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全日本刀资料
以前局座讲过的关于现代刀具的知识,只要用心看过的,就完全可以掌握。但对于日本武士刀来说,就不是那么简单了。因为日本刀之间外形的差别往往非常细微,光是记住这些基础知识,仍然难以准确理解和把握,必须再多看、多比较才行。但无论如何,掌握相关的知识总是必须的第一步,下面我们详细介绍一下。日本刀判定的依据,有地肌、刃纹、刀茎等,但最重要、也是最难掌握的一点,还是刀姿,也就是刀的整体姿态。刀姿包据尺寸、基本造形、弧度等,由于日本历代的作战方式、审美倾向等差异,使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主流刀姿,这就使刀姿成为了断代最重要的依据。日本刀的造形种类镐造:又称为“本造”,是日本刀是通用的造型。基本特征是刀的两侧各有一条“镐线”(如果不是日本刀一般叫脊线,但日本刀往往都有自己的专用名辞),近刀尖外会有一个“横手”。
镐造日本刀第一类特征中,差不多都有一种通用型特征,镐造就是造形中的通用型。它用得太过普遍,因此仅凭“这把刀是镐造”这个信息,你也得不出什么有效的结论。除非它是上古刀,但我们普通人也不太可能有接触到上古刀的机会。平造:平造的刀既无镐线也无横手。如果说镐造是太刀、打刀的通用形,那么平造就是短刀的通用形。上古的直形大刀有的是平造,而从平安后期,平造就只用于短刀或小型胁差了,长的平造刀非常少。镰仓、南北朝有一些,往往是名刀工为贵族做的珍藏品,不是实战兵器;但在江户时代,尤其是弘治-永禄年间,也出现了大量平造的打刀。
平造切刃造:和镐造差不多,但镐线的位置离刃比较近,或者说镐地特别宽。切刃造只见于上古刀和后世仿的上古刀,幕末、明治时期有人做过这种东西。
切刃造片切刃造:刀的两面不同,一面是平造,另一面是切刃造。片切刃造出现于镰仓末期,到室町早期和末期也曾再次流行。还有一种片切刃造的变体,一面是切刃造,另一面却是镐造而不是平造。
片切刃造
一面是镐造的片切刃造代表流派和刀工:来国俊,長谷部派, 信国,景光, 貞宗, 秋広, 広次, Takagi 高木貞宗, 越前关派, 堀川派, 康継, 鬼塚吉国, 大庆直胤。锋诸刃造:又称“切先两刃造”,本来只有奈良时期的日本刀之祖天国的名刀“小乌丸”是这个造型,因此又称为“小乌丸造”。但现代刀期的月山派也做过这种刀。
锋诸刃造
天国小乌丸
现代月山作品(应为月山贞胜)菖蒲造:有镐线而无横手,镐线可以直通到刀尖,也可以终止于栋(刀背)。
菖蒲造代表流派和刀工:山城来国光, 了戒, 長谷部派,信国; 大和包氏, 尻悬則長, 有俊, 包利; 島田派; 末相州刀匠; 美浓志津派 和兼信;藤岛派; 信長; 宇多派;法城寺派; 道永派; 石州派; 备前長光, 真長, 盛景,近景, 長守, 元重, 雲类刀工群,吉冈一文字派 , 吉井派, 長義,義景; 青江派; 片山一文字派;三原派; 顕国, 海部派; 西蓮, 左文字派, 大石左派, 波平派。冠落造:前半部分为菖蒲造,后半部分为镐造的刀。在大和刀匠中较普遍,早期的山城也有,新刀期也有些刀匠做过。
冠落造鹈首造:鹈读音tí,是一种鸟。鹈首造和菖蒲造很相似,惟一不同的是鹈首造的栋到邻近刀尖有一个突然的放宽。
