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寺庙

式坦克科普|

式坦克科普

62式轻型坦克

式坦克科普|

62式轻型坦克(英文:Type 62 Light tank[1]),是20世纪60年代初期中国研制装备的第一代轻型坦克。

该坦克主要用于南方丘陵山地的装甲师团,遂行侦察、迂回、同敌方轻型装甲车辆作战等主要主要任务,具有良好的机动性能、一定的火力和防护能力。

62式坦克侧面图

62式轻型坦克于1958年开始研制,1962年设计定型,1963年投产并装备使用。据西方报道,截至1989年停产,62式轻型坦克一共生产了大约1300辆,除装备中国部队外,还有部分援助、出口到第三世界国家。

中文名称

62式轻型坦克

英文名称

Type 62Light tank

研制时间

1958~1962年

服役时间

1963年

定型时间

1962年12月

现存博物馆的62式轻型坦克

T-34-85型

历史背景

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军队装甲兵部队主要装备的是苏联的T-34中型坦克等装甲战斗车辆,并形成了以中型坦克为主的装备体系和格局。由于T-34坦克战斗全重达34吨(后来装备部队的中国产59式中型坦克战斗全重也为36吨),因而机动时对道路相桥梁的通行能力要求较高。由于建国初期中国南方高等级的道路较少、桥梁的通行能力较低,加之南方水网稻田密布,因此,中型坦克在南方作战受到较大限制。为适应南方水网稻田地区作战需要,解放军总部机关提出了研制适合于中国南方地区作战的轻型坦克的设想。

图为越南战场的62式

研制历程

样车试制

1958年6月,中国第一代轻型坦克的研制任务正式下达。此后,科研人员投入轻型坦克样车的研制之中。由于缺乏轻型坦克的研制经验,样车的设计几经波折、几易方案。

科研人员首先推出的是131型方案。1958年7月开始轻型坦克总体方案设计后,有关科研单位提交了三种初步设计草案。在吸收各种设计草案优点的基础上,科研单位拿出了代号为“131型”轻型坦克的方案。但是,在随后的研制迎程中,由于自行设计的T2VT35型柴油机在试制中技术不过关,研制工作难以为继,1959年5月不得不放弃这个方案。

在“131型”轻型坦克设计方案的基础上,科研单位于1959年6月又推出一个新的“版本”-“132型”轻型坦克设计方案。新方案改用了12150L型柴油机,并将发动机攻率由520马力下调到420马力(定型后的62式轻型坦克发动机为12150L-3型柴油机,功率为430马力)。12150L型柴油机,就是当时59式中型坦克使用的发动机。两种发现机尺寸和体积完全相同,甚至连固定的螺栓都一模一样,弄不好就搞错了。所以说,为什么59式和62式长得差不多,就是这个道理。

“132型”轻型坦克的设计方案,选用了口径为76.2毫米的火炮,并配有自动装弹机、自动测距仪,乘员为3人。1959年9月底,科研单位试制出第一辆样车,并在哈尔滨进行了样车的行驶试验,行驶里程达504千米。试验重点是车辆底盘部分,重点考核车辆的传动装置和行走系统。1959年11月,“132型”样车送到北京进行表演,受到解放军总部机关和有关部门的好评。随后科研人员在哈尔滨又对样车进行了6000千米的行驶试验,近一步考核样车的传动装置和行走系统,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1960年工厂按图纸试生产了28辆轻型坦克,并将这批车作为某坦克乘员训练基地的驾驶教练车使用。由于自动装弹机没着落,射击试验难以进行,“132型”轻型坦克实际上成了“半成品”,研制工作也无法继续进行。(当时中国军事科技水平不高,无法制作)

62式轻型坦克

62式轻型坦克

为尽快拿出装备来,科研人员又在“132型”轻型坦克设计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简化设计。1960年10月,科研人员又推出了代号为“132A型”轻型坦克的方案。该方案的坦克乘员由3人增加到4人,取消了自动测距仪,改用中国自行设计的观察瞄准双用镜。后来,由于存在76.2毫米口径火炮不过关、观察瞄准双用镜不落实、战斗空间狭小等问题,因此,“132A型”轻型坦克的方案也下马。

试验定型

1961年4月,专家组在哈尔滨召开了轻型坦克科研定案会议研究决定,在“132型”样车底盘基础上,选用已经进行了471发实弹射击试验后鉴定合格的85毫米坦克炮,并加长车体、加大座圈、增大战斗室,取消观察瞄准双用镜,改用85毫米坦克炮瞄准镜。新方案的代号改为“132B型”。1961年8月,科研单位完成了“132B型”轻型坦克的全部设计工作;1962年3月,完成了3辆样车试制任务,并正式移交给当时的装甲兵科研院进行设计定型试验。在定型试验中,3辆定型试验样车共行驶了8839千米,发射炮弹96发,取得了较为满意的试验结果。1962年6月,科研人员又对变速箱齿轮强度和负重轮胶带的可靠性做了补充试验,共行驶里程775千米,基本达到了设计指标。

展览馆中的62式轻型坦克

1962年12月,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正式批准该型坦克设计定型,并命名为“1962年式轻型坦克”,简称62式轻型坦克,产品代号定为“WZ131”。根据定型文件的要求,1963年7月到9月,有关部门又在中国南方的三界和苏州地区,对62式轻型坦克进行了适应性试验,重点考验车辆的高温连续行驶适应能力和水网稻田及田埂的通过能力,行驶里程兵842千米,试验结果良好。此后,62式轻型坦克开始装备中国南方部队,正式进入中国军队装甲兵部队的装备序列,成为南方装甲兵部队的主战装备;后来还有部分坦克援助给了第三世界国家[3]。

