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寺庙

端午节和雄黄酒|

端午节和雄黄酒

汉代以来,农历五月初五称端五节,唐代避讳改为“端午节”。当今的端午节的众多活动都与纪念我国伟大的文学家屈原有关。端午节有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以及赛龙舟的习俗。

端午节和雄黄酒|

《清嘉录》记载:“研雄黄末,屑蒲根,和酒饮之,谓之雄黄酒”。即在酒里加上雄黄。雄黄,橘红色,可入药解病毒。雄黄酒是端午节的美酒。旧社会几乎家家酿雄黄酒,但多为男人饮,有些会喝酒的女人也饮些,小孩不能喝,大人就用手蘸酒在小孩面庞耳鼻手心足心涂沫一番,江南的人家都用雄黄浸水蘸书“王”字于儿童额上,这种做法闽俗称作“画额”。

雄黄主要成分是硫化砷,跟砒霜一样是无机砷的一种存在形式,雄黄本身有毒,而雄黄加热就氧化成剧毒的砒霜。无机砷是一种高毒矿物质,外用也会有潜在中毒性。喝雄黄酒不当,可能引起中毒,可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还可引起肝、肾、脾及心肌等实质器官的脂肪变性和坏死,可能有致癌。《本草纲目》中指出: “雄黄味辛温,有毒,具有解虫蛇毒、操涅、杀虫,驱疚功效”。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雄黄含重金属,饮用有毒金属的雄黄酒并不可取。雄黄豆是炒豆喷入雄黄酒,不控制好温度就会把雄黄加热成砒霜,吃雄黄豆也是有危险的。由于雄黄有毒,所以现在雄黄基本上控制使用,不是随便可以买得到了。

端午时节前后,气候变得炎热,蝇虫飞动,毒气上升,疫病高发。如病从口入,古人认为端午前后多有邪杂之气致病。人们在长期同各种病魔斗争过程中,发现饮雄黄酒、佩戴香包能驱邪解毒,自有它的医理。人们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用雄黄菖蒲制成雄黄酒,后来还在雄黄研末而加入艾叶、熏草等原料制成香包供妇女和儿童佩戴。香包以药物之味,经口鼻吸入,使经脉大通,祛邪扶正,以达到祛病强身之功效。况雄黄、艾叶、熏草都挥发一种奇异的香味,而蛇虫闻之远遁,既减少了传染源,又可起到杀除病菌,消除汗臭,清爽神志的作用。

对传统文化中不好的习俗要抛弃,遏恶扬善。端午时节还是少喝有毒的雄黄酒,可建议佩戴香囊。

端午节喝雄黄酒的意义

古代人就认为雄黄可以克制蛇、蝎等百虫,“善能杀百毒、辟百邪、制蛊毒,人佩之,入山林而虎狼伏,入川水而百毒避”。所以在端午节这天就有了饮雄黄酒的习俗。

端午节,本是南方吴越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祈福辟邪的节日。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

端午节喝雄黄酒的寓意

  雄黄酒,是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黄炮制的白酒或黄酒,华人一般在端午节饮用。雄黄酒需在太阳下晒,有的从五月初一晒到初五。作为一种中药药材,雄黄可以用做解毒剂、杀虫药。于是古代人就认为雄黄可以克制蛇、蝎等百虫,“善能杀百毒、辟百邪、制蛊毒,人佩之,入山林而虎狼伏,入川水而百毒避”。古人不但把雄黄粉末撒在蚊虫孳生的地方,还饮用雄黄酒来祈望能够避邪,让自己不生病。雄黄酒的毒性,古人在几千年前就发现了。传说屈原投江之后,为了不让蛟龙或鱼吃掉屈原的尸体,人们把很多粽子投入水中。有个老郎中灵机一动,往江里倒了一坛子雄黄酒,果然有一只蛟龙被药晕后浮上来。后来,人们把这条蛟龙(剥皮抽筋,做了很多龙筋环戴在孩子手脚上(后来演变成戴五色丝线环)。其实,雄黄的主要作用是外用,内服主要是有文化涵义。

  端午时节及节后,气候炎热,蝇虫飞动,毒气上升,疫病萌发。古人认为人是吃五谷杂粮生百病的,而病从口入,多为邪杂之气,经口鼻吸入。人们在长期同各种病魔斗争过程中,发现饮雄黄酒、佩戴香包能驱邪解毒,自有它的医理。人们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用雄黄酿成雄黄酒,《清嘉录》 记载: "研雄黄末,屑蒲根,和酒饮之,谓之雄黄酒。”即在酒里加上雄黄。雄黄,橘红色,可入药解病毒。雄黄酒是端午节的美酒。旧时建宁几乎家家酿雄黄酒,但多为男人饮,有些会喝酒的女人也饮些,小孩不能喝,大人就用手薛酒在小孩面庞耳鼻手心足心涂沫一番。 后来人们就在雄黄里加入艾叶、重草等原料制成香包供妇女和儿童佩戴。

  这些风俗里满含着人们平安过日子的原望,不过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喝雄黄酒对人体是极有害的,即便不喝,只是把雄黄酒涂在孩子的头上、身上,也不可取。


|端午节和雄黄酒

  

端午节和雄黄酒|
  • 喝雄黄酒的寓意|
  • 喝雄黄酒的寓意| | 喝雄黄酒的寓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