求做,可是,它却对自体好处不大。到目前为止,我的这篇文章还是很毫无新意、老调重弹。

我想起老九批评我不要抱怨父母’,还说你父母也不容易,他们也很为难。他这是很共情我父母啊,却没有共情我。

共情empathy,应该是个正面意义的词,所以,老九的这个共情父母’,我得加个引号,这里代表°所谓共情’,而不是以前的引号,以前的引号大多是强调的意思。

弟弟批评、责备老婆孩子,我说,这与他从小被母亲批评、责备有关。可以理解为,他认同identify了母亲的责备。小孩子的时候,他虽然不喜欢被责骂,但,如果put himself into mothersshoes,他还是能很容易地所谓共情到母亲的,因为,母亲那种不成熟的行为,正符合小孩子自己的状态,比如看到不争气而生气责骂。小孩子看到父母不争气,他不成熟的情绪当然是责备,而母亲同样的情绪,小孩子当然会共情’到。

‘相似性让孩子,可能产生科胡特说的twinship transference。

弟弟小时候,虽然不喜欢被责骂,但,他认同母亲的情绪,是可能的。也就是,如果他替母亲想想,那他就觉得合情合理’了,甚至可能会觉得舒服,因为妈妈和我一样。

看某电视剧的时候,当时,我因为完全融入角色,比如角色训斥儿子,我会感到非常地认同,但当我想到自体心理学那些不共情孩子的父母时,我意识到,这个角色训斥孩子,会导致孩子的成长问题的。

这个现象,让我思考,也是我写这篇文章的原始动机。

其实,老早的博文中,我就提到这么个问题:我怪父母,可是,父母也不容易,那父母怪谁?所以,我还创造了‘上推到第N代源头的理论。

比如,我告诉老弟弟:‘父母责骂你,他们是不对的,不利于你的自体发展的。弟弟,很可能,因为所谓共情父母,融入了他们的角色,他就会替父母感到为难了。(父母责骂孩子,也是不得已的)说他们不对,那,难道让他们憋住吗?

正好,我遇到一个人,他总是强调有钱就好了,他说′没钱就没有底气(资格)。我虽然觉得他有些不对头’,但我当然能所谓共情到他的意思、状态。我很快就能进入到他的困境、为难中,而同情、共情地,也犯愁、为难了。

我被他影响了?带偏了?

我也想告诉他不是钱的事,可是,我说服不了他。

说这些,我是想说′自体缺陷者的可怕,意思是,你会受到影响,而进入他的‘状态,即使你想摆脱那个状态,可是,它既影响你跟他的关系,而实际,你也难以摆脱那个状态,因为,你不是很清楚、很坚定,你也不确定,没有办法摆脱。

从主体间自体心理学讲:两个方面,一,他误导、影响了你,让你进入他的自体缺陷状态;二,他没有给你提供应有的好的自体客体功能。而第二点,说明你有自体客体需要,因为你的自体不大成熟、不大完整、尚脆弱。

说一个人不共情,不如说一个人缺少共情能力,因为,即便他共情了别人,他也没有办法,可能还被带偏了。

噢?我突然想到,我曾经的一个极大的困惑:都说老九很善于融入别人,简直是别人肚子里的蛔虫。可是,为什么,又说他不共情呢?我怎么觉得他不理解我呢?现在明白了,她理解我、共情了我,又有什么用?她没有办法处理其中的问题,再说,她自己也害怕replicate重复过去的伤害。所以,这里,并非他们都很自我,完全不能进入对方,而是,进入了,也没用,他们也没有办法处理,且很可能这个地方,他们还存在有创伤,这导致他们的resistance阻抗(其实应该说是defence防御)。

比如,我跟弟弟说,我腰疼背疼,弟弟似乎听不见,他既没有同情、理解我不努力,也没有询问过我的身体恢复状况。他,很自我,不共情我?不理解我?是他共情理解了我,也没用,只是让他犯愁、害怕。

