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寺庙

花重锦官城在哪里|

花重锦官城在哪里

锦官城是古代成都的别称,也可简称为锦城。在三国蜀汉时期,因成都蜀锦出名,成为蜀汉政权的重要财政收入,蜀汉王朝曾设锦官和建立锦官城以保护蜀锦生产,锦官城的称呼由此产生而声名远扬。后世也常以锦城和锦官城作为成都的别称。

花重锦官城在哪里|

如今,当时的锦官城的地址在成都市百花潭公园公园一带。南朝梁的李膺在其《益州记》里写道:“锦城在益州南、笞桥西流江南岸,昔蜀时故锦官也。其处号锦里,城墉犹在。”唐宋时,成都的芙蓉繁花似锦,因此成都也称作锦城。杜甫曾有诗云:“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花重锦官城

突如其来的旅程

国庆前一周的某个上午被基友一通忽悠,在一上午就完成了从决定假期去成都到订票的过程。人还没有反应过来,国庆假期的行程就已经安排的七七八八了。

一开始没有找到合适的航班,一气之下选择了动车 虽然速度真的不能说慢,可还是要在路上晃一天。不过真到了路上,也发现并没有什么难熬,不过是玩玩手机、看看风景也就到了。同样也在想,如果坐的还是绿皮车,这一路上又要干些什么,又或者,这样的路程更容易让人从昨天还在工作的状态里慢慢意识到已经是踏上旅途的假期了。毕竟,以航班三两个小时的时间,总觉得自己像一个空投包,是被送来完成任务的。

这种一路走来的行程,更容易看出这一路一千五百多公里大地上的环境和风土变化。上午的列车还在江南的水乡平原间飞驰。下午就一头冲扎了十万大山当中,山洞隧道一个接着一个,压力和光线的变化让人眼睛和耳朵都不舒服。周围景色倒是好的很,穿过途中的一个个大城小镇,偶尔深山中的三两户小楼也让人好奇,似乎作息和日常都是两个世界的人。当然,也看到了正在建设的盘山公路、铁路,在群山之中像蛛网一般貌似杂乱又互相链接,经常在隧道这边还看的一头雾水不知这迷宫是要通到何处,穿过一个二百米的隧道就豁然开朗,对于近几年基建狂魔这个梗又暗自觉得真实的过份。路上的照片并没有拍到什么,一方面觉得在列车上举着相机手机疯狂拍照是一件很傻的事,另一方面这种突然看到群山叠獻刚拿出手机就又进了隧道的路程,也完全来不及拍出令人满意的照片。

到达成都的时候已经是夜深。从车站出来深吸一口气,和杭州有些相似,带着浓浓的湿意,但或许是多山少湖的原因,这种湿意倒更像北方的大雨之后 多少有些凛冽,不似杭州那般绵软。到达酒店之后刚巧碰到忙完一天躲在办公室吃冒菜的老板,这雨后微凉空气中浓浓的牛油香,就是成都留下的第一印象。

千年的群山

似乎不论每次出行前做不做计划,到最后还是会随心而动。就比如这次,本来日程排的满满的,第二天还是睡到了日上三竿,起来发现熊猫基地已经没票,也没时间再去,只好抓紧时间定了后一天再去,先去金沙博物馆。

不知道去博物馆这个习惯是自小养成还是受人传染。去的多了确实发现,博物馆 是了解一个地方历史和文化传承最快速的方式,也是印证历史对于一座城的描述最直观的地方。对于成都 这个李白口中难入如登天的城市,杜甫口中的花重锦官城。金沙遗址博物馆和成博是一定要去的,对于四川博物馆反倒没有留下过多的印象。

蜀地坐落在群山中的文化与东边更加广袤的平原文化虽同属华夏大地一脉,在细节上却可以看出许多差异之处,在融合了藏羌等民族之后拥有了一种独特的魅力和特点,三星堆的大眼铜像和金乌图腾便是最显著的一点。且这种特点不止在上古青铜器上有所提现,在唐宋时期的陶俑身上依然能看出其中的影响。我并非历史学家或考古学家这样的专业人士,对于器型精美、风格特异的青铜人像并不寻求历史的真相,只是结合博物馆中的金乌图腾和玉壁、玉圭等礼器,更愿意相信那貌似外星人的眼睛是为了看穿群山环绕和常年的阴雨,是对太阳的亲近和对更广阔天空的追寻。而这种细节上的特点也传承到了以后各朝各代文物之上,不时总可以在陶俑群中看到那么几个拥有美瞳的形象。

