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寺庙

洛夫 诗魔 二三诗|

洛夫 诗魔 二三诗

洛夫——“诗魔”二三诗

洛夫  诗魔 二三诗|

洛夫(1928年5月11日—2018年3月19日),原名莫洛夫,国际著名诗人、世界华语诗坛泰斗、台湾现代诗坛最杰出和最具震撼力的诗人,中国诗坛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由于表现手法近乎魔幻,因此被诗坛誉为“诗魔”。洛夫著作甚丰,著有诗集《灵河》、《因为风的缘故》、《漂木》、诗论集《诗人之镜》等。2001年凭借长诗《漂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1959年7月,洛夫由台湾军官外语学校毕业,并写下第一首长诗且具有个人里程碑性质著作《石室之死亡》。诗中“石室”象征着一种封闭,一种禁锢。而“死亡” 则象征一种旧的绝灭和新的诞生。《石室之死亡》是组诗集,共分为六十四节,每节十行,在诗中,象征光明与暗示黑暗的意象反复交错,形成一种生死同衾的魔幻主义气质。

1

只偶然昂首向邻居的甬道,我便怔住,

在清晨,那人以裸体去背叛死

任一条黑色交流咆哮横过他的脉管

我便怔住,我以目光扫过那座石壁

上面即凿成两道血槽”

我的面容展开如一株树,树在火中成长

一切静止,唯眸子在眼睑后面移动

移向许多人都怕谈及的方向

而我确是那株被锯断的苦梨

在年轮上,你仍可听清楚风声、蝉声

在诗歌的开始,诗人便开始了一种生与死的辩证,“在清晨,那人以裸体去背叛死”,“我便怔住,我以目光扫过那座石壁”,血腥残酷的战争画面,战壕坑洞中扭曲的死亡者,一种恐怖荒诞与喜悦忧伤的情感共同流露出来,这里也奠定了整首诗的一种”孤绝”,“伤疗”的基调与美学风格。洛夫诗歌的“魔性”源于战争,这种特殊而深刻的背景,让诗人产生一种深刻的现代性思索。诗人在自序《诗人之镜》中说:“揽自照,我们所见到的不是现代人的影像,而是现代人残的命运,写诗即是对付这戏信命运的一种报复手段。”

11

棺材以虎虎的步子踢翻了满街灯火

这真是一种奇怪的威风

犹如被女子们折叠很多的绸质枕头

我去远方,为自己找寻葬地

埋下一件疑案

刚认识骨灰的价值,它便飞起

松鼠般地,往来于肌肤与灵魂之间

确知有一个死者在我内心

但我不懂得你的神,亦如我不懂得

荷花的升起是一种欲望,或某种禅

“我去远方,为自己找寻葬地”,面对死亡,诗人并没有惧怕,而是成为一个不断探索灵魂的勇士,“往来于肌肤与灵魂之间”,以“死亡”作为灯火,诗人从肉体中窥见灵魂的复杂而深刻。 “但我不懂得你的神,亦如我不懂得/荷花的升起是一种欲望,或某种禅”,在不断地出发与寻找中,诗人开始从灵魂与自然中思索,这种神秘的连接,从而上升为一种禅思,最终,看到了生命中纯白“荷花”。

43

石室倒悬,便有一些暗影沿壁走来

倾耳,穴隙中一株太阳草的呼救

哦,这光,不知为何被鞭挞,而后轹死

而后任其悲痛如酒流下

我狂饮以目,以胸,以醉后的不知

你,一只未死的茧,一个不被承认的圆

一段演了又演的悲剧过程

而我算什么,一次可怕的遗忘

遗忘那婴尸是你,或我

我是从日历中翻出的一阵嘿嘿桀笑

这组诗的开始,实际上是诗人“狂饮”之后产生的幻觉,“石室倒悬,便有一些暗影沿壁走来”这里“暗影”暗示着战争对于诗人内心深处所造成的无法回避的创伤,以至于只能逃避,所以“我狂饮以目,以胸,以醉后的不知”。在痛苦与恐惧之间,产生幻觉,“一段演了又演的悲剧过程”,而我们每个人,都是卑微的牺牲者,注定被遗忘,不会被铭记,只能被赋予荒诞,被“嘿嘿桀笑”地嘲弄。但在“死亡”与“战争”意象中,诗人仍然有着一种顽强的生命意识与之对抗,这种苦难中的幸福是诗歌所赋予他的能力,让他能够在动荡中的得到一丝安稳,恐惧中的找到灵魂深处的欣慰。