所以,那些认为自恋的人都很自我,很self-occupied,是不准确的。他们能接收得了信息,他们的高智力,也能让他们有理解,只是,他们无法接受accept,原因是,接受了,也没用,也会重复他们曾经的伤害,也不符合他们的自体客体需求。

完了吗?没完。所谓共情’了别人没用,同样,‘共情’了自己,知道了自己的难处、错误,也没用,没有办法,不知道如何处理,只是感到为难、犯愁。

这个分析,有个好处,那就是,不要再纠结于患者承认不承认有问题这个问题上。弟弟不承认他责备埋怨老婆孩子有什么错。可是,他承认了错,又有什么用?他拿自己也没有办法。所以,不要认为,他根本认识不到自己有问题,那就不要纠结于,非要让他承认自己有错了。

那天,我分析到,弟弟之所以忍不住要批评埋怨人,是因为,他的自体客体要求,没有得到回应、满足,而产生了很大的失望感,这迫使他生气、责备、埋怨。他的老婆孩子,一定也意识到他有问题,但却不知道如何处理,她们会让着他,但,她们可能担心,如果这样无休止地让下去,他会得寸进尺,会’被宠坏。她们自己,也会觉得,他的状态,也给她们造成了很大的压力、破坏。所以,她们开始抗拒,不接受他的affect states,就像是所谓的,弟弟感到他们不能共情、理解他。

主体间自体心理学,不但让你知道父母错在哪里,还让你知道他们错的原因,以及如何帮助和疗愈他们。(同样,这个原理,也适用于自己的错误)。

张先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设计了自己的出路,他当然希望自己的妻子也能配合到他。可是,妻子并没有配合他。难道完全是妻子不能共情他?先撇开别的因素,单就张先生的问题,假定妻子所谓共情到了,但因为不能接受(或者接受不了、处理不了、害怕、怕自己的创伤重复),先开始凑合着让着,慢慢变得不能容忍,最后开始′翻脸。撇开妻子的自体客体需求得不到满足不说,单就张先生的出路的基础、前提,是有问题的,那就是,他的有钱了,就好了的自体缺陷问题。因为这个思路,就反映了他的自体缺陷:‘缺少自信。妻子虽然共情到张先生的情感状态affect states,但她会感觉到一丝不对劲,她开始怀疑是钱的事吗?她开始怀疑自己会无休止地满足丈夫。她的担心,的确是有道理的,因为,丈夫的根本问题是:自体问题,钱,只是个‘物化的自体客体。而妻子虽然看到了问题,她不知道怎么解决,她也只能闹情绪。

特别是自体问题’,既难理解,又难说清,更不知道咋应对。

假如一个人,能理解到自己、别人的自体问题,又知道咋处理、帮助对方改善,那,就好办了。我跟某老九,指出她有自体问题,她不承认,不接受。我就很着急,我觉得,她若不承认自己有自体问题,那,何谈改变?现在,我终于明白了,她承认了,又如何?有什么用呢?她也就是感到害怕、难过,她不知道如何改变,如何应对,徒增烦恼,又何苦呢?所以,我不再纠结于她承认不承认了。

而是,在她出现自体问题时,直接帮助她,诠释interpret给她。不用再把·必须承认有自体问题作为前提了,而是,设定,她知道自己有自体问题。

原文:

博主:勇敢的心


|自体、不是、不共情、不理解、问题、而是不知道方法、转载

      

自体 不是 不共情 不理解 问题 而是不知道方法 转载|
  • 型月世界观转载|
  • 型月世界观转载| | 型月世界观转载| ...

    自体 不是 不共情 不理解 问题 而是不知道方法 转载|
  • 巴旦木是桃仁还是杏仁|
  • 巴旦木是桃仁还是杏仁| | 巴旦木是桃仁还是杏仁| ...

    自体 不是 不共情 不理解 问题 而是不知道方法 转载|
  • 没有奇迹 再见 丁果科技 中国暴雪 转载|
  • 没有奇迹 再见 丁果科技 中国暴雪 转载| | 没有奇迹 再见 丁果科技 中国暴雪 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