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匈帝国内河炮舰 铁甲舰 发展史
莱塔级(Leitha)
1869年1月,陆军与海军共同决定了一个建造莫尼特型铁铁甲舰的计划。
要求以下条件:
(1)装甲要求免疫8磅野战炮的攻击;
(2)在静水速度达到8节;
(3)能通过多瑙河的大部分区域;
(4)吃水不超过1.07m;
根据这些指标,帝国指定了约瑟夫·冯·雷克马进行此次设计。由于对吃水深度有极其严格的要求,该计划在一开始就进行的十分缓慢,而美国南北战争中吃水最小的都有2.09m,同时期其他国家最小的都有1.37m~1.52m,其装甲甲板上不能超过19.3mm。
同年秋季,在斯坦菲尔德进行了对相关装甲炮击的实验,奥军使用6磅炮攻击,炮弹以20~25度的倾角砸向装甲板,虽然没有击穿,但大量的破片依然有可能会对舰船内部造成伤害,最初打算在后部再增设一块50mm厚的装甲板,但在8磅炮实验后,改为44mm。
在确定装甲防护后,设计师发现已经没有多少空间留给动力系统和船员生活空间了,设计局给出了多个方案,但是由于种种限制条件,所以最后选择了双锅炉的方案,由两个四叶螺旋桨驱动,机械工程师维尔德福格尔简化了锅炉设计,在维持原动力的基础上缩小了锅炉。
在武器选择上,一开始选择的是一个双联150mm火炮的方案,炮塔旋转则由6人共同完成,在理想状态下可以在45秒内选择180度,两门炮各储备了50发炮弹和100各药包,炮塔也再一次增加了装甲厚度。
再确定完武器系统、动力系统和防护系统后,又进行了不少小改动,次年1月正式提交给了海军部,但这个时候奥地利人已经掌握了装甲钢的制造技术,这使得战舰装甲厚度能大幅减小,原定的19.3mm装甲改为15.9mm。原本四个防水仓的增加到五个,分别是:
1. 舰艏,有两个锚和锚链|2.船员仓,包括两个食物库和一个睡房|3.战斗仓,包括手动旋转器、弹药库和枪支等|4.锅炉房和煤仓|5.军官室、机械维修室和厨房
全舰长50m,宽8.1m,满载吃水1.1m。
并重新设计了防水门,而军官室高度有1.55m并配备了相对豪华的设施。两艘船都在布达佩斯的佩斯特芬瑙尔造船厂下水,武器由英国的谢菲尔德生产,首号舰莱塔(Leitha)于1871年5月17日下水,二号舰穆列什(Maros)于同年11月2日下水,穆列什在试航中跑出了8.3节的成绩。1872年~1914年两艘船都没有参加过任何作战行动,跟更多则是用于训练水兵和军官。1872年两艘船都在舰桥上增设了两门25mm速射炮,1878年增设两门哈乞开斯5管炮,同年调防波斯尼亚(俄土战争中奥地利“托管”的奥斯曼领土)。
1894年,两艘船全部进行现代化改造,更换了德国生产的三涨式蒸汽机,螺旋桨更换为两个直径1250mm的四叶螺旋桨;武器更换为一门单装120mm|35倍径的火炮,2门哈乞开斯47mm炮,1挺8mm机枪;增加了一个直径350mm的探照灯。一战爆发前夕增设了无线电。
现代化后的莱塔
1914年莱塔参与到对塞尔维亚的前线中,同年10月,在贝尔格莱德附近给一发入魂,炮塔内的战斗人员全部战死,后撤回修理。1915年增设了一挺斯柯达7cm|42倍径机枪和一挺斯柯达7cm|18倍径机枪,还增设一挺8mm机枪,一起替换掉了原本的两门哈乞开斯5管炮。同年成为驻守贝尔格莱德的多瑙河舰队的旗舰。
一战战败后,奥匈解体,1918年成立的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让莱塔号服役,次年让她参加了对捷克斯洛伐克的北伐战争,1919年6月,舰上发生反共起义,升起了红白绿三色旗,但很快就给当局镇压。1921年匈牙利共和国正式退役莱塔号,并拆除其武备。1928年一家布达佩斯的公司购买了他改成采砂船,改名为“约瑟夫·拉霍思”。1949年公司国有化后,该舰改名为“FK-201”。2005年莱塔正式开始改造成博物馆,2010年8月20日改造完成并对公众开放。
