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灰堆|锦灰不成堆,何求信达雅 锦灰不成堆
锦灰不成堆 锦灰堆|锦灰不成堆,何求信达雅
在我们的祖父母那一辈流行这一句话: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当然,我们这个时代的物质条件
早已不需要我们过得如此“寒碜”。
东西坏了怎么办?扔!
不够用了怎么办?买!
缝缝补补?不可能的!
但是中国有一种传统艺术,
却与缝缝补补之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那就是锦灰堆。
锦灰堆又名百岁图、八破图,
起源于元朝,
明朝中后期正式形成为一个新的画种,
属于中国画。
用写实的画法、
以画残破的文物片段构成画面,
具有三维视觉艺术特点。
清代,
锦灰堆达到顶峰时期,
瓷器、鼻烟壶、壁画以及雕刻
都有锦灰堆的艺术形态。
从字面上理解,
“锦”代表美好的东西,
而美好的东西不小心残破,
产生了如同被火烧的残破效果称为“灰”,
这些残破的东西通过画家的画笔
层层叠叠地“堆”在一起,
就有了所谓的“锦灰堆”。
锦灰堆起初只是画家成画后
对剩余笔墨的几笔游戏,
通常是对书房一角的随意勾勒,
翻开的字帖、废弃的画稿、参差的秃笔……
杂乱无章层层叠叠挤入画纸。
看去像是字纸篓打翻了,
所以又叫“打翻字纸篓”。
后来渐成一个新的画种,
通过写实的手法描绘
古代文人雅士书房所常见的杂物残片,
如古旧字画、废旧拓片、虫蛀的古书、
废弃的画稿以及扇面信札等。
这些杂物呈现破碎、撕裂、
火烧、破旧不堪的形状,
有中国画的疏密聚散、浓淡干湿,
又相互映衬,件件逼真。
给人以古朴典雅、古色古香、
雅气横生、耐人寻味的感觉,
备受文人雅士的青睐。
“锦灰堆”的创作难度较高,
首先要在画纸上先框定轮廓,
不拘形状,然后进行复杂的染色做旧,
再书写绘画若干诸如旧书的残页、
揉皱的花幅、发黄的报纸等重叠交错的小事物,
使其画面内容呈现破烂的面貌,
方能有从灰堆里拾来的效果。
由于创作“锦灰堆”
技术含量高,工艺复杂,
绘画者需多才多艺,
能写善画并熟知各种技法,
加之锦灰堆制作难度大,耗时长,
因此能胜任者寥寥,
市场遂逐渐萎缩,渐成绝响。
2013年,
锦灰堆成为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耿学知,
锦灰堆第四代传人
九三学社淄博市委书画院画家
山东理工大学特聘教师
山东十大民间艺术大师
齐鲁文化之星。
1973年生于山东淄博周村的耿学知,
如今整日埋藏于文物残片中的他,
偶尔也参与亦或是举办一些
学术交流展以推广锦灰堆。
锦灰堆这种布局独特,
看似杂乱无章,
实则井然有序的非主流画种
也在他的传承与创新中变得更加接地气。
耿学知的父亲为锦灰堆第三代传人耿玉洲 ▽
16岁时,
耿学知便开始跟父亲学国画和书法,
2004年正式涉足锦灰堆。
虽从小在书画世界里耳濡目染,
也颇得父亲真传,
但锦灰堆的画法决定了
它对传承人的书画技法的高要求,
这对任何人而言都不是一件易事,
经过两年时间苦苦磨练,
他的作品才被父亲认可。
从此耿学知与这门艺术如影随形,相伴至今。
这些年来,
耿学知也在传承的基础上做了创新尝试,
以往的锦灰堆作品的残片之间往往没有关联,
耿学知尝试突出主题,
结合热点扩展创作题材,
并改变传统的配色及构图方式,
融入青花瓷瓶、蓝印花布等元素,
让这门“高冷”艺术被越来越多的人喜爱。
▲清同治锦灰堆茶壶,
藏于周村锦灰堆展览馆
2010年耿学知为新年创作的《玉兔迎春》《残破美的艺术锦灰堆》和
2011年为建党90周年创作的《光辉历程》被新华社发布为全国通稿。
2015年应塞尔维亚共和国邀请,
中国驻塞大使馆在其首都贝尔格莱德成功举办耿氏父子二人锦灰堆展。
2017年成立锦灰堆展览馆。同年,美国波士顿美术馆举办《抱残守缺》历代锦灰堆画展,让这门古老艺术重归人们视野。耿学知被邀请参展,其作品被波士顿美术馆收藏。
现在,提起“锦灰堆”三个字,
许多人会感到陌生,
但是这门将穿越时空的文化混搭,
又用最严谨的构图方式
传递着种种时代印记的艺术,
正在用它独特的缺憾美
在时空的这头呼唤着我们。
|锦灰堆|锦灰不成堆,何求信达雅、锦灰不成堆
信达雅 艺术 锦灰不成堆 锦灰堆 锦灰堆|锦灰不成堆,何求信达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