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四书五经指的是什么
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
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四书五经指的是什么呢 四书五经具体指的是什么
《五经》是儒学重要经典,也是中华文化的初始原典。孔子总结夏、商、周以来的历史,并收集有文字以来的各类典籍,增删《诗》《书》《礼》《周易》《春秋》《乐》,形成儒学经典文本。到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将儒学《五经》地位树立起来。由此一直延续到隋唐,成为中国文化的“五经时期”。
东汉时期,思想文化界发生了两件影响深远的大事。一是外来的佛学传入,二是本土的道教产生。这两件大事说明,当时的思想理论发展滞后,满足不了时代的需要。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是中外思想交融的重要时期。原始儒学没有得到进一步理论化系统化,回应不了社会思想需求和佛学的挑战,思想文化领域道学、佛学盛行。
《四书集注》是朱子确立的。朱熹出生于福建尤溪。他一生71岁,有66年在福建度过,主要生活在尤溪、建州、建阳、崇安一带。朱子之前,《周易》《礼记》《诗经》《尚书》《春秋》被称为《五经》,《五经》不包括《论语》和《孟子》。《论语》在汉代不受重视,只是小学的教材。而《孟子》在北宋之前也不受重视,甚至连经书都不算。《五经》与佛教经典相比,理论的系统性、彻底性、深刻性都有差距。朱子全面研究《五经》,从中吸取智慧和力量,同时也认真研究佛经和道家思想。他还将《论语》《孟子》提升到“经”的地位,从《礼记》中分出《大学》《中庸》两篇,合并为《四书》。
《四书集注》是在福建完成的。由于中原战乱和生态环境的.改变,唐宋时期政治、经济、文化重心逐步向南方转移。特别是几次移民潮,大大加快了南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到宋代,福建浙江一带,经济文化已跃居全国前列。朱子曾感叹,“天旋地转,闽浙反为天下中”。朱子从33岁到71岁,用了将近40年的时候,来撰写修订《四书集注》。他重新选定经典文本,坚持以孔子思想为主导,回应时代的要求,同时也融合融会佛教道教思想。他将印度佛学中的一些思维方式、思维的方法和儒家经典结合起来,丰富并提升了儒学。通过注释、阐发义理等理论改造,形成一个系统的思想理论体系。《四书集注》视野开阔,理论深邃,从而使中华文化有了主题鲜明、意义明确的新经典,开创了“四书时代”。
四书五经指的是什么
解答: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包括《诗经》,《尚书》,《周易》,《礼记》,《春秋》,四书五经囊括了古代文化,政治,军事和孔孟思想等或各方面的内容,四书之称最早源于宋朝,五经则是开始于汉武帝。
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结合称谓,基本在两汉后都是学习五经的,在两宋后都是学习四书:
1. 四书是儒家传道的基本教材
最早把它们编撰在一起的人是朱熹,南宋著名的理学家,之后程颐程颢二程也是极力推崇。《论语》和《孟子》分别是孔子,孟子,和他们学生的语录。《大学》和《中庸》则是属于《礼记》的。
2. 五经是儒家研究的经典书籍
据说最早是有六经的,但是在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其中的乐经被烧毁,就只剩下五经。后来在东汉又增加了《论语》,《孝经》统称七经,其中的《诗经》也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集,其中包含了305篇诗歌。
在古时候,除了四书五经,还有六艺,主要是指礼,乐,射,书,数,御,也是商朝最流行的贵族教育,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着六种技能。
礼是指是礼节,在商周时期有着森严的礼乐制度,不管是婚丧,拜师还是祭祀,都有着很繁复的规矩,而且皇帝和君臣之间所设置的礼仪也是不同的,比如宴会上的歌姬人数,还有排列方式都是不同的,只有皇帝才配实行最高配置。
乐分为五音,宫商角徽羽,也就是演奏乐器,学习琴艺,击缶等,孔子就曾随着著名乐师师襄学习琴艺。
射是指射箭,射箭不仅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活动,而且还能成为战场杀敌的利技,所以也是贵族需要熟练掌握的一大技能,除了射箭之外,还要弹弓,到了春秋时期,还发明了弩,在武则天时,设立的武科举制中,就有射这一项。
御是指乘骑,古人认为驾驶是一种斗智斗勇,在田忌赛马中,就能看出来。
数是指数学,古代数学体系最早形成于《九章算术》,源头大约来自《周易》。
书是指书画,古人很注重文学的修养,而书画就是一种体现,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书画都是一种修生养性的活动。
|历史上的四书五经指的是什么
历史上的四书五经指的 四书五经具体指的 四书五经指的 四书五经指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