49

筑一切坟墓于耳间,只想听清楚

你们出征以后的靴声

所有的玫瑰在一夜萎落,如同你们的名字

在战争中成为一堆号码,如同你们的疲倦

不复记忆那一座城曾在我心中崩溃

还默祷什么,我们已无双目可闭

已再无法燃烧中找到我们的第七日

是冬天,就该在我们里面长住

是冰雪,就该进入耳中,脱自己的衣裳

去掩盖我们赤身的儿子

诗人在最令人绝望的密闭空间展开对生命,对世界的思辨与玄想。“所有的玫瑰在一夜萎落,如同你们的名字/在战争中成为一堆号码,如同你们的疲倦。”美好的人生才刚刚开始,诗人被战争改变了对世界的想象。战争毁灭了一切美好,一切苦难已经让世界沉寂。“是冰雪/就该进入耳中,脱自己的衣裳/去掩盖我们赤身的儿子”,就让一切罪恶被纯洁的冰雪掩盖,以纯洁的身体去获得再生。诗人将战争带给人类真正的“心灵震撼”描绘出来。

脱离战争阴影之后,1970年代以后,洛夫的诗风由“艰涩”走向“明朗”,更注重书写文化乡愁和生命的理趣。洛夫的一生由中国大陆而台湾,由台湾而加拿大,而后往返于大陆台湾多伦多,但他始终是作为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而存在,而思索。1996年,年近古稀的洛夫移居加拿大,开始“二度流放”的余生旅程,也开始思索全球化时代汉语新诗的异域发展。他说,“寄居海外的华文诗人与作家都会面对一个深沉的困惑;在当地不同民族多元文化的融会与冲突中,如何确立自我的定位和仲系文化的平衡点,语言媒介只是华文文学的外在形式,文化才是它潜在而深刻的精神内核。”

2000年,72岁的洛夫花了一年的时间,在温哥华写成了3000多行的长诗《漂木》。《漂木》是洛夫晚年对自己一生生命体验和美学思考的总结,不仅写出了海外华人漂泊心灵深处的孤寂和悲凉,更是对现代人精神原乡的不倦追寻,寻找那存在于自己血管里流淌的文化的根。

《漂木》中有这样的诗句:

落日

在海滩上

未留一句遗言

便与天涯的一株向日葵

双双偕亡

一块木头

被海浪冲到岸边之后才发现

而那飘来的木头

竟把躺在沙滩上喘息的教授当作自己

把横行于他腹际的

一只螃蟹视为海神的暗喻

紧紧顶住老教授的脊背

咔嚓!木头嵌入他的体内

天地忽焉合一

诗人一生漂泊,在广阔多元的文化冲突与融会中,渴望找到自我的定位,获得一个自由的心灵。走到人生的终点时,正如诗歌中所描述的,“天地忽焉合一”,诗人漂泊苦难的一生,也最终与自然天地合一,畅游在自然的一切美好中,走向通达明朗。


|洛夫、、诗魔、二三诗

  

洛夫  诗魔 二三诗|
  • 克雷洛夫寓言是哪国的?他的代表作是什么?|
  • 克雷洛夫寓言是哪国的?他的代表作是什么?| | 克雷洛夫寓言是哪国的?他的代表作是什么?| ...

    洛夫  诗魔 二三诗|
  • 诗仙、诗圣、诗魔、诗鬼、诗佛……诗人的雅号别称 诗仙诗圣|
  • 诗仙、诗圣、诗魔、诗鬼、诗佛……诗人的雅号别称 诗仙诗圣| | 诗仙、诗圣、诗魔、诗鬼、诗佛……诗人的雅号别称 诗仙诗圣| ...

    洛夫  诗魔 二三诗|
  • 诗圣诗仙诗魔诗神诗狂诗佛诗鬼都是谁?|
  • 诗圣诗仙诗魔诗神诗狂诗佛诗鬼都是谁?| | 诗圣诗仙诗魔诗神诗狂诗佛诗鬼都是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