鹈首造代表流派和刀工:山城来国俊, 来国次, 来国光, 了戒, 吉光;大和当麻派, 保昌派, , 尻懸則長,手掻派;相州貞宗, 新藤五国光, 則重, 国分寺助国, 雲次, 助吉, 長守, 長義, 義光, 為遠, 政光, 守景, 盛景, 吉岡一文字派, 一乗派, 寿命, 三原派。到新新刀期,鹈首造又有出现。两刃造:又称“诸刃造”,刀身两面开刃,并两面烧刃,但不对称,镐线略弯,镐地也比地稍窄。主要见于室町中期,文明~天文年间(1649-1555)的短刀。
两刃造代表流派和刀工:加贺四郎, 末相州, 小田原相州, 岛田派, 末関派, 广贺派,冬広, 末備前, 清麿派。恐造: 超级大切先的造形,最早用这个名称的是岛田助宗,之后新新刀期的源清麿又做过,战后的新作刀中也有。
恐造
反
反代表刀的弧度,如果弧度整体较大,就说这把刀“反深”,如果整体弧度较小,则说“反浅”。如果整体弧度均匀,叫做鸟居反,或叫中反、华表反,如果靠近刀茎的部分弧度较大,称为腰反,靠近刀尖的部分弧度较大的,称为先反。另外还有内反,指向刀刃一侧弯曲的刀形。 一般只见于短刀。反是判断年代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镰仓时期的刀一般都是腰反,到南北朝过渡为鸟居反,室町时期又趋向于先反,并且越是趋向室町后期,先反就越是明显。后人经实战总结,认为符合圆弧形状的刀使用起来才最为顺畅,这样的话,当然只有鸟居反才是最合理的,后来的刀也的确都是鸟居反了。哪怕是强调复古的年代,也没有恢复腰反这一特征。腰反分析起来显然不是圆弧,如果说它是椭圆弧或者抛物线也不一定,总之并不合理。但现在看来,古代腰反的刀姿看起来非常有张力,从审美上似乎更有价值。
通过这张特别夸张的图,可以明白腰反、鸟居反(中反)和先反的区别。可惜,在实际当中,反的差别实在是太细微了,腰反倒还好辨认一些,先反的短刀还比较容易识别,而先反的太刀、打刀和鸟居反之间的区别,实在是微乎其微。
左:腰反;中:鸟居反;右:先反
切先切先主要分为大切先、中切先、小切先、猪首切先。还有一种かます切先,按读音可称为“卡马斯切先”,线条都接近没有弧度的直线,显得比较僵硬。
关于切先有这么几条规律:1 小切先越小,刀的年代越老。2 中切先是通用型,存在于任何年代。3 大切先流行于南北朝、庆长新刀、新新刀。4 猪首切先多存在于镰仓中期。5 卡马斯切先只存在于上古刀,或后世仿造的上古刀。身幅、重身幅是指刀身的宽度,横手处的宽度叫作先幅,刀身根部的宽度叫作元幅。
一般来说,先幅都比元幅要小一些,也就是身幅向刀尖的方向会收窄。这个身幅收窄的多少,也是一个判断年代的依据。如果有一把刀,刃较长,反浅,身幅收窄不明显,大切先或加长中切先,则可能是南北朝中期古刀、庆长新刀或新新刀。如果有一把刀,反深,身幅收窄明显,中切先或小切先,则是镰仓或应永时期的经典太刀造型。如果有一把刀,反浅,身幅收窄很明显,中切先,则为典型的宽文新刀。如果有一把刀,刃较长,反深,身幅收窄明显,这些似乎都符合镰仓中期的特征,但你注意到它是大切先,就可以把它从古刀中排除,它更可能是新新刀。镐和镐地镐造的刀,镐还有高低之分。镐的高低不是指距离刀背的远近,而是指镐线处的厚度,如果比刀背处厚得多,就说是“镐高”,如果厚得不太多,就说是“镐低”。