62式轻型坦克,是中国自行研制的一型轻型坦克。该坦克于1958年研制,1962年设计定型,1963年投产并装备使用,是中国自行设计研制的第一代轻型坦克。该坦克的改进型为62-1式轻型坦克,变型车有79式轻型坦克抢救车和82式军用快速推土机,均已生产和装备使用[5][6]。中国军队的该坦克主要用于南方丘陵山地的装甲师团,遂行侦察、迂回、同敌方轻型装甲车辆作战等主要主要任务,具有良好的机动性能、一定的火力和防护能力。

62式轻型坦克早在上世纪60年代便开始服役,眼下仍被当做侦查坦克使用。从外形看,该坦克像是苏联T-55型坦克或中国59式坦克(T-55坦克的仿制品)的缩小版。62式轻型坦克战斗全重21吨,其35mm的前装甲能抵挡当时的大部分机枪和炮弹破片。截至1989年停产,该坦克一共生产了大约1500辆[7][8][9]。

技术特点

总体布局

62式轻型坦克,总体设计与59式中型坦克基本相似。不少坦克兵说,开过59式坦克的,再开62式轻型坦克没什么问题,但明显感觉后者加速性能好,速度也快得多。如果说两者有什么不同,归纳起来有这么几点:一是从外观上看,整车要比59式坦克小一些;最明显的区别是62式轻型坦克是单轮缘的负重轮,而59式中型坦克是双轮缘负重轮;二是62式轻型坦克重量明显轻、装甲也要薄得多;三是62式轻型坦克没有火炮稳定器,火炮也明显比59式坦克炮细;四是62式轻型坦克的炮闩是立楔式的(与通常我们看到的榴弹炮一样,炮闩向下开,炮闩槽向上),装弹时把炮弹炮闩槽一放一推就装上了,很是方便;而59式坦克的炮闩是卧楔式的,向左开,炮闩槽向右,装弹时必须用手握住弹丸,手松早了弹丸对不准弹药室,松晚了又容易卡手,难度很大。如果让59式坦克的装填手去装62式坦克的炮弹,非常容易[3]。

62式轻型坦克

防护系统

62式轻型坦克与59式中型坦克一样,车内也分为3个舱室,前左侧为驾驶室(中国国产坦克除最新一代主战坦克在中部外,其余驾驶室都在前左侧)、中部为战斗室,后面是动力传动室。车内乘员的布置是这样的:车内前左侧为驾驶员,战斗室的左侧依次为炮长、车长,装填手位于战斗室的右侧。

62式轻型坦克

驾驶室的设备与59式中型坦克也差不多。如左、右转向操纵杆,主离合器踏板,制动器踏板,油门踏板,进气、排气百叶窗操纵握把,驾驶窗操纵握把,驾驶员潜望镜 (正面1具可以拆下,可安装驾驶员夜视仪)等。驾驶员的右侧是仪表板,左侧装有两个高压空气瓶和空气起动开关。与59式中型坦克相同的是,62式轻型坦克的备用起动高压空气瓶也是一次性使用型的,车内无自用充气装置。这给使用带来较大的不便。

驾驶室的右侧布置有四块坦克蓄电池。蓄电池支架外部装有7.62毫米航向机枪,由驾驶员操作。冬季开窗驾驶时,可以安装驾驶员防护罩;驾驶员座椅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高低和前后调整。

战斗室除了车长、炮手和装填手的座位和活动空间外,还包括车体右前部的弹药室。为了便于装填手操作,战斗室底部铺有车底垫板,左前面的车底垫板可以开启,下边有个安全门。战斗室的左后角装有加温器;右后角装3个灭火瓶,1个手提灭火器。战斗室与动力传动室用隔板和中组柴油箱分开,并起到隔音隔热作用。

动力传动室内安装有柴油发动机、空气滤清器、主离合器、变速箱、转向离合器、电动起动机等。其布置与59式中型坦克大同小异。

炮塔位于车体中部战斗室上面。与59式中型坦克一样也是流线型铸造炮塔。炮塔内安装有1门85毫米坦克炮、1挺7.62毫米并列机枪、1挺12.7毫米高射机枪,一具85毫米坦克炮瞄准镜,以及操纵台、电机扩大机、高低机、方向机和炮塔固定器。炮塔可用电动机来实现旋转,也可通过炮长手摇方向机转动,通过炮塔的旋转给火炮赋予射向。电动转动时,可由炮长通过操纵台来控制,也可由车长按压车长门上的目标指示按钮来控制。62式轻型坦克没有高低稳定器,所以,火炮的仰俯只能由炮长摇动高低机实现。

炮长座椅在火炮左侧靠前的位置上,车长座椅在炮长座椅后边,装填手座椅在火炮右侧。炮塔内还安装有A-220无线电台车内通话器。炮塔顶装甲板右侧装有战斗室电风扇,用于在火炮射击时抽出车内的有害气体。炮塔右后设有装填手出入窗口,坦克兵都习惯叫它“二炮手门”。“二炮手门”上装有12.7毫米高射机枪,可进行360度回转射击。炮塔左后侧设有车长、炮长进出窗口,坦克兵们习惯叫它车长门。车长门上装有三具潜望镜。车长门可旋转以便于车长运进行周视观察;门上开有信号枪孔,可在车内发射信号弹[3]。