成为博物馆的莱塔
克勒什(Körös)
克勒什级是在莱塔级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较莱塔级快了2节,但是他的防水系统很糟糕,尤其是舰艏,如果一旦被命中,造成的进水是难以挽回的(这跟吃水指标有很大的关系)。舷侧装甲有50mm厚,而甲板有19.6mm厚,指挥塔有75mm厚。武器装备有两座单装120mm|L35火炮,两座单装66mm|L42防空炮,两挺8.8mm机枪。
整艘船有10个水密隔舱,分别是:
1.、2.为锚链,起锚机等设备|3.炮塔旋转机构与弹药库|4.军官舱|5.锅炉房和煤仓|6.动力装置和发电设备|7.船员仓|8.炮塔旋转机构与弹药库|9.船员仓和仓库|10.船长室
全舰长54m,宽9m,满载吃水1.2m。
这艘船的桅杆可以收起,烟囱也可以放倒用于过桥,桅杆上设置有瞭望台,这些内河炮舰上的小东西影响了后续新建的型号。
变换过桥状态
首舰克勒什(Körös)于1891年3月在布达佩斯的H.Schönichen开始建造,1892年2月下水,4月服役;二号舰绍莫什(Szamos)于1891年12月开始建造,1892年8月25日下水,10月服役。
两艘船从服役到一战从未参与任何作战行动,1914年与莱塔一起前往了塞维尔亚前线,1915年一起占领了贝尔格莱德,同年11月,由于罗马尼亚导向协约国,两艘船离开了驻贝尔格莱德的舰队,前往罗马尼亚附近准备防御罗马尼亚可能的进攻。1916年8月27日罗马尼亚参战后,突袭了罗马尼亚的久尔久(罗马尼亚的南部边疆城市),炮击了罗马尼亚人的火车站和储油罐,归途中又击沉了罗马尼亚人的布雷舰。1918年11月3日奥匈解体后克勒什被匈牙利红军接收,红军战败后又给南斯拉夫俘获,后继续在南斯拉夫的内河舰队继续服役。
特梅什(Temes)
特梅什级为后续奥匈内河炮舰奠定了基本设计方案,这型内河炮舰设计非常成功,其装备的120mm主炮也同样出现在了后续的设计中。该船在设计时由于军方认为在内河炮舰之间的战斗中必定是正前方交战,且交战时间并不会太长,于是要求把两门单装120mm炮部署在舰艏,同时还在舰尾也安装上了一门120mm短管炮,用于对付那些对本舰图谋不轨但37炮又打不穿的小船。指挥室的设计给大大简化了,也有着和克勒什级一样的可伸缩式桅杆和可以放倒的烟囱。
整艘船有9个水密隔舱,分别是:
1.锚链和起锚机|2.食物仓库|3.军官室|4.弹药库和炮塔旋转机构|5.、6.锅炉和煤仓|7.船员仓|8.厨房和武器库|9.船长室
全舰长60.3m,宽9.2m,满载吃水1.2m。
首舰特梅什(Temes)于1903年1月在达纳开工建造,1904年3月15日下水,1904年11月服役。一战开始时前往萨瓦河上执行任务,1914年10月23日触雷沉没在了沙巴茨以东,1916年打捞出水,送往布达佩斯维修,拆掉了烟囱旁边的两门37小炮,换成了一门66mm火炮,1917年7月复役。1918年10月23日奥匈解体后被南斯拉夫政府接管,改名为德里纳,1920年根据条约划给罗马尼亚。1929年在罗马尼亚进行现代化改造,1944年8月28日被苏联缴获并改名为别尔迪扬斯克,1951年7月退役并归还罗马尼亚,一直服役到60年代才拆解。
二号舰博德罗格(Bodrog)于1903年2月在达纳开工,1904年4月21日下水,1904年8月服役,一战开始后同一号舰一起在对塞尔维亚的前线中执行任务,战后分配给南斯拉夫并该名为萨瓦河,二战后任然在南斯拉夫服役,60年代后去除武装并出售给私营企业,该名为M-207。