对于成都这个地方,其实一直有心要去,却总是担心饮食太过辛辣而一拖再拖。小时候其实也是嗜辣人群,初中的时候午饭总会隔三差五跑去吃安徽料理,多多的炸辣椒和厚厚的辣椒油带来的酣畅淋漓是容易上瘾的。不过后来随着鼻炎的加重,逐渐戒掉了这种味道,这次既然来了 总还是要体验下的。

成都吃辣看似很多选择,对于游客来说找来找去却也不过几大类,火锅、串串、卤味大概是绕不过去的,就像锦里、宽窄巷子和玉林路、春熙路是绕不过去的一样。几次关于吃的经历也都围绕这几个地方。其实去之前很多人对我讲,宽窄巷子和锦里并没有去的必要,不过是像北京南锣鼓巷、杭州河坊街式的旅客集散中心,我想这种地方对于游客来说大概是来都来了这样的定位。来都来了,总要去打个卡签个到,不过在宽窄巷子和玉林路时不时飘来的牛油火锅的辛辣味道,倒是着实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傍晚的宽窄巷子无疑是热闹的,这样的假日,这样的时间,刚好给了人们来此处觅食闲逛的理由,从宽窄巷子出来后,也恰逢锦里的开放时间,一切都是刚刚好。巷子中的商家小贩在这时不遗余力的热闹起来,试图趁着今年这最后一个长假弥补上半年疫情带来的萧条。而在这样的嘈杂声中,蜀都的繁华也渐渐显现出来,大排档、串串店自不消说,各类茶馆也打出了听戏喝茶的噱头,在自家店面门口卖力揽客。一时间,确实有种和南锣鼓巷类似的味道,只不过这种味道更加成都。

醉后不知天在水

今年初刚回到杭州时本以为明年一月份之前都不会再看到雪,没想到就在行程的第三天在黄龙猝不及防的出现了,导致假期结束后跟朋友形容这次旅程都说是从山里爬出来,语气中颇有几分衣衫褴褛的凄惨。由于事先实在没做功课,总觉得再冷也不过是传言中的10℃左右,也就没带厚衣服,T恤牛仔裤外加一件牛仔上衣就进了山。路上才得知那个海拔4000米的黄龙在雪线以上,十月已经群山白头,温度也只有三五度上下。九寨沟倒是很给面子,在上午就已经放晴,稍有微风的天气,镜海勉强可见,各种颜色的海子却是在阳光下更艳了些。

行程定的是四号跟团出发,三天的行程要去都江堰、九寨沟和黄龙三个地方,着实紧张,一路上的那种坎坷在出发的时候也已经初见端倪。一大早六点赶到上车点便收到通知说大巴车仍堵在进成都的路上,直到九点方才勉强出发,整个行程就这样推迟了三个小时。都江堰倒是迅速,不过两个小时便可完完整整的走下来,匆忙吃过午饭便又上车赶路,一路沿213国道逆岷江而上,途径汶川、茂县,渐渐体会到李白口中难于登天的蜀道。即便08年那场灾难已经过去了12年,沿途仍然可见当时留下的痕迹。双向两车道的盘山路,一边是不时塌方的山体,另一侧便是湍急的江水,路边散落的石子和不时被砂石掩埋成双向单车道的公路都在切切实实的说着这里曾经发生的事,而难得的缓坡上,坐落着一个一个的藏寨、羌寨,不知道已经这样生活了多久。

头一天晚上直到12点方才到达川主寺,距九寨沟仍有一个多小时行程,奈何时间实在太晚,只好临时修改酒店在这里过夜。匆匆吃过晚饭便抓紧睡下,这时海拔已经接近3000米,头一次越过3000米海拔加上鼻炎的困扰,出现了一些轻微高反,鼻塞和耳压的困扰着实狼狈,直到第二日早晨又打了几个喷嚏,鼻塞和耳压一起恢复了正常,从此一路再无其他不适。也多亏没有高反,才敢不时喝一口路上买到的青稞酒御寒。

整个九寨沟在2017年地震之后仍在修复之中,其中左线原始森林并未开放。这样的路程对于两个年轻人来说其实并不算远。一天之内除了几个较远站点之间需要乘车,其他都可步行串游。对于这个盛名在外的区域其实无需多言,“九寨归来不看水 ”的说法也绝非虚名,虽然因为天气原因并未看到湖现五色,不过恍若松石般的宝蓝色湖水已经足够让人惊艳,而周围各类莫名的植物在这样的映衬下也显得色彩更加饱和。