镐高的代表:大和传及其相关的流派如宇多、三原、入鹿、忠贞、二王、金刚兵卫、波平;末备前的祐定、清光、春光,末关的兼定;新藤五国光、永德美浓兼光、则重、经家、忠光、南纪重国、国包。镐高往往与菖蒲造、冠落造以及大部分雉刀、长卷相联系,因此做雉刀、长卷的法城寺派、国光、片山一文字、则房、直江志津派、兼光、长义、康继、清麿、大庆直胤也符合镐高的特征。镐低的代表:备前和相州传,如一文字派、镰仓中期的长船派、小反派;山城传的长谷部派、信国、达麿、平安城派;来国长;相州的贞宗、秋广、广光、吉广、正广、广正;美浓的兼正、兼元、兼次、金重、金行、千代鹤派、云次、津田助广、近江守助直;以及肥前刀匠。新刀期的助广及其弟子的镐尤其低,以致于看起来似乎比栋还薄。而古三原正家、正广、手搔包清,虽然是大和传,但也呈现镐低的特征。我们前面说过镐地特别宽的属于切刃造,而对于镐造的刀来说,镐地仍然有宽窄之别,一般来说,大和传镐地较宽,山城、相州的镐地较窄。镐地宽的还有:美浓兼次、兼定、光忠、经家、云类刀工群(不包括云生)、正恒、三池派。镐地窄的还有:粟田口派、安纲、石州的作品;备前大宫盛景、秀光、正恒、真忠、虎彻。
左:尻悬则长(镐地宽);右:相州贞宗(镐地窄)
栋、重栋分为庵栋、角栋、丸栋、三栋这几种,其中庵栋是通用型,绝大多数日本刀都是庵栋。
角栋一般只见于上古刀,和切刃造相联系,但在末备前的短刀中也偶尔出现。丸栋也主要存在于上古刀,但也见于:长谷部信国、平安城派、加贺四郎资正、舞草锻冶、冬广,古备前正桓、友成、包平,备前长船长光、四郎国安,助真,青江派,三原派,三池派,高田派,波平派。庵栋还有高低之分,高庵主要见于大和传相关流派,低庵在备前最为典型。
三栋也不多见,存在于相州和山城的短刀,早期相州三栋的顶面较宽,末相州的较窄。新刀期的埋忠明寿、堀川派、康继等也有三栋。“重”是指刀的厚度,更确切地说,是指刀背(栋)的厚度。而镐线处一般更厚, 那不是“重”。
上面说了,庆长新刀、新新刀在刀姿上和南北朝中期古刀是相似的,那么如何区分呢?有一个较为有效的办法就是看它的“重”。南北朝时期的古刀“重”较薄,而庆长新刀、新新刀的“重”较厚。刃肉,是指地和刃的部分不是平的,而是有些向外凸出。这样的刃叫作蛤刃,蛤刃更有利于深入崭切,但研磨较为麻烦。蛤刃多存在于镰仓时期。
蛤刃樋和雕物樋并不是血槽,它不是为了放血,而主要是起平衡重心的作用。棒樋是最为通用的形态,其中又有宽窄之分。樋的前端如果超出横手,称为“樋先上”;如果没有超出横手,称为“樋先下”。古刀比新刀更加倾向于用“樋先上”。
左一:樋先上(古备前);左二:樋先上(景光);左三:樋先下(长义);左四:樋先下(青江)需要注意的是有的樋先上是由于切先修改过形成的,比如因为刀尖折断等原因,不得不把切先通过重新研磨向后退,樋先下就会变成樋先上。这种刀的樋和小镐的位置关系会显得不自然,严重的甚至樋会穿过小镐。有的樋的尾端会延伸到刀茎的部分,这个可能是由于刀改短过,也可能是原来的刀匠就喜欢这样。如果樋终止于刀鎺之前,那它末端的形态又分两种,半圆形的称为“丸留”,带角的形状都称为“角留”(不论几个角)。