武器系统

62式轻型坦克的主要武器是1门85毫米线膛坦克炮,使用85毫米坦克炮瞄准镜进行直接瞄准射击时,射击距离达5,200米;利用高低水准器和方同分划进行间接瞄准射击时,最大射击距离达12,000米。炮身的抽气装置要比59式中型坦克梢微靠后一点。辅助武器为1挺7.62毫米并列机枪,安装在火炮右侧,与火炮平行并随动于火炮。7.62毫米并列机枪使用重弹丸射击时的最大射程为5,000米,使用轻弹丸射击时的最大射程为3,000米。7.62毫米航向机枪固定安装,其射向与坦克的航向是一致的,没有独立的射界。驾驶员要使机枪瞄准目标时,必须使坦克转向,用右手拇指按下右转向操纵杆上的按钮进行击发。12.7毫米高射机枪安装在装填手出入窗口的旋转架上,由装填手操纵。对空中目标射击时,使用光轴仪式瞄准镜瞄准,对地面目标射击时,则利用框形标尺瞄准,也可使用光轴仪式瞄准镜瞄准。12.7毫米高射机枪的最大射程为7,000米,对空中目标有效射高为1,600米。由于高射机枪安装在车外,所以,装填手必须打开二炮手门,站在座椅上进行操作。装填手一旦出来操作高射机枪,火炮基本就不能发挥作用了。

1979年对越作战中的62式轻型坦克冲锋

62式轻型坦克随车携带的基数弹药,包括炮弹47发、7.62毫米机枪弹2,000发、12.7毫米机枪弹500发、信号弹12发、手榴弹12枚。坦克炮弹的种类有:全装药杀伤爆破榴弹、减装药杀伤爆破榴弹和曳光穿甲弹。炮弹放置分布:车体右前部弹药室的弹药架放置29发,战斗室左后的加温器上方装有1发;战斗室的右侧甲板装7发,车底垫板上装2发,炮塔右侧和右后侧放8发炮弹[3]。

动力系统

62式轻型坦克的动力传动装置与59式中型坦克也是大同小异。发动机为12150L-3型、四冲程、直喷、压燃、水冷式柴油机,带ZFC-3000型发电机:发动功率为316千瓦 (430马力)。该坦克的传动和操纵装置都是机械式的,变速器有5个前进档、1个倒挡。

62式轻型坦克

62式轻型坦克的行动部分与59式中型坦克有较大区别。一是负重轮不同。它每侧有5个单轮缘挂胶负重轮、1个诱导轮、1个主动轮。二是履带花纹不同。62式轻型坦克的履带板花纹为“人”字形,而59式中型坦克履带的花纹为“一”字型。三是履带的卡齿不同。这是一个很直观的区别。62式轻型坦克履带板为双诱导齿,把单轮缘的负重轮卡在两齿之间;而59式中型坦克为单诱导齿,卡在双轮缘的负重轮的中间。

62式轻型坦克,从立项到设计定型,研制方案从最初的“131型”,到后来相继推出的“132型”、“132A型”和“132B型”,设计方案前后经历了四次重大改造和完善,但所用研制时间仅4年零3个月,试制样车共32辆,试验行驶里程达16,118千米,火炮实弹射击试验共567发,创造了中国自行设计研制坦克的多项记录:首次提出了使用自动装弹机、自动测距仪多项新技术的设想;大胆选用了国产85毫米坦克炮(前苏联的轻型坦克选用的是76毫米火炮。前苏联专家对中国自产的水陆坦克和轻型坦克装85毫米坦克炮火炮持怀疑态度),在中国坦克设计和制造的“自主创新”式发展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

性能数据

62式轻型坦克参考数据:

乘员

4人

战斗全重

21000千克

单位功率

15千瓦/吨

展开全部

衍生型号

为进一步提高62式轻型坦克的战术和技术性能,坦克定型和装备部队后,解放军总部机关先后组织力量对其进行了四次改进。1964年到1969年,62轻型坦克的主产工厂根据总部安排,组织该车进行了第一次改进,代号为“WZ131-1”轻型坦克;1975年到1977年,进行了第二次改进,代号为“WZT131-1A”轻型坦克;1979年,进行了第三次重大改进,称为62式轻型坦克改型; 90代末进行了第四次全面改进,称为62式改进型轻型坦克。同时,在该车底盘的基础上,又研制和生产了相应的配套保障车辆,如70式轻型坦克抢救牵引车(WZ691)、GJT211型履带式军用推主机、GJT211A型履带式军用推土机和GSL110B型履带式火箭扫雷车。

62式轻型坦克

WZ131-1

62式轻型坦克定型装备部队后,虽然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国南方水网稻田地区作战轻型坦克有无的问题,但62式轻型坦克安装的85毫米坦克炮,不能有效击穿当时主要作战对象装备的中型坦克(如T-54/5T-6M48等)前上装甲板。因此,提高62轻型坦克火力的威力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同时,62式轻型坦克的火控系统十分简单,火力反应速度慢、精度低,基本没有夜战能力。另外,该车行走系统的可靠性、潜渡能力、装甲防护能力,以及车辆的使用和维护修理方便性、人机环境等都有待改进。为此,解政军总部机关提出了对62式轻型坦克进行改进的设想。

