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量产的炮塔重型坦克 T重型坦克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各国为了增强重型坦克的火力,在“陆地巡洋舰”观念的影响和军舰多炮塔的启发下,接二连三地研制出多炮塔式的坦克,其种类由以苏联最多。从总体布局上区分有:并列双塔型的早期T-26轻型坦克,前后双塔型的T-100重型坦克,主塔上叠加副塔型的T-12/24中型坦克,中央主塔、前面双副塔的T-28中型坦克,中央主塔、四周副塔的T-35重型坦克等。 20世纪三十年代初,苏联军方对坦克“增加突击力”的要求十分强烈,主张研制多炮塔的重型坦克,作为突破敌坚固防御阵地的主要力量。为此,1932年第174机器制造厂的总工程师O·M·伊瓦诺夫开展了设计工作,他参考了英国研制的“独立号”多炮塔式重型坦克的基本设计方案,7月制造出样车并经测试后,于1933年交由哈尔科夫机车制造厂批量生产。
T -35坦克和英国的“独立号”坦克一样,也有5个独立的炮塔,不过,这5个炮塔是分两层排列的.主炮塔在中央居上,装1门76.2毫米KT-28火炮,俯仰角-7°和+23°弹药基数96发,另有1挺7.62毫米机枪.下层是围绕主炮塔的两个小炮塔和两个机枪塔,成对角线布置;两个小炮塔位于主炮塔的右前方和左后方,2个机枪塔位于主炮塔左前方和右后方.这样的布置的好处是,火力配系和重量分布比较均衡。炮塔的转动机构采用机电三速传动,辅助手动传动也可于紧急时使用。不过除了主炮塔可以360度旋转外,其余4个炮塔只有165~235度的方向射界.也就是说,由于总体布置上的限制,不可能将五个炮塔的火力全部集中到一个方向上.2个小炮塔最初各装一门37毫米炮,1935年改为20K型45毫米火炮俯仰角-8°~+23°(弹药基数共226发)和一挺7.62毫米机枪;2个机枪塔上各装一挺7.62mm机枪.7.62毫米机枪弹药基数为10800发.全车共有11人,即车长(兼机枪手),3名炮长,3名装填手,2名机枪手,无线电员和驾驶员。Т-35的主炮和两座小型机枪炮塔具有较高的标准化水平。主武器瞄准系统利用了1930年望远镜后瞄准头和潜望镜后视仪PT-1обр.1932。1938年时,L-10坦克炮被提出用于主要炮塔武器,但ABTU的代表考虑到KT-28的威力足以击败敌人装甲车辆放弃了这一想法。
T—35最大厚度的正面装甲为30毫米和炮塔20毫米。钢板通过焊接和铆接连接在一起。1936年,前倾斜装甲的厚度增加到50 mm。装甲侧裙也增加了10毫米的侧面装甲。1938年,引进了一个最大厚度为25毫米(在前面)的锥形炮塔,以加强坦克的装甲防御;正面装甲的厚度也增加到70毫米。这辆坦克的战斗重量增加到54吨(第一台系列机器重42.5吨)。从1939年4月到Т-35生产结束,共生产了6辆增加了装甲的Т-35。在1939年生产的两辆坦克上,一支7.62毫米DT机枪安装在主锥形炮塔背面的储存部分,用于后防。车长9.72m,车宽3.20m,车高3.43m。驾驶室在前,战斗室在中。车上装备有71-TK-1式电台,车内通话器,手持式灭火器和烟雾释放装置等。动力装置为1台V型12缸水冷航空汽油机(发动机功率500马力)。传动装置为机械式,行动装置采用平衡式悬挂装置和小节距履带,每侧有8个小负重轮。
T-35坦克的缺点在于速度低(最大速度30km/h),行程短(最大行程150km),且不能原地转向。另外,其装甲防护能力差,该坦克的装甲仅能防枪弹,炮弹和炸弹碎片。T-35的制造过于复杂,造价高到离谱(价格是轻型坦克的20多倍),同时,由于炮塔太多,炮手又不能独立观察,只能依靠车长观察后下令。而激烈的战斗中,车长很难指挥全车其余10个人,更很难协调3个炮塔的战斗。
1933年生产了10辆T-35,标准生产型直到1935年才开工,至1939年停产,总计生产了61辆。该坦克于1936年开始在苏军中列装。主要装备在独立第5重型坦克旅,该旅被指定参加一年一度的莫斯科阅兵。1940年6月,提出了是否将T-35从前线撤回的问题,可以选择将其转换为自行火炮或分配给各军事院校。苏军高层决定继续使用它们,所有的T-35重型坦克被编入第 8方面军的第 34 坦克师下属的第 67 和第 68 坦克团。苏德战争爆发时,T-35坦克部队被部署在西南方面军的防线,拉瓦罗斯卡亚筑垒地域阻击战后,苏军第34坦克师基本损失殆尽,仅存的几辆T-35也被送往后方,承担训练任务。战后统计第67和第68坦克团损失的T-35的90%不是由于敌人造成的,而是由于机械故障。最常见的故障原因是传动问题。T-35最后一次记录的行动发生在莫斯科战役。至少有一个被俘的T-35被运到德国库默斯多夫军事试验场进行评估。