左:丸留;右:角留丸留代表流派和刀工:镰仓中期和室町时期的很多备前刀刀;信国,平安城长吉,末手搔,金房,堀川,一竿子忠綱, 筒井紀充, 康継, 繁慶,虎徹, 小笠原長旨, 法城寺派, 水心子正秀, 大庆直胤。角留代表流派和刀工:友成, 長光, 景光, 応永備前,清則, 末備前清光,信国, 龙門延吉, 島田義助, 古三原, 顕国, 高田定盛, 因州兼長, 甘露俊長, 藤島友重, 善定兼吉, 出羽大掾国路, 越中守正俊, 小笠原長旨, 法城寺派, 横山祐定, 筑前信国, 忠広, 大庆直胤, 固山宗次, 清人, 月山貞一棒樋下边如果再增加一条平行的浅槽,称为“添樋”。添樋可以正好在镐线上,也可以在镐线下边。添樋在镰仓时期很少,而在南北朝的备前有一些,室町时期比较盛行。代表流派和刀工:長谷部派, 信国, 三条吉則, 末手掻, 末尻懸, 金房, 末関, 高田, 末三原, 堀川国広, 出羽大掾国路, 法城寺, 三善長道, 政長, 大和大掾正則, 越前兼則, 山城守国清, 筑前信国, 忠吉 , 大庆直胤连樋:添樋的变体,它的窄槽绕到了主槽前方。多见于室町末期,但在镰仓、南北朝的名刀工中也有。代表流派和刀工:来国行、国俊,信国, 助真, 古长船光忠、長光、景光、真長, 兼光, 盛光, 康光, 則光, 綱広, 堀川, 一竿子忠綱, 法城寺派, 筑前信国, 新新刀中采用备前传技法的刀工如水心子正秀, 大庆直胤, 固山宗次;也见于三品, 南紀重国, 国包, 水田等派,还有萨摩的一些刀工。
添樋 左一:应永备前;左二:平高田;左三:连樋(来国次);左四:连樋(直江志津兼友)腰樋:短的棒樋。多见于短刀或胁差。有些古刀期的太刀也有腰樋。代表流派和刀工:粟田口派, 来一派, 信国, 平安城長吉, 三条吉則, 新藤五国光 末手掻, 埋忠明寿, 堀川, 康継, 近江守継平, 相模守政常, 肥後大掾貞国, 大和大掾正則, 兼則, 氏重, 輝広, 忠吉, 水心子正秀, 大庆直胤。两条宽度相同的相互平行的樋,称为“二筋樋”, 二筋樋主要存在于镰仓后期,如果在更早的刀上发现二筋樋,则可能是后加的,后加的樋称为“后樋”。
二筋樋,上:长光;中:青江;下:滕岛友重一把具备南北朝相州特点的刀,如果带有二筋樋,就大致可推测是贞宗的作品,他有好几把刀带有这个特征。代表流派和刀工:来国長, 信国, 貞宗, 綱広, 兼氏, 直江志津派, 金重, 和泉守兼定, 若狭守氏房, 千子 村正、正真, 藤島友重, 因州兼長, 备前長光, 長義, 倫光, 兼光, 義光, 盛景, 中、末青江派, 出羽大掾国路, 越中守正俊, 康継, 法城寺派, 三善長道, 兼定, 兼若, 越前関派, 越前下坂, 筑前信国, 高田, 忠吉, 主水正正清, 大庆直胤, 源清麿, 奥元平, 奥元武。二筋樋有一种变体称为“丈比”,其两槽的长度明显不同,主要见于短刀和胁差。
丈比,兼房还有一种二筋樋的变体称为“菖蒲樋”,两槽于前方交汇。
菖蒲樋菖蒲樋还可以变异为“喰违樋”,也分几种,一种是上槽中断,第二种是中断后合并为棒樋,第三种是上下槽在某处交叉。
三种喰违樋菖蒲樋、喰违樋代表流派和刀工:信国, 平安城長吉, 三条吉則, 保昌派, 末手掻, 金房, 末三原, 宇多派, 広賀, 末延寿, 出羽大掾国路, 越中守正俊, 康継, 越前国新刀, 大庆直胤, 栗原信秀, 月山貞一 。短的二筋樋称为“护摩箸”,在太刀、打刀上都很少见,更多见于平造的短刀和小型胁差。代表流派和刀工:粟田口国吉、吉光, 来国俊、国光, 信国, 長谷部派, 平安城長吉, 三条吉則, 新藤五国光, 正宗、行光、貞宗, 景光, 応永備前, 末备前, 和泉守兼定, 島田義助, 堀川, 忠吉, 越前新刀,水心子正秀, 大庆直胤。日本刀上最古老的“雕物”,是古备前友成所雕的素剑,其实也就是起了代替樋的作用;稍后有大原真守雕的素剑和梵字。