131-1型坦克样车

1964年到1965年,62式轻型坦克的生产厂开始进行WZ131-1轻型坦克的论证工作。1966年,主管部门正式下达了WZ131-1轻型坦克的战术技术指标,工厂随即开展了工程设计,1967年生产出样车,1968年进行了样车试验。其中,坦克炮的改进论证工作先于整车于1964年完成,1965年进行设计,1968年进行了台架试验,1967年交坦克总装厂总装。WZ131-1轻型坦克全系统于1969年完成了定型试验。随后,工厂正式向定型委员会呈报了《131-1轻坦克试验、鉴定报告》。由于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和干扰,加上其他各方面的原因,WZ131-1轻型坦克未被批准设计定型,从而也未能装备部队和出口。

由于WZ131-1轻型坦克是62式轻型坦克(WZ131)的改进型,因此,其总体性能和结构与62式轻型坦克基本相同,改进项目主要有以下几项:

一是对该车的火炮进行了部分改进。火炮的反后坐装置由原车的分置式改为同心式,反后坐装置与炮身中心线为同轴,活塞筒、内筒、复进簧、外筒(摇架)都套在身管外面,使火炮的结构更加简洁、紧凑。火控系统增加了单向垂直稳定器,其结构与59式中型坦克采用的稳定器基本相同。炮闩由立楔式改为卧楔式。有关专家认为,从装弹便利程度看,还是立楔式炮闩更好一些。改进后炮闩由原来的立楔式换为卧楔式,可能是从便于安装手压式火炮击发装置考虑的。手击发装置是在火炮电击发无效时使用的。卧楔式炮闩的手压式击发装置较为省力,手一压就行;而立楔式炮闩的手击发装置为拉发式的,较为费力。

二是增加了弹药的种类和基数。改进型车增加了微旋破甲弹 (气缸式尾翼破甲弹),破甲能力这250毫米/30度,较大幅度地提高了火炮的威力。曳光穿甲弹初速提高到860米/秒,较原炮提高了60米/秒,增大了直射距离与穿甲威力。另外,还增加了粘头碎甲弹。单车的弹药基数,炮弹自47发增加到62发;12.7毫米高射机枪弹自500发增加到825发;7.62毫米机枪弹自2,000发增加到3,000发。

对越作战中62式轻型坦克通过浮桥

三是提高了夜战能力。为提高轻型坦克的夜战能力,改进型坦克安装了炮长夜间瞄准镜和车长主动红外夜视仪,其性能与69式中型坦克使用的主动式红外夜间瞄准镜和夜视仪相同:夜视镜最大观瞄距离为800米左右;车长夜视镜的最大观察距离为400米左右。

四是为增强坦克克服水障碍的能力,WZ131-1轻型坦克增加了制式潜渡装置,最大潜水深度为5米,潜渡准备时间为9.9分钟,出水投入战斗时间为6分钟,潜度距离可这400米,涉水深达1.8米以上[3]。

WZ131改

1979年2月中国军队对越南发起自卫还击作战时,中国军队装甲兵驾驶62式轻型坦克作战,取得很好战绩。但也暴露出防护力不足等问题。战后,解放军总部机关及时组织装甲兵有关科研部门的专家深入到参战部队,及时掌握参战轻型坦克在实战中暴露出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意见。

131改坦克(增加激光测距仪、高射机枪防盾)

1979年5月,上级主管部门在京召开了包括62式轻型坦克在内的坦克装甲车辆改进的工作会议。当年8月下旬,62式轻型坦克生产厂就完成了轻型坦克改进方案,并向装甲车辆联合改进领导小组做了汇报。1979年年底,工厂完成了2辆样车的改进任务,并组织试验人员对改进项目进行了严格的考核,样车试验行驶里程达223千米。试验中,样车在公路、乡村土路、田埂地、干河沟和具有30度左右坡道的起伏地进行行驶试验,结果良好。改进后的轻型坦克定名为WZ131改型,即62式轻型坦克改型(又称:62Ⅰ型[1])1980年至1981年,根据总部的安排,工厂将部分在装甲兵部队服役的62式轻型坦克运回到工厂进行改装后再交付部队。

131改型(62Ⅰ)坦克

62式轻型坦克改型的改进项目共33项,其中主要的改进项目:一是增加坦克激光测距仪,大大提高了火炮的首发命中率。二是根据作战中装填手露身在外操作高射机枪射击时因无防护而造成伤亡的问题,加装了高射机枪防护塔,提高了装填手的生存能力。三是为有效应对敌军的破甲弹,在炮塔周围增加了栅栏屏蔽;在车体两侧增加了屏蔽裙板。四是前大灯加装了防护罩。五是增加了新安全门。62式轻型坦克的安全门的设计与59式中型坦克一样,在炮长的前方,使用时需将火炮转一个角度,打开上面的盖板才能开门,很不方便。改进后,安全门安装在装填手处,不需要转炮便可开启。六是在弹药中增加了微旋破甲弹和85毫米粘头碎甲弹弹种,弹药基数由47发下调为45发。七是将战斗室的半自动灭火装置改为自动灭火装置。改进后的轻型坦克战斗全重达到21.5吨。

总的看,62式轻型坦克的这次改进,针对性很强,改进项目也较多,是62式轻型坦克装备部队后的一次较大的改进。这次改进突出了提高坦克生存能力,进一步改善了人机环境,但原车存在的火炮威力不足的问题,还没有以根本上得到解决。