被俘的T-35,日期不详
T—35的装甲太薄,机动力太差,火炮也不够有力,既无法摧毁敌军的新型坦克,又承受不住反坦克武器的攻击。而且它人高马大,倒成了战场上最好的活靶子。说到底,T-35只是作为步兵支援武器而设计生产的,根本不是单炮塔专用坦克的对手,苏德战争爆发后没多久便被消灭殆尽。“三头六臂”的“陆地巡洋舰”最终成了中看不中用的摆设,只能在博物馆里了却余生,任人凭吊。
变体:
T-35-1原型
T-35-2原型
T-35A量产型
换装新引擎只生产了原型。
su-14安装152毫米大炮或203毫米榴弹炮的自行火炮,制作了两个原型。
法国人的重型坦克 B重型坦克
在法国战争前期,德军10个装甲师、6个机械化师2,7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挺进了法国,在黄色镰刀的指引下,德国装甲部队快速穿插在法国大陆上。
在当德国装甲部队飙车时,他们发现了越来越多的重型坦克,虽然在88mm高射炮和斯图卡的轰炸下这些重型坦克被一个又一个的摧毁,但是他们给德军的震撼是巨大的.他们就是玛蒂尔达2和B1“重型坦克”
在一战之后,法国和英国人一样对坦克进行了重新划分,以高速机动作战为主、速度较快装甲较薄的骑兵坦克(雷诺系列)和以突破防线为主的重型坦克。
1921年,法国陆军技术部的艾司丁(J.E.Estienne)将军提出一种坦克的计划,最初的设计只有15吨重,装甲最大厚度也才25毫米,但安装了一门75毫米火炮和一个配有两挺机枪的炮塔,且要求此坦克必须使用无线电进行战术协调。
1924年5月法国各个公司总共提交了5辆开车,其中施奈德-雷诺公司提交了两台样车:SRA和SRB。
军方选中了施奈德-雷诺公司的样车SRB作为新坦克的基型车,其引擎、变速箱和转向装置得以保留,悬挂装置和驱动轮取自FAMH设计的样车,而履带则来自FCM的样车。
1926年1月17日雷诺公司获得了制造3辆原型车的合同,制造工作于1929年1月完成。原型车的成员有4人,武器和装甲最大厚度则如计划所提的,行驶速度最大为每小时20公里,最大行程为257公里,1930年和1931年进行的测试表明总体设计比较成功,经过改良,最大装甲厚度增加到40毫米,重量也上升到28吨,这就是后来的Char B1坦克的雏形。
1935年,B1坦克开始正式交付法军部队。最终型号的B1重型坦克配备47毫米及75毫米火炮各一门,正面装甲40至60毫米,炮塔四周装甲为40毫米。B1车体装甲为铆接和螺接结合。战斗重量30吨。
B1重型坦克火力比较强大,其27.6倍径47mm坦克炮发射穿甲弹可以在500m击穿25毫米厚装甲,可以对付3号坦克,1门17.1倍径75毫米榴弹炮被安装于车体右侧,炮口初速为220米/秒,可以发射高爆榴弹。B1重型坦克设计新颖,主炮塔关闭之后仍有相当良好的视野。
B1重型坦克拥有40-60mm的装甲,而德军大量装备Pak36在200米内对垂直装甲的最大穿深也才56mm,无法击穿B1重型坦克这种正面60mm倾斜,侧面55mm的铁乌龟。
从1935年到1937年,B1坦克共制造了34辆。并且对B1进行改进
B1-bis坦克换装307马力发动机。在这一基础上,坦克的火力和防护都得到了加强。B1-bis坦克装配了35倍47毫米坦克炮。
发射穿甲弹时初速450米/秒,可在500米距离内击穿58毫米厚装甲,1000米内击穿43毫米厚装甲。同时B1-bis坦克的车体正面装甲提升了到60毫米,侧面和后方装甲为55毫米。炮塔四周装甲则提升到了56毫米。B1-bis坦克的重量增大到32吨。
从1937年到1940年,B1-bis坦克共制造365辆。
1940年5月16日凌晨,一辆由比洛蒂中尉指挥的名叫“厄尔”的B1bis坦克在没有任何步兵和其他坦克的支援下,独自闯入了被德军占据的斯通尼小镇与德军装甲部队相遇。此战这辆B1bis坦克被140发各种炮弹击中,但无一洞穿或造成致命损害,反而独力击毁了2辆4号坦克、11辆3号坦克外加2门37毫米反坦克炮,最后还完美地转身溜走了。此战之后,比洛蒂中尉和他的“厄尔”获得了“斯通尼屠夫”的绰号。
但是,法国战争并没有因为德军几次战术失败而改变,在斯图卡轰炸机和88mm高射炮的打击下法国人的B1坦克损失惨重,尽管如此,B1坦克也给德军带来了不小的心理阴影
|唯一量产的炮塔重型坦克、T重型坦克
B重型坦克 T重型坦克 唯一量产的炮塔重型坦克 坦克博物馆 机枪 武器 武器装备 法国人的重型坦克 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