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寺庙

关于李白的诗|

关于李白的诗

《赠汪伦》

关于李白的诗|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是盛唐诗坛的代表作家,同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作抒写了“济苍生”“安黎元”的美好理想,体现他蔑视权贵,同情人民的情感;又善于描写壮丽的自然景色。主观抒情色彩浓厚,诗风豪放雄奇,想象丰富,色彩斑斓。在他的诗中,浪漫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表现手法达到高度的统一。他生活的时代主要是开元、天宝的四十多年,即所谓“盛唐”时期。这是唐帝国空前繁荣强盛却又潜伏着各种社会矛盾和危机的时代。这一时代特点,结合着他的独特的社会经历和思想性格,使他的诗篇表现了与杜甫诗迥然不同的浪漫主义风格,具有很鲜明的独创性。

李白写的歌颂祖国的诗有哪些 李白关于歌颂祖国的诗

李白写的歌颂祖国的诗有:《峨眉山月歌》、《望天门山》、《望庐山瀑布》、《送友人入蜀》等。《峨眉山月歌》通过山月和江水展现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抒发了李白对祖国秀美的大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体现了诗人伟大的爱国主义之情。《望天门山》通过描绘祖国山川景色,抒发了作者对祖国的赞美之情。《望庐山瀑布》通过描写庐山雄伟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之情。

《峨眉山月歌》原文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译文: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流动的平羌江上,倒映着晶亮月影。

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想你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

《望天门山》原文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天门山从中间断裂是楚江把它冲开,碧水向东浩然奔流到这里折回。

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江面上一叶孤舟像从日边驶来。

《望庐山瀑布》原文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译文:太阳照耀香炉峰生出袅袅紫烟,远远望去瀑布像长河悬挂山前。

仿佛三千尺水流飞奔直冲而下,莫非是银河从九天垂落山崖间。

李白最著名的两首黄鹤楼诗 黄鹤楼李白

黄鹤楼李白 李白最著名的两首黄鹤楼诗

李白,是一个诗人,更是一个旅行家,他走过许多名胜古迹,并留下他的杰作。

其中黄鹤楼是不得不说的一处。

关于黄鹤楼,李白曾写下两首名作,一首是《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此诗入选小学课本,小学生都会背。而另一首即是《黄鹤楼闻笛》,却少有人知。

两首诗一首写于开元盛世,烟花三月送别友人,李白的心情是相对愉悦的;而另一首写于安史之乱时,充满去国思乡之悲。诗意虽不同,两首诗却同样经典。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开元十八年 730年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 今江苏扬州,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 今武汉市武昌区相会。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送别时写下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此时,正值开元盛世,太平而又繁荣,季节是烟花三月、春意最浓的时候,从黄鹤楼顺着长江而下,这一路都是繁花似锦。

这次送别孟浩然去扬州,是愉悦的。但是,友人就要离开,他也有悲伤,当看着孟浩然乘坐的小舟逐渐远去时,李白默默地望着那船渐行渐远,久久不回。

隐娘想起白居易的一句诗:此时无声胜有声。所有的不舍都在李白的这一眼之中了。

这首诗备受后世称道,是李白的代表作。“烟花三月下扬州”更被学者称为“千古丽句”。

李白另一首黄鹤楼佳作,就是下面这首《黄鹤楼闻笛》。

《黄鹤楼闻笛》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听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从诗意中可以看出,这是李白被贬谪时所做,有学者考证,此诗是乾元二年 759年李白流放夜郎遇赦东归,途经江夏时所作。当时老朋友史郎中在江夏特意陪他游览了当地名胜黄鹤楼。

黄鹤楼头,那悠悠笛声给凭栏远眺的诗人李白平添了无限思绪,兴会之余,他写下了这首诗。

世事难料,我竟一下就成为贬官,远谪长沙;西望长安,云雾迷茫,何处才是我的家乡?

黄鹤楼中传来阵阵《梅花落》笛声,如怨如诉,仿佛五月江城落满梅花,令人倍感凄凉。

作为一个曾流放的人,李白以曾被贬官到长沙的贾谊自居,充满了愤懑与不平。

坐在黄鹤楼中,听着耳边传来《梅花落》笛曲,感觉江城五月梅花满天飘落。梅花虽美,可却是是寒冬开放的,江城五月落梅不免给人以凛然生寒的感觉,这正是诗人冷落心情的写照。

诗人由笛声想到梅花,由听觉诉诸视觉,通感交织,描绘出与冷落的心境相吻合的苍凉景色,从而有力地烘托了去国怀乡的悲愁情绪。

读完这首诗,我仿佛看到李白坐在黄鹤楼中,看着天上的一轮明月,听着耳边的《梅花落》,布满皱纹的脸上,全是疲惫与沧桑。

这首七言绝句,正是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见长,使读者从“吹玉笛”、“落梅花”这些眼前景、口头语,听到了诗人的弦外之音。

清代沈德潜曾评价李白:“七言绝句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为贵,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使人神远,太白有焉。” 《唐诗别裁》卷二十

隐娘每每读李白的诗,诗意简单,词句简洁,可每每读完,总是感到意犹未尽,有无限的情意在诗外。

譬如送别孟浩然时,那默然望着小船背影的伤感与不舍;譬如在黄鹤楼中听玉笛时,那历经人生悲戚之后的沧桑与恋乡。

千年之后,依然能够打动人,而这应该就是李白诗的魅力吧!


|关于李白的诗

            

关于李白的诗|
  • 题临安邸的主题是什么|
  • 题临安邸的主题是什么| | 题临安邸的主题是什么| ...

    关于李白的诗|
  • 阿童木的作者是谁|
  • 阿童木的作者是谁| | 阿童木的作者是谁| ...

    关于李白的诗|
  • 关于写景的山的句子|
  • 关于写景的山的句子| | 关于写景的山的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