62G式

到20世纪90年代末,62式轻型坦克在装甲兵部队服役已达近40年,战术技术性能已相当落后,突出的问题是火炮威力严重不足,无法与国外现装备的二代以上坦克相抗衡;通信手段相当落后,没有电子对抗能力;装甲防护能力弱,炮塔正面不能有效抗击105毫米以上口径坦克炮弹的直接命中。由于存在这些问题,62式轻型坦克已难以适应现代化作战的需要。为解决这些问题,解放军总部机关决定对62式轻型坦克进行试验性大改,并重点提高火炮的威力、通信能力和防护能力。改装任务下这后,有关科研单位和工厂及时组织进行改进型轻型坦克的设计,并于2000年初试制出3辆样车,交付南方部队试用。

62G式轻型坦克

这次改进,有关工厂对62式轻型坦克动了“大手术”,基本上是脱胎换骨式的改进,改进项目多达几十项。其中有几项重大改进是该车的亮点。一是更换了大威力、低后坐力的105毫米口径火炮,配用新弹药后,火炮的有放射程由原来的1,200米提高到2,000米左右,并能有效击穿国外第二代主战坦克的正面装甲。二是安装新型火控系统、微光观瞄装置,加装了垂直向稳定器,大大提高了坦克的火力精度和夜战能力。三是炮塔由铸造式改为焊接式,炮塔正面安装了复合装甲。炮塔的总体布置与63A水陆坦克基本相同。四是发动机功率提高到520马力,提高了机动能力。五是换装了新型电台,提高了通信能力和抗干扰能力。经过大改后的轻型坦克,整体性能基本与国外第二代主战坦克相当。

62G式轻型坦克

改进后的样车交时部队试用受到较高评价。但由于各种原因,62G轻型坦克未能定型和批量生产。其原因为:一是当今反坦克武器特别是反坦克导弹已发展到第三代,对轻型坦克构成了更为严重的威胁,而轻型坦克固有的防护能力弱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二是轻型坦克的固有优势正在逐步丧失。随着南方交通条件的大大改善,道路桥梁通行能力的大大提高,主战坦克机动困难的问题已不突出,使得主战坦克综合作战能力强的优势凸现出来,完全可以替代轻型坦克的作用。三是正在大力发展的轮式装甲战斗车辆,其机动性好火力强的特点,对轻型坦克的地位和作用构成了较大的冲击[3][13]。

62G式轻型坦克

70式牵引车

全称“70式轻型坦克抢救牵引车”,是坦克装甲车辆的“战场救护神”,它直接伴随坦克装甲车辆作战,将在战场上战损的车辆拖到安全地点,拖出淤陷和翻车的坦克等; 它还可以使用起吊装置,吊起战损装备的炮塔等部件,配合进行修理。总之,坦克抢救牵引车是装甲机械化部队装备保障的重要配套车辆。70式轻型坦克抢救牵引车,是装备62式轻型坦克的装甲兵部队保障装备发展规划中重点配套车辆之一。1966年10月,装甲兵科研院草拟了《轻型坦克抢救牵引车战术技术指标》。 1967年,上级主管部门向62式轻型坦克生产厂正式下这了设计任务。工厂对轻型坦克抢救牵引车的战术技术指标进行了全面调研、论证。按照抢救为主,修理为辅;战时为主,平时为辅;前方为主,后方为辅的设计指导思想,对以WZ131-1轻型坦克为基型底盘的牵引车的战术技术指标做了修订调整。

坦克抢救牵引车

1968年2月,工厂完成了总体方案设计; 1969年1月,完成了技术设计;1969年11月,试制出了第一辆样车。样车通过工厂初试具备鉴定条件后,交付定型试验。在哈尔滨地区、北京地区和镇江,按试车大纲,进行了多种工况的700千米定型考核试验,并交时部队试用一段时间。针对驻锄影响通过性,刚性牵引结构不可靠和部队在试用中提出的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工厂进行了重新设计和改装。1970年7月至9月,在吉林省蛟河地区及哈尔滨地区,进行了500千米补充定型试验,使轻型坦克抢救牵引车终于达到设计定型战术技术指标要求。

经历了三年半的科研、生产和试验,1970年9月,通过了设计定型,并命名为“1970年式轻型坦克抢救牵引车”,简称“70式轻型坦克抢救牵引车”,产品代号为WZ691。由于WZ131-1轻型坦克下马,主管部门于1976年正式下文,决定采用62式轻型坦克(WZ131)底盘。从1976年3月起,工厂经过调研与方案研讨,8月完成了改进设计方案,组织了改进设计和试制的大会战;1977年2月试制出了2辆改进型样车,1977年6月至8月,完成了哈尔滨地区行驶试验,北京地区质量质心测定等全部试验,达到战术技术指标和部队使用要求。1978年3月,在哈尔滨召开的技术审查会议,该车通过了技术审查。1978年9月,装甲兵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批准改进设计的70式轻型坦克抢救牵引车设计定型,仍保持1970年的命名,即70式轻型坦克抢救牵引车。与原型车比较,改型后的牵引车采用了62式轻型坦克底盘,提高了通用性,在全车47个组别部件中,18个通用,14个部分通用,给工厂生产和部队的维修、备件管理,带来极大方便。70式轻型坦克抢救牵引车,总体性能先进,抢救、牵引、吊装和驻锄推土四大作业装置结构合理,达到了当时国内装备的先进水平[3]。