恩斯(Enns)
恩斯级最大的改进就是武器和动力系统,之前特梅什及上使用反馈良好的120mm短管榴弹炮在本级上达到了3门,差评如潮的两门单装120mm炮装在了同一个炮塔里面,并采用新式装甲提升了生存性能,还安装了两门敞篷的66mm火炮。舰桥上安装了一座450mm的探照灯,动力更换为燃油机。舱室设计与特梅什相差不大,只是煤仓变成了油库,并且在军官仓后单独增设了一个120mm短管榴弹炮的弹药舱。
全舰长57.9m,宽10.3m,满载吃水1.3m。
首舰恩斯(Enns)于1913年11月在林茨开工,1914年7月下水,同年10服役,1917年11月18日在布达佩斯开始现代化改造,1918年被南斯拉夫控制并改名为德拉瓦,1919年3月给匈牙利红军控制并进行现代化改造,8月1日服役后改名马克思,11月的战斗中给南斯拉夫俘虏,1920年后根据条约划给罗马尼亚,并改名为比萨拉比亚,1942年~1943年进行现代化改造,44年8月向苏军投降,战后做为苏联驻军一直到48年2月28日,归还罗马尼亚,60年代退役报废。
二号舰酒店(Inn)于1913年11月在达纳开工,1915年2月下水,同年4月服役,一直在塞尔维亚前线服役,1917年9月22日的战斗中触雷沉没。
萨瓦(Sava)
萨瓦级是奥匈帝国最先进的内河炮舰,优点在于船体更长,有更多空间安排武器装备等。主要武器与恩斯级变化不大,减少了一门120mm短管榴弹炮,榴弹炮炮塔俯仰角更大,同时减少上层建筑,还增设了备用指挥所。舱室布局与恩斯级完全一致,但在燃料仓里面额外布置了一个消防设施。
全舰长62m,宽10.3m,满载吃水1.3m。
首舰萨瓦(Sava)于1914年在林茨开工,1915年下水,同年9月15日服役,战后分配给了罗马尼亚,1936年~1937年在布科维纳进行现代化升级,1944年8月27日向苏军投降并被改名为伊斯玛利,48年2月28日封存,52年交给南斯拉夫并服役到62年,退役后交给私人公司并改名为M-205,2005年塞尔维亚公众投票要求改为博物馆,2015年后成为博物馆,成为现在仅存的两艘奥匈帝国内河炮舰之一。
现在的萨瓦
Temes)1914年在林茨开工,1915年下水,为纪念1914年10月沉没的特梅什号命名为特梅什,特梅什修复后改名为波斯尼亚,1915年7月服役,1919年5月分配给南斯拉夫。
奥匈帝国是什么国家 奥匈帝国的介绍
截止21世纪,奥匈帝国已经不存在。奥匈帝国在一战之后解体、分裂为多个国家,分别是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同时其部分领土被意大利、罗马尼亚、波兰和南斯拉夫占领。
奥匈帝国,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立宪制二元君主国。
1867年,奥地利帝国为防止匈牙利再次独立,签订《奥地利-匈牙利折衷方案》改组为奥匈帝国,匈牙利获得高度的自治权,但奥地利君主仍然兼任匈牙利国王,成为政合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奥匈帝国和德国同属同盟国一方,于1918年战败而解体,奥地利第一共和国和匈牙利王国成为奥匈帝国的法理继承国,而在奥匈帝国故土上建立起来的独立民族国家还包括捷克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和塞尔维亚人国等;亦有部分领土被波兰第二共和国和罗马尼亚继承。
|奥匈帝国内河炮舰、铁甲舰、发展史
发展史 奥匈帝国内河炮舰 奥匈帝国国家 奥匈帝国的介绍 铁甲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