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是几月几号
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中下旬。三伏天出现在小暑和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所谓的“伏天儿”,就是指农历“三伏天”。
小暑,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是干支历午月的结束以及未月的起始。斗指辛,太阳到达黄经105度,于每年公历7月6—8日交节。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小暑虽不是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但紧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大暑,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我国多地自小暑起进入雷暴最多的时节。
2020头伏二伏三伏是几月几号
2020年头伏初伏是公历2020年7月16日(农历五月廿六)—2020年7月25日(农历六月初五),中伏(二伏)是公历2020年7月26日(农历六月初六)—2020年8月14日(农历六月廿五),末伏(三伏)是公历2020年8月15日(农历六月廿六)—2020年8月24日(农历七月初六)。
三伏最后一天是几号
三伏最后一天日期不固定,2020年三伏是8月24日,三伏有初伏、中伏和末伏之分,它的日期是由干支历的节气日期和干支纪日的日期相配合来决定的。
我国传统的推算方法规定,夏至以后的第3个庚日、第4个庚日分别为初伏(头伏)和中伏的开始日期,立秋以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的第一天。因为每个庚日之间相隔10天,所以初伏、末伏规定的时间是10天。又因为每年夏至节气后的第3个庚日(初伏)出现的迟早不同,中伏的天数就有长有短,可能是10天,也可能是20天。
历年三伏日期:
2016年三伏
初伏:2016年7月17日至2016年7月26日庚子日
中伏:2016年7月27日至2016年8月15日庚戌日
末伏:2016年8月16日至2016年8月25日庚午日
2017年三伏
初伏:2017年7月12日至2017年7月21日庚子日
中伏:2017年7月22日至2017年8月10日庚戌日
末伏:2017年8月11日至2017年8月20日庚午日
2018年三伏
初伏:2018年7月17日至2018年7月26日庚戌日
中伏:2018年7月27日至2018年8月15日庚申日
末伏:2018年8月16日至2018年8月25日庚辰日
2019年三伏
初伏:2019年7月12日——2019年7月21日庚戌日
中伏:2019年7月22日——2019年8月10日庚申日
末伏:2019年8月11日——2019年8月20日庚辰日
2020年三伏
初伏:2020年7月16日庚申日至2020年7月25日己巳日
中伏:2020年7月26日庚午日至2020年8月14日己丑日
末伏:2020年8月15日庚寅日至2020年8月24日己亥日
|三伏是几月几号
2020头伏二伏三伏是几月几号 三伏是几月几号 三伏最后一天是几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