一直觉得到了这种地方,我始终是词穷的,不论是五彩池、五花海,还是珍珠滩、诺日朗瀑布,即便已经在脑中搜刮了一遍又一遍,仍然不能贴切描述当中的景色。一路走来也只能尽力去看,试图把所见所听放在心里,为不知何时的未来第二次到访作一个预告。

其实不论是九寨沟还是黄龙,对于水的表现倒是都大同小异,只不过黄龙的山峰更加令人迷恋。一开始的行程其实并不准备安排黄龙,只是挑来挑去也没有九寨三日游,只好加上黄龙作为附加,没想到就是这附加行程倒是给了我不一样的惊喜。

初到黄龙,心中所想只是担心,毕竟周围所见都已被雪覆盖,脚底透过帆布鞋传来的凉意也让人觉得后面的路程可能会很难过。就在排队等缆车的时候,身后的一个大哥正在和朋友通话。由于距离实在太近,被迫当了一回偷听的毛贼,那位大哥正气呼呼的在手机里吐槽朋友,说是听信了朋友的谗言说这里不冷,被诓骗得只穿了短袖,带了几件薄外套便上了山。心里暗暗发笑,又不敢回头确认大哥的穿着,不过听那话中的颤音,怕是我这身衣服还不算最差。

真正到了山上,行动起来身上也逐渐还了魂,其实温度也不过是华北大地过年时的温度,往日过年倒是也经常不穿大衣便下楼放炮瞎晃,走起来便不觉得冷。只是栈道被树覆盖,不时掉落在身上的雪水和路人伞上溅落的水滴泛着湿冷。走到一半,看到栈道边树桩有行人堆出的一个个雪人,同伴对于这种事情向来颇有兴趣,我本来因为没带手套不想加入,到后想想,大不了也不过是鼻塞感冒,既然难得出来散心,便不去计较那些有的没的。这里路边合适大小的石子实在不多,看到有的雪人顶了树叶做的帽子,便也受了启发撕了两片叶子给雪人贴了两只丹凤眼,大概是这眼睛过于妖娆,又吸引了两个路过的小姐姐掏出随身的口红。没想到这一路最欢乐的笑声竟然爆发在这只雪人身上,也正是靠了这雪人吸引了后来一大片行人驻足,不知是不是错觉,往前的路程上也不那么拥挤了。

由于现居杭州,每每提到黄龙总是先入为主的联想到宝石山侧的黄龙,而同样的名称五彩池,又似乎在强行和九寨沟攀亲。不过这一路走来方知,黄龙的独特并不在水而在山,在雾气氤氲中偶尔露出的雪峰,总是引得栈道上的行人一阵惊呼拍照。

一路走走停停,直上黄龙寺。既然名字中带个寺字,本来先入为主的以为是做藏传佛教寺庙,没想到进去之后才发觉是座道观,。据《松潘县志》载:“黄龙寺,明兵马使马朝觐建,亦名雪山寺,相传黄龙真人养道于此,故名。有前中后三寺,殿阁相望,各距五里。”暗暗感叹不论是青城山还是此地果然是钟灵毓秀的地方,背靠山峰,前方两道山脉成V字形延展开去背高面低,视野开阔至极,住在这里大约每天早上起床都是神清气爽,气吞云霭。

正驻足感叹之间,凛风吹过,对面雪峰乍现,恍如仙人居所,这才真正明白当年黄龙道人为何选在此地养真。这样的福地,恐怕遍寻各处也再找不到几处可以媲美的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在此地长居怕不是真的和仙人做了邻居。

花重锦官城

三天渡劫一样的行程过后终于回到了成都,回来的当天下午就跑来了成博。本以为已经是7号,大部分游客都已经返程,没想到再一次失算,成博最近国庆刚好有文艺复兴时期画作特展,又是一波排队。对于欧洲文化并无太多兴趣,不过既然碰上,也并没有白白错过的道理,只是并无拍照的欲望,更多的是走走看看,权作了解。

