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轮效应是什么意思
作为心理学上的十大效应之一,晕轮效应和破窗效应一样,能悟出许多人际交往的道理,在心理学上,晕轮效应又被称为光环效应,当人对一个人的某一个特点形成了或好或坏的印象后,他就会更倾向于据此推断其他方面的特征,而一个人身上的这种强烈特点,就像月亮状的光环一样,向外扩散到全身,掩盖了其他特点,所以就被叫做光环效应,也叫晕轮效应。
这一效应最早是由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爱德华桑代克提出的,他认为人的认知往往是以偏概全的,从局部的判断扩散到整体的印象,这也就是为什么第一印象那么重要,他们还曾做过一个实验,让实验者看一些照片,有的漂亮,有的一般,再让他们评价一些与颜值无关的词语,结果发现大多数人都是对长相漂亮的评价更偏向好交际,和蔼等词。
就像大家在看待明星时,也是带有一定的晕轮效应,所以拍摄广告的一般都是名气较大的演员,歌星,人们会以为是他们推出的产品,而产生更多的认同,在情侣之间也会产生这种晕轮效应,两个相爱的人通常会觉得彼此身上没有半点缺点,这就是由于晕轮效应,让人将一开始喜欢的那点优点放大了,才会觉得对方浑身上下没有缺点。
就像人们说的这是一个看脸的社会,而看脸这一行为特点就是晕轮效应的体现,看脸是看到了他颜值方面的优点,根据晕轮效应,人们多半会忽略他的其他缺点,比如好看的人总是会受到优待,因为人们觉得他们和蔼可亲,但是即使他们偶然要求过分些,人们也不会有太大的反应。
这一效应的形成其实和我们的知觉特征有关,当我们在观察事物时,总是倾向于将不同特征的那一部分感知为一个整体,就像我们总是在闻到苹果味道之后,就能在脑海中用经验补全一个苹果的其他特点,而正是由于这一知觉习惯,让我们在看东西时,很容易以偏概全,窥一斑而见全豹。
正是由于人类认知知觉的这一特点,导致晕轮效应的发生,其中的缺点和弊端归为以下3点:
1. 遮掩性:根据晕轮效应,我们常常会由部分推出整体,只看到一小部分,便判断这个东西的其他特征,很容易产生片面性的错误,导致真实的特点被蒙蔽,就像生活中对一个人印象不佳,会让你完全看不到这个人的优点。
2. 表面性:晕轮效应看到的某一特点,一般都是建立在没有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就像情侣之间,最开始总是甜甜蜜蜜,在眼中对方毫无缺点,但是相处时间长了,两人深入了解后,就会看透双方的本质,所以表面性也是晕轮效应的一大缺点。
3. 弥散性:晕轮效应导致人们总是爱屋及乌,说好就全部肯定,从一点弥漫至整体,甚至还会连带着相关的物体也获得喜爱。
情人眼里出西施是什么效应 晕轮效应介绍
“情人眼里出西施”指的是晕轮效应。晕轮效应(英文TheHaloEffect),又称“光环效应”,属于心理学范畴。是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时,依据个人的喜好得出最初的判断,再根据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而看不准对方的真实品质,形成一种或好或坏的“成见”。这好比在云雾的作用下,日月的光辉扩散到四周,形成了一个光环,因此晕轮效应又被称为“光环效应”。
世纪20年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爱德华。桑戴克最早提出了晕轮效应。他认为,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往往从一个局部出发,进而扩散得出整体的印象,容易犯下以偏概全的错误。一个人如果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一种积极肯定的光环笼罩,并被赋予一切都好的品质;如果一个人被标明是坏的,他就被一种消极否定的光环所笼罩,并被认为具有各种坏品质。所以,晕轮效应也可以被称作“以点概面效应”,是由于主观推断而形成的一种夸大的社会印象。
|晕轮效应是什么意思
心理学 情人眼里出西施效应 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介绍 晕轮效应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