友成雕的素剑
真守雕的素剑和梵字樋和雕物,都不是必须有的东西,但如果刀的镐地发现了暇疵,可以通过樋或雕物去除掉。下面讲讲日本刀姿随时代的变化过程。我们知道,日本的上古刀是直形。由直变弯发生在平安中期,约9~10世纪。上古刀都是国宝,市场上是不可能买到的。因此对于对于爱好者、收藏者来说,上古刀并不在考虑范围之内。平安晚期我们的讨论只从11~12世纪,也就是平安晚期开始,这一时期的刀也同样都是国宝或重要文化财,要想观赏,也只能去日本的博物馆或其他的特殊场合。但日本刀的形态从这一时期开始,有一个较为完整的发展脉络,虽然我们不太可能买得到,也还是应该了解。还要注意这些刀有些保存得已经不是原来的形态了,有的被截短了,有的经多次研磨,身幅变窄了,这些都要心里有数。平安晚期的典型刀姿:腰反,纤细,身幅收窄明显,小切先。特点概括:优雅、古典、品格高。此时的太刀又称为“阴太刀”,意思也是指苗条、纤细。相反的也可以叫作“阳太刀”。因为平安时代是日本最后一个天皇仍然掌握实权的年代,此时武士治国还没有开始,刀还是以贵族的趣味为主。平安晚期的太刀属于骑马的高阶武士,刃长为80-85厘米。腰反是一个较为明显的特征,它不光刀身是腰反,刀茎也随着弯曲。
左一:三日月宗近 刃长80厘米,反2.7厘米;左二:鹤丸国永 刃长78.8厘米,反2.7厘米;左三:有纲 刃长83.4厘米,反3.2厘米;左四:行安 刃长73.9厘米,反2.7厘米
左一:友成 刃长80厘米,反2.9厘米;左二:真恒 刃长89.7厘米,反3.7厘米;左三:童子切安纲 刃长80厘米,反2.7厘米;左四:真守 刃长76.7厘米,反1.9厘米。
但也并非这一时期的刀都是这样的风格,九州筑后的三池典太光世所做的刀,身幅就比较宽。
左一:大包平 刃长89.2厘米,反3.4厘米;左二:大典太光世 刃长66.1厘米,反2.7厘米;左三:无铭 刃长67.9厘米,反2.4厘米。镰仓前期(1185~1232)镰仓前期的刀姿与平安晚期相比变化不大,仍然是腰反,只是身幅略宽,收窄略少,切先略大。特点概括:优壮,优美而力强、古典刀形的变化也折射出社会形态的变化,此时武士阶层取得了统治权,但贵族的势力仍然强大。
左一:为次 刃长78.8厘米,反3.3厘米;左二:丰後国行平 刃长80.1厘米,反2.8厘米;左三:清纲 刃长79.7厘米,反2.3厘米;左四:宝寿 刃长74.8厘米,反3.7厘米。
备中青江派康次太刀,刃长85.6厘米,反3.4厘米,1212年,国宝。镰仓中期(1232~1288)镰仓中期的刀的长度有所缩短,但身幅继续变宽,收窄减少,腰反开始向鸟居反过渡,中切先,蛤刃。同期还有另一刀形:身幅收窄更少,重厚、镐高、镐地窄,猪首切先。特点概括:豪壮。
