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候认清四川人的真面目了
自古以来,
四川就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名声,
号称是土地肥沃、易守难攻的“天府之国”。
却经历了三次“消亡”?
四川为什么再三被入侵,
它的命运又该何去何从?
让我们带着疑惑,一起走进石老师的分享,
探寻那些我们不知道的故事。
分享嘉宾:石胜源 作家、策展人、上层杂志总编辑、第三大街艺术机构总经理
神秘且独立的强大古国—蜀国
上一期我们谈四川历史的时候,谈到了秦灭蜀,奠定了蜀国的基础。我们这一期主要谈,从秦开始到张献忠入闯四川,四川经历三次“消亡”的过程。
我们通过秦决定灭蜀前的一次会议——张仪与司马错的论战,从他们的对话中得出,六国当中蜀国是最弱小的。而事实上蜀国是这样的吗?让我们重新来看秦灭蜀之前的蜀国历史。
蜀国在周朝的时候,是周武王伐纣的重要盟国。周朝建立之后,在统治范围之内实行分封制(相当于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联邦制),蜀国在此(成为周朝的盟友)之前和之后,都是独立自主地发展,时间跨度也相当长。我们现在无法确定,在周朝之前蜀国存在了多少年。
周武王伐纣
在这段历史进程中,蜀国的地位与周朝平起平坐,但在春秋战国时期关于100多个国家的历史记录当中,很少或基本上看不到蜀国的蛛丝马迹和准确的记载。所以说,这一千多年甚至有可能达到两千年的时间里,蜀国都是一种自在自为的方式存在。
战国形势图
蜀国那时候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国家,在周朝后期(春秋战国时期)蜀国也产生过进入中原与各个诸侯纷争,入驻中原的想法。
蜀国强大的时候,东边的疆域达到了现在的湖北清江;北边以南郑为界,西边是现在的雅安邛崃一带,再往里面走就属于古邑人居住的地区;南边很宽阔,达到了贵州的南部,也就是现在的铜仁、凯里、安顺;在这么大的范围都属于蜀国,向东蜀国可以进入楚国(蜀国曾经打入了楚国的腹地)。
南下开国第一朝——蜀朝
公元前451年,秦国与蜀国围绕着南郑发生了65年的争夺战,因为南郑是战略要地,最终是蜀国打败了秦国,将南郑这个地方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中,蜀国与秦国在南郑酣战65年取得了胜利。
南郑之战结束之后,蜀国嘲笑秦国说:“你(秦国是)放牛娃儿。”秦国国王巧妙地回答说:“虽然我们现在是放牛娃儿,但总有一天,蜀国一定会并入我们秦国。”公元前316年,秦惠王派张仪、司马错、都尉墨率领帝国的精锐军团沿金牛道攻入蜀地,杀开明王、丞相与太子,古蜀国亡。
秦灭巴蜀之战
但蜀国并没有灭亡,逃出生天的王子泮,带着三万人向南撤退,在现在的云南玉溪一带住了30-50年时间,其后迁至越南的北部,建立了越南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蜀朝;这个是四川的第一次消亡,而四川正是因为这一次消亡,奠定了四川后来的文化特性。
葭萌关:蜀地第一道也是最重要的防线屠蜀记
第二次消亡,是蒙古进入四川以及整个南宋的灭亡,四川纳入了元朝的统治。蒙古的征服是个致命的过程,生产力被完全摧毁。
1221年到1279年,蒙古与南宋抗战,历时58年,成都被攻占了三次。从这个时候到明代的末期,前后长达接近400年,整个四川都是处于缓慢的恢复阶段。直到明代末期,四川的生产水平依然没有恢复到南宋时代,当然人口就更不用说了。
《张献忠屠蜀记》文献
张献忠进入四川之前,四川人口有600万,张献忠屠蜀后,清初再进行统计人口时,有几种说法:一种是19万、一种是30万、另外一种是90万。也就是说四川的第二次消亡,几乎是彻底摧毁了四川的文化与经济,经过了接近400年的时间没有恢复到当初的状态。
张献忠杀戮图
张献忠为什么要这样大规模的屠川?张献忠年轻的时候多次进入四川,长期在四川生活,对四川也比较了解,我个人认为一是张献忠对文化的记恨;第二是张献忠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军队没有根据地,四处流窜,与民争食,他试图用四川作为根据地来争夺天下,而四川的人民并不跟从,所以导致了他帝王梦的破灭,我觉得这个是张献忠屠杀四川的根本原因。
快问快答
Q:通过石老师您的分享可以知道 四川经过几次的“消亡” 本地原住民的数量已经很少了,那是否可以解读为,现在的四川居民,是由各地人口通婚而来,并不是真正的“四川人”呢?