有了之前金沙遗址博物馆的经历,心里已经对成都各博物馆的藏品数量有了心理准备。然而实际逛来仍是惊叹于藏品的丰富,从三星堆到蜀汉再到后来的天府之国、锦官城。四千余年的历史放在任何一座城都可以让那里变成一座宝库——不只是藏品数量,同样是文化多样性的宝库。

一路走走停停,一路拍拍看看,从蜀汉三国到唐宋元明清,各个朝代的生活细节就这样被一件件藏品展示的好像共存在这间博物馆中一样,甚至之间的细小传承演变都看的清清楚楚。从古拙的汉寿亭侯印,到各色瓷器、陶俑、金银玉石,几乎叫得上名的藏品这里都有展出,甚至还发现了一只千里之外的定窑孩儿枕,这让河北辗转杭州又跑来成都的我着实有种他乡遇故知的亲切,哪怕这“故知”并不知我。

回来之后翻看照片,发现各类藏品照片中,以红色居多。也难怪,自小便对这种被称作“祭红”的色彩有种特殊的好感,不论是整件的红釉器物,还是釉里红的图案。这种庄重中隐藏着浓烈的色彩,总是能激发人内心深处最热烈的情感和喜好。这种颜色也是内心对“花重锦官城”这句诗最好的形容了。而不论是漆器,还是红釉瓷器,又或者蜀绣,甚而牛油火锅,这座城与红色的联系,在我心中总之是断不开的。

本来是正正经经的在逛博物馆,一不小心话题又跳到了吃上。真正自己在成都找到的第一个小吃,是一种名为糖果子的食物。小小的糯米麻团,裹上熬化的红糖和芝麻,这种麻团作食材,糖葫芦般的吃法,在饱腹之余香甜酥脆的口感也颇能满足口腹之欲。

从山中回成都的几日,除了逛逛博物馆,便是南南北北的到处乱晃,同伴已经赶7号一早的车回京,自己的行程便更加随心所欲。在春熙路边找了家小酒店随意住下,图的就是方便廉价,每日睡到日上三竿,慢悠悠的起床一边洗漱一边看着地图思考今天要去的地方。无意中发现太古里群楼环绕中竟然藏着一座大慈寺,这是没有不去的道理的。虽然不信佛,只是对寺庙道观这样的建筑和文化倒是一直好奇的很,事实证明,这次同样有值得一去的收获。在来成都之前一直对人民广场的采耳喝茶有所耳闻,只不过这次刚巧赶上十一长假,人民广场的状况实在不敢恭维,人声嘈杂中完全没有了少不入蜀的巴适感觉,反倒是在大慈寺偏门的小胡同里,找到了属于成都的茶味和安逸。

就这样晃到傍晚,循着鼻子的直觉随便吃上一口晚饭,便开始夜晚的路程。既然有着少不入蜀的名号在外,成都的夜生活必然是丰富的。得益于赵雷的宣传,玉林路的大小酒馆也就此走红,这样的清吧也让人相对容易接受。而太古里不远处的兰桂坊就不敢恭维,本身也呆不惯夜店的喧闹,所以多半是逛逛就走,随意找家清吧听听歌,喝喝酒。不过,从酒馆出来路过贤合庄,凌晨一点依然有人在排队,不禁对于火锅在成都的地位又有了新的定位和评价。

整个成都历时9天,算来也不短,不过仍有仓仓促促的感觉,毕竟这片48.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4000余年的历史传承又怎么可能在九天之内说尽。今日仅记下这篇流水账,算作之后再次到访的指南。

不知何时得以重见锦城……

花重锦官城什么意思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春夜喜雨》,原文是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尾联“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是诗人的想象:春雨给大地带来了蓬勃生机,给人们带来了丰收的希望,诗人怎能不赞美春春雨过后的翌(yi)日拂晓,整个锦官城里必然是一派花团锦簇、万紫千红的景象,那一朵朵湿漉漉、沉甸甸、红艳艳的鲜花,一定更惹人喜爱。花是如此,那田里的庄稼也肯定会茁壮成长。雨呢!


|花重锦官城在哪里

     

花重锦官城在哪里|
  • 北京故宫什么时间建的|
  • 北京故宫什么时间建的| | 北京故宫什么时间建的| ...

    花重锦官城在哪里|
  • 合肥新博物馆地址在哪|
  • 合肥新博物馆地址在哪| | 合肥新博物馆地址在哪| ...

    花重锦官城在哪里|
  • 旅游胜地有哪些|
  • 旅游胜地有哪些| | 旅游胜地有哪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