左一:吉平 刃长73.8厘米;左二:备前国宗 刃长72.7厘米,反2.4厘米;左三:来国行 刃长69.6厘米,反2.7厘米;左四:一文字吉房 刃长81.4厘米,反3厘米。但有一点需要知道,保留到现在的镰仓时期的刀剑只是当时的冰山一角。实际的情况可能复杂得多,当时的太刀还有兵仗太刀和仪仗太刀之分,还有公家用与武家用的区别,贵族武士的收藏品太刀和普通武士的实战太刀也会有区别。我们现在的认识只能算是管中窥豹。
镰仓后期及南北朝前期(1288~1336)这一时期太刀很多又恢复镰仓前期的长度,但身幅延续中期的宽度,腰反彻底被鸟居反取代,切先变大,重变薄,不再有蛤刃。
左一:来国俊 刃长75.5厘米,反2.4厘米;左二:来国俊 刃长72.2厘米,反2.3厘米;左三:左兵卫尉藤原国友 刃长89.1厘米,反3.9厘米;左四:备前国吉冈住左近将监纪助光 刃长82.1厘米,反3.6厘米。南北朝中期(1336~1375)太刀的尺寸达到极致,刃长可达90厘米,并出现了120厘米以上的大太刀。身幅收窄很少,重薄,镐地窄,反浅,大切先。特点概括:雄大刚壮。这一时期的典型刀姿又称为“延文贞治姿”。
左一:备州长船伦光 刃长126厘米,反5.8厘米;左二:备前国长船住义景 大磨上 刃长74.4厘米,反0.9厘米;左三:千手院长吉 刃长135.7厘米;左四:兼氏 大磨上 刃长66.7厘米。上面这四把刀,三是原样,四是通过大磨上的方式截短了的。 这一时期的刀大部分都被截短了,我们不太容易看到原汁原味的延文贞治姿的刀。也有的经过多次研磨,切先也变小了。但仍可通过重薄、较宽的身幅、大切先这些特征来认定。但也需知道同样是在这一时期,也有些刀匠仍然坚持镰仓甚至平安晚期的风格。
南北朝后期到室町早期(1375~1428)南北朝后期的刀形又有回归的倾向,开始是重稍稍变厚,身幅收窄幅度又增加了,切先回到中切先。到应永年间(1394-1428),刀姿向镰仓前期的回归,但不是腰反,而是有了一些先反的味道,并且刃长稍短。
左:备州长船盛光 刃长76.1厘米;右:备州长船次行 磨上 刃长78.4厘米,反2.3厘米室町中前期(1428~1467)这一时期主要是承袭“镰仓复兴”的基调,继续刃长缩短,身幅收窄幅度加大、重变厚的趋势。先反的特征更明显一些(但仍然很难看出来)。在这个变化过程中,太刀向打刀过渡。
备前国长船住左卫门尉藤原朝臣则光 刃长71.6厘米,反1.9厘米室町中后期(1467~1555)此时太刀已经基本被打刀所取代,刃长一般在60-65厘米,稍长的中切先,身幅较宽,收窄不明显,重厚,较深的先反。刃长在60厘米左右的刀称为“片手打”,是单手使用的。
左一:备前国住长船二郎左卫门尉藤原胜光 刃长60.6厘米 反1.8厘米;左二:备前国住长船与三右卫门尉祐定 刃长64.8厘米,反1.9厘米;左三:桃川作长吉 刃长72.5厘米;左四:村正 刃长66.4厘米,反1.6厘米。
室町后期的战国时代室町末期(1555~1572)刃长又增加到73-75厘米,但依然是身幅宽、重厚,中切先或稍长的中切先,较明显的先反。
武州下原住康重 刃长73厘米,反2.3厘米桃山到江户早期(1572~1624)桃山时期的又恢复了南北朝中期那种雄大刚壮的刀姿,但没有那么长。由于南北朝中期的刀后来多数改短了,那么桃山时期的刀也就大致是按照改短后的南北朝太刀做的。此时的刃长在70-75厘米,身幅宽、收窄少、反浅。而重厚是区别于南北朝刀剑的一个重要特征。由于这一复古趋势于庆长(1596-1615)年间达到顶峰,因此又称为“庆长新刀姿”。在这一时期,日本刀的古刀期就结束了,进入了新刀期。