推土机

全称“GJT211(GJT211A)履带式车用推土机”,是装甲机械化部队实施野战工程保障的重要装备,也是装甲机械化部队的重要配套装备。军用推土机的主要任务是伴随装甲机械化部队,在敌方火力下构筑急造军路,抢修道路,挖掘坦克、火炮等重兵器掩体火箭扫雷车的任务,并在敌雷场场中快速开辟通路。由于履带式车用推土机和火箭扫雷车采用坦克底盘,所以,它不仅威力大,而且有铁甲身躯防护,是装甲机械化部队实施工程保障的利器。

GJT211(GJT211A)履带式车用推土机

1979年初,根据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装甲机械化部队工程保障存在的问题,总部工程兵机关要求62轻型坦克生产厂尽快研制生产其有一定防护能力的履带式军用推土机,以供部队急需。工厂在62式轻型坦克底盘基础上研制,也同时提出其有关战术技术指标。随后上级主管部门下这了研制任务。经工厂半年多技术准备和方案设计,于1979年9月,主管部门审查了设计方案,1980年初通过了履带式军用推土机方案设计评审。

1980年5月,工厂完成了产品图纸设计工作,与此同时,工艺准备齐头并进,并于10月底完成了2辆样机的试制。1981年7月,两辆样车在某试验场分别进行了450个摩托小时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样车总体性能、动力系统和作业装置等达到了设计要求,但还存在着行走系统、液压系统故障较多和驾驶室密封性差等问题。1981年下半年,工厂生产出正样车,其中2辆交付定型试验,其余发往广西边境地区部队等试用。

1983年3月4日,定型委员会批准设计定型,命名为“82式军用推土机”。至此,整个研制周期仅用3年多时间。设计定型后,工厂在生产中又不断进行政进。1985年底,总部批准生产定型,并改名为GJT211型军用推土机。定型后装备了装甲机械化部队的工程兵分队等,并于1990年出口国外。

GJT217A履带式车用推土机,是在GJT211的基础上,加装了火箭扫雷器。火箭爆破带的最大射程不小于300米;一条爆炸带可在耐爆防坦克地雷区内开辟宽不小于2.2米,纵深不小于60米的通路;在非耐爆防坦克地雷区开辟宽不于5米,纵深不于60米的通路,扫雷率都不低于90%[3]。

扫雷车

全称“GSL110B型履带式火箭扫雷车”,火箭扫雷车主要用于在防步兵地雷场中大面积扫雷,也可用于摧毁敌防御工事、武器装备和消灭敌有生力量,是野战部队在地雷区中开辟通路的强有力装备。它进行扫雷作业的基本原理是:将火箭爆破弹发射到雷场中,依靠火箭弹爆炸瞬间产生的高压,引爆地雷,从而达到扫雷的目的。火箭扫雷车是各种破障手段中扫雷威力最大、作业效能高的破障装备,其作能力比人工搜排地雷的方式高出几十倍甚至百余倍。由于装甲机械化部队通常遂行机动作战任务,要求火箭破障装备要有与同类主战装甲装备相同的机动和防护能力,因此,履带式火箭扫雷车也是装甲机械化部队的重要配套装备。

火箭扫雷车

1984年,在对越防御作战 (也就是老山和者阴山防御作战)中,由广州军区某科研设计所等科研单位共同研制的81式轮式火箭扫雷车及火箭扫雷弹在战斗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鉴于此,1984年7月,总部决定用62式轻型坦克底盘代替原火箭扫雷车的驼式底盘,******动和防护能力。到1985年3月,有关工厂就拿出了样车,试验项果良好。1985年4月和5月,首批扫雷车直接装备了前线工程兵部队。1986年4月,工厂完成了第二批扫雷车的制造,1986年7月,总部批准通过设计定型,第二批扫雷车随即也装备了工程兵部队。但由于62式坦克的底盘将逐步从装甲机械化部队的序列中退出,因此,该车虽然设计定型,但没有投入批量生产。

该车的扫雷作业能力很强:依靠单车携行的24枚火箭扫雷弹,一次齐射可在正面250米、纵深200米的防步兵雷场内,扫除面积不小于10,000平方米的地雷,扫雷率不低于95%。

服役动态

外援出口

62式轻型坦克不但装备中国军队(800),还对外援助或外贸。

共和国坦克 式主战坦克

中国版T72(基于T72的思路而设计的)

80/88式坦克说白了就是上一代的59/669/79式坦克,换个新的铸造炮塔,69/79式坦克在有些方面借鉴了T-62的优点,但是这一系列最终还是作为出口版本来使用。617厂设计制造了量产的80式,以及改进版的88式,是实打实的第二代主战坦克,有着新发动机,传动系统,全新的火控系统,武器以及防护,然而铸造炮塔并不符合现代战争的需求,从1991年海湾战争中伊拉克的79式在战斗中的表现可以看出。同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东得到了丰富的现代化的T72资源。在88式之前研究,一款新的坦克就被提出了——85式主战坦克。85式从80/88式坦克身上吸取了一些特征,并且有部分通用部件。

85式的研发(1985-1989)

1989年初,北方工业官方宣称要研发两款基于80式底盘的新主战坦克,与201所(今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合作,其他生产商和设计局也提交了自己的设计方案。85式Ⅱ型以及85ⅡA就是从这些里面选出来的为了迎合解放军的作战需求,他们在89年中期开始了自己艰难的摸索,这一举动被苏联与西方的军事专家察觉,非常吃惊,因为这是中国第一次采用焊接钢带复合装甲炮塔,并认为性能与T-72的炮塔类似,而不是采用了传统的铸造炮塔。其他新奇的就是采用了新的计算机火控系统,以及独立的稳定器,这样一来,炮手就可以在坦克全速前进的情况下更容易地命中移动目标,85Ⅱ与85ⅡA在外观与数据上的差别是ⅡA的底盘要略微重一点点(39.5吨),虽然长度上要更短一点。