我们通过数据发现,四川在宋代时期的人口大概有1600万人,经过蒙古入川后,只剩下60万人。四川在宋朝灭亡之后经过了两百多年的恢复,在这漫长的恢复过程中,四川的人口数量也只恢复到了600万左右。
张献忠屠川时,四川有600万人,后来清政府来统计时只有9万人。四川现在人口的构成,实际上是清朝建立之后——“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的成果物,“湖广填四川”延续时间前后长达一百年,在这一百年里,四川人口延续了六代,“湖广填四川”构成了四川的人口基数。
明末农民战争形势图
四川有两个非常特殊的地方,第一个是洪雅雅安一带,第二个是都江堰西边;现在都江堰有两种口音,一种是西河口音,另一种是都江堰口音;都江堰口音,很显然是“湖广填四川”的外省口音,与都江堰西边的口音是完全不一样的。
都江堰西边的口音,与洪雅雅安人的口音是一样的,他们这一部分群体与西边少数民族相融合、相互往来。那么它的主体人群是明代时没有被张献忠屠杀,也没有经过张献忠之后,吴三桂进入四川与清朝发生战乱相冲突剩下的人口。
当年,张献忠入侵成都城时,有一个防守成都城的大将叫杨展,后来杨展被俘。有一天晚上,他翻越城墙,从合江亭越狱,沿河逃到了现在的新津,随后进入到现在的眉山、洪雅、峨眉一带,组织了明朝地方政府军队与张献忠对抗。
张献忠起义图
张献忠当时在四川摧毁了天台山佛教区(天台山是中国佛教非常繁荣的地方,当年天台山大概有60多座庙),并把整个成都西部,包括寺庙都烧杀掠夺一空。我们今天往成都西边邛崃那边走,所看到的的寺庙都是清代、民国时期修建的,在近几十年才慢慢恢复起来;但他一直没有掠过彭山、眉山、洪雅一带,也未破坏当地文化。
Q:17世纪张献忠盯上四川,600多万人的四川,“十不存一” ,彻底摧毁了四川的文化与生产力。这是否影响了当时的那个时期的经济政治格局?
四川是一个比较独特的地区,即使是一场战争,一个国家的兴旺,都没有动摇过四川的最基本文化——道家文化。四川道家文化的积淀比较久远,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慢慢积累,后来它与其他文化相互融合,构成了巴蜀或者四川的独特文化。
张献忠对生产力的摧毁不言而喻,农业生产力摧毁得尤为严重。当年张献忠灭完四川之后,成都人所剩无几,温江只剩30多人;大家熟悉的三星堆(广汉),张献忠在广汉县走了一圈之后,户籍登记在册的只剩了九个人。
我们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蒙古人对生产力摧毁特别厉害,尤其是对农耕文明的摧毁到后来都没有恢复,那么张献忠对四川的摧毁的严重程度,远远超过了当年蒙古人对整个西亚的农耕文明的摧毁程度。
蒙古西征
至于政治格局,它是文化累积到一定时间的结果,那么到什么时候才看得出来呢?首先是“湖广填四川”,它对后来的历史影响比较大,如保路运动、改革开放;改革开放的很多人物都出自于四川,当然邓小平就是代表之一。
“湖广填四川”运动下的移民来自各个地方,大家相互融合,构成了一种开放和包容的文化,也是因为这样的文化,四川总能在一个开放的时间出现一些很重要的人;当然,这些最重要的人物也就决定了当时政治格局。
湖广填四川的主要迁徙线路
Q:四川经过三次的起落沉浮,但并没有就此消沉,并且在抗战时期也是冲在第一线,这对于一个地处西南,生活足以自给自足的地方来说,是什么激发了他们奋起反抗的这股信念呢?
我想是由两方面构成,第一方面要回到巴蜀文化的源头——道教文化,那么它构成了一种不争与疏导,在这种文化当中,四川人养成了在平常情况下,安于现状、自在自为的文化性格和生活习惯。
第二方面当出现外在力量要破坏这种自在自为或不争的文化习性时,当他们不能再过上这种生活的时候,四川人肯定会产生剧烈的反抗。自在自为与宽容,并不意味着是忍让与顺从。少林寺有一门绝技叫“狮子吼”,意思是当你要危害到我生存的时候,我就会发出狮子般的吼叫进行绝地反击,这就是四川文化的特质。
|是时候认清四川人的真面目了
世纪 宝庆 张献忠 明朝历史 是时候认清四川人的真面目了 武当山 湖广填四川 狮子 蜀国 都江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