左一:九州日向住国广 刃长70.5厘米,反2.8厘米;左二:国安 刃长75.8厘米,反1.5厘米;左三:兼若 刃长65厘米,反0.4厘米;左四:越前康继 刃长69.3厘米,反1.5厘米.江户次早期(1624~1652)这一时期刀的刃长约70厘米,反明显但不很深,身幅收窄明显,中切先或略加长的中切先。这种刀姿于宽永年间出现,因此称为“宽永新刀姿”。
左一:和泉守藤原国贞 刃长64.8厘米,反2.1厘米;左二:河内守藤原国助 刃长69.7厘米,反1.5厘米;左三:山城大椽藤原国包 刃长75厘米,反1.5厘米;左四:山城藤原国清 刃长74.2厘米,反1.8厘米.江户中前期(1652~1688)从17世纪中期开始,刀形显著变化,刃长仍然是70厘米左右,但身幅急剧收窄,反也重新变浅,切先成为紧凑型中切先或小切先。这种刀形称为“宽文新刀姿”。差不多是各种刀姿中最好辨认的一种,它的各个特征基本都与实际相符,除了反浅这一条有时不适用。
左一:津田越前守助广 刃长71厘米,反1厘米;左二:丹波守吉道 刃长68.6厘米 反1.7厘米;左三:长曾弥興里 刃长69.7厘米,反2.1厘米;左四:奥州仙台住藤原国包 刃长63.6厘米 反1.3厘米.江户中期(1688~1781)这一时期演变为一种中庸的刀姿,有人称之为“标准打刀形”,其身幅温和收窄,反略深,中切先。这种形态称为“元禄新刀姿”。
左一:一竿子忠纲 刃长63.3厘米,反2.1厘米;左二:筑前住源信国吉包 刃长68.4厘米,反2厘米;左三:信浓大椽藤原忠国 刃长69.7厘米,反2.6厘米;左四:坂东太郎入道卜伝:刃长66.3厘米,反2.1厘米但在整个新刀期,肥前国的一些刀工始终坚持庆长新刀的风格。萨摩新刀也是如此,不同的是以中切先代替大切先。江户后期(1781~1844)18世纪以后的日本刀注重装饰,锻造技术反而下降得历害,形成一种华而不实的风气。直到水心子正秀发起复古运动,力主恢复镰仓时期的风格。日本刀由此进入新新刀期。这一时期的刃长为70-75厘米,身幅较宽,平缓收窄,反深,中切先。
左一:陆奥介弘元 刃长71厘米,反2厘米;左二:松村昌直 刃长71.3厘米,反1.6厘米;左三:大庆直胤 刃长76厘米,反2.2厘米
江户时代武士幕末到明治早期(1844~1876)新新刀的主题都是复古,但此时的复古对像发生了变化,它和庆长新刀一样是追求南北朝中期的风格,身幅宽,收窄少,反浅,加长中切先或大切先,但重厚。
左一:源清麿 刃长68.4厘米,反2.2厘米;左二:游射轩真雄 刃长71厘米,反1.7厘米;左三:左行秀 刃长73.4厘米,反1.2厘米;左四:月山贞一 刃长78.2厘米,反1.4厘米。
这张总结性的图,请横屏来看。每个时代都不缺少崇古之人,因此一个室町或江户时期的人,也完全可能做或订做一把镰仓时期风格的刀。这也为日本刀的鉴定增加了很多难度。对于刀的各部分的不同时代、地区、流派特征,都需要有所了解。学无止境,大家共勉。
转自微信公众号——刀剑情报局,感谢作者——青铜
|史上最全日本刀资料
史上最全日本刀资料 太刀 室町时代 日本刀 镰仓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