85式的特点是焊接复合装甲以及外挂爆炸反应装甲。从85式来看,共有四种子型号被设计制造:还有85ⅡAP,专供巴基斯坦的85Ⅲ,85H,增强型的85M。同时南非开展的一项射击测试中表明,105mm炮已经难以有效击穿T72的装甲,即便是换上更强力的弹药。80式和85式生存能力一般,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的其他报告中对国产坦克的评价促使了解放军加急了对第三代主战坦克的研发,并且大大改进现有坦克的防护水平。85式被选用为新的防御系统的测试平台,后面的88式为80式改进防护的版本,仅满足国内需求,但是80式却大量出口。如今仍然有大概600辆85式在巴基斯坦陆军中服役,其中大概有300辆是85H/M,85式底盘与80式相同,以及相同的北方工业730马力的12150L-7BW柴油发动机,最高时速55公里每小时,但是二者的车体和炮塔都有附加的复合装甲层,在正面和侧面。并且85Ⅱ和ⅡA与80式使用同样的105mm线膛炮,弹药基数为46发或者是44发,不同型号数量不同。三防系统也相同,共用889B式无线电收发器。

85式最明显的特征是首上装甲是复合装甲,取消了储物篮,当然新的焊接炮塔是参照了T72来设计的,总体水平大概与T72M相当,但是某些方面可能不如。

车体

该底盘长6.37米,相比起前级的6.24米有加长。车体仍然是焊接的均质装甲板,采用冷锻工艺。相比起之前的型号,有着特别的倾斜角度。很明显是故意增加了正面装甲的倾斜角度。内部分隔为左前是驾驶员位置,仍然装备了潜望镜,中央红外线热成像仪,以及尾仓门。

一个安装在底部的小逃生舱门也保留下来,然而焊接在上面的防浪板却被取消了,为爆炸反应装甲提供空间,车灯添加了装甲保护罩,安装在首上斜坡上,车灯装在每边的挡泥板上。这一系列的排气管为都安装在右边。引擎架上的百叶窗被改装了,引擎架也重新设计。侧翼有六片厚橡胶制成的裙板。外部的个人物品存放箱被取消了,取而代之的是在车体内上半部的分隔仓。

机动性

传动系统与80/88式类似,有六对橡胶包边的负重轮,单销挂胶履带,三对托带轮,因为车身尾部要略长一点,在最后一个负重轮与前一个会有额外的距离。然而前两个负重轮之间的间隙这个特征要更明显。负重轮安装在扭杆上后每边由三组减震器来加固,两个安装在前面。另外一个安装在后面。80/88式都是驱动轮后置。多亏了小直径负重轮和新型炮塔,85式比其他国产现役坦克都要矮一些,12150L-7BV柴油机有730马力(544KW),有着18.7马力/吨的功重比。

发动机结合了机械传动和行星齿轮传动,公路最高时速为57公里/小时,优于88式为55公里/小时,但是作战范围不变,为430千米,如果带上安装在尾部附加油桶可以到600千米,如要渡过深水,则可以在炮塔尾部的吊篮位置安装呼吸管。

武装

主炮选用了83式线膛炮,从奥地利引进技术后生产的L7 105mm线膛炮,身管热护套采用了引进自以色列的石棉热护套,后因性能较差且维护不便被国产铝合金空气夹层热护套取代。(原翻译错误已修正)采用人工装填,车长位于左侧,炮手在车长前面,装填手位于右侧,但是同样使用了这门主炮的88式采用了自动装弹机,使得炮塔内的乘员数量减少至2人。副武器为7.62mm的同轴机枪,车顶安装了与59式同款的12.7mm机枪,由装填手操作。弹药基数45发,可以发射所有北约标准弹药,比如高爆榴弹,破片弹,破甲弹,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曳光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如果搭配上后来的贫铀弹头,可以在2000米穿透460到480mm的均质装甲,用93式弹可以穿透510到540mm装甲。95式弹可以穿透580mm(93A式长管型)。

炮塔

炮塔标新立异,像个六边形,比起之前的铸造型炮塔更加紧凑,正面装甲非常厚实,充满了复合夹层,能够抵挡T72发射的125毫米APFSDS。炮盾从中间突出有防水布覆盖。炮手瞄准镜仍然在左边,但是与炮塔顶部连接,同轴机枪在主炮右边。车长昼/夜周视镜在指挥塔右前方,通过焊接连接。由条状装甲编成的储物篮具有一定的RPG防护功能,安装在炮塔尾部,里面存放了呼吸管。

炮塔正面两侧分别装有一具4x2布局的烟幕弹发射器,可提供主动防护,下面还有一具2x2型的发射器,均有电击发,可以迷惑热成像仪和白光瞄具。,此外,该坦克也安装了烟幕发生器,安装于动力室内,利用化石燃料产生,通过排气管排出。

因为装有双向稳定器,所以射击精度良好,37A式双向稳定器可以同时稳定瞄准镜和主炮,提高首发命中率,以及移动开火时的命中率,符合第二代主战坦克的特征,顶部装有一些传感器,可连接弹道计算机。

改型

85式-Ⅰ型:有主炮热成像瞄准镜,炮塔装有复合装甲。

85式-Ⅱ型:在火控系统上有重大改进,安装了新设计的独立式激光测距仪,搭载了弹道计算机,风速传感器。在电子设备上总体有很大改进。自动装弹机源自于T-72来逆向仿制的,来源据说是来自于伊拉克。85式2A型安装了125mm滑膛炮,带有自动装弹机,对外宣称为苏联2A46炮的仿品。

85式-IIM型(1993)

1992年末,85式-IIM公开于世,比起之前的85式要更重得多,并且装上了额外的爆炸反应装甲,该版本与之前型号首先在武装方面有着不同,安装了炮膛抽烟装置与热成像仪。拥有可选择弹种的装弹机,使得全车乘员减少到3人,使得内部空间更加宽敞,以便于容纳更大号的弹药。该系统可以使用三种炮弹,125毫米APFSDS,HE,HEAT。(之前的105炮版本有4种弹药)

APFSDS:口径125毫米,初速1730米每秒,可在2000米击穿垂直均质轧制钢装甲。长度546.5mm,重量7.34千克,据北方工业说是可以兼容T-72的炮弹。

BK-27破甲弹:弹头内装有三基炸药,提高对于加了爆炸反应装甲的传统装甲的穿透力。理论上可以在2000米击穿600mm的RHA。

BK-29破甲弹:弹尖有硬质弹芯(可能是钨合金),设计用于破坏爆炸反应装甲,同时也有破片弹,杀伤无装甲车辆和步兵。85II式装备的125mm炮据信也可以发射贫铀弹,2000米可击穿550mm的RHA。

85式IIM型(88C原型)

安装了像稳定器,夜视仪,以及全新的影像稳定火控系统(ISFCS),有一个大型激光测距仪集成与炮手瞄准镜中,所以就不用在外部接一个了而且也不易受损。也可以选装英国Barr公司生产的热成像仪。控制传感都有一个大型弹道计算机完成,大大提高了首发命中率,包括对付移动目标。在坦克移动时,装有二代显像的管夜视仪将为车长提供图像,炮手和车长也看得见。

动力仍然是由一台V12柴油机提供,共有730马力,传动装置略有改进,排气管重新安装于车体左边,最后一个负重轮上方。于之前的59/69/79式不同,该型号底盘是全新设计的,有三防(带有高压),在889B式电台,都在乘员舱室内。有爆炸检测器,以及自动灭火器。悬挂几乎没变,还是是6对橡胶包边负重轮,裙板也没变,履带连接之间有橡胶垫以增强耐久度。据信85式可以安装扫雷设备,以应对扫雷任务。

85式H/M(1991)

在1991年中,北方工业宣布与巴基斯坦合作生产85-H主战坦克。后者的另外一个型号85-IIAP也被巴基斯坦选中,并在1993年伊斯兰堡的阅兵中亮相。

85式III型(1995)

由北方工业开发的巴基斯坦出口型号,采用了更强劲的1000马力柴油机,以及H/M型同款125mm滑膛炮。但是在巴基斯坦军方的测试中,发动机出故障了,导致巴基斯坦拒绝了这个型号。这些问题后来被北方工业解决,并在1995年增加了反应装甲模块。然而这个型号大体上还是二代主战坦克的设计,并不能有效对付西方和俄罗斯的新式坦克,所以军方决定停产这一型号。但是这是在85式的早期型号上的大升级,包括巴基斯坦的85-IIAP,同时也为96式的研发打下了基础。

用户与服役状态

85式并没有大规模装备与解放军的装甲师。

大概200辆85式被运到苏丹,通过在Karthoum举行的阅兵照片来看,是85式,而不是维基百科所说的80式。并且参与在第二次内战期间(1983-2005)了针对南方伊斯兰民兵的作战行动。

有300辆85-IIAP在巴基斯坦陆军中服役,均由Taxila重工业集团授权生产。

译自tanks-encyclopedia翻译丨長渕

原文链接:

翻译问题已修正

A式主战坦克

96A是在96式主战坦克的基础上研发而来的一款新型坦克,增加了爆炸反应装甲和更强劲的引擎,它于2000年末首次公开亮相。在战争雷霆1.97版本中,96A将成为中国新的顶级坦克。

96A主战坦克

优点:强化装甲、增强机动性、有热成像

缺点:车重增加、俯角小、倒车慢

96A主战坦克

96A与96式主战坦克在外观上最大的差异是其在车体前部和炮塔上增加了爆炸反应装甲。与所有类型的爆炸反应装甲一样,这种额外的装甲将使车辆增强对化学能弹药的防护,而对动能弹的防护效果提升有限。

96A主战坦克

96A主战坦克的动力系统升级为800 hp发动机。与之前装备730 hp发动机的96式相比,96A的推重比更高,为18.7 hp / t。因此具有更好的机动性,并且最高时速略有提高,其公路时速可达59 km / h。

96A主战坦克

96A式主战坦克的火力与其前身相同,均为125mm坦克炮,并可以使用相同的弹药。但是,它与常规96式主战坦克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拥有热成像功能-以前版本中没有此功能。这使得96A将更容易在夜间和恶劣的天气条件下发现目标。

96A主战坦克


|式坦克科普

   

式坦克科普|
  • K主战坦克|
  • K主战坦克| | K主战坦克| ...

    式坦克科普|
  • AMX主战坦克|
  • AMX主战坦克| | AMX主战坦克| ...

    式坦克科普|
  • 豹式坦克|
  • 豹式坦克| | 豹式坦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