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算失信人员
失信人和老赖的区别
失信人指的是背约、不守信用的人,行为属于道德范畴规范,不涉及法律约束。但也有一些人把失信人当成失信被执行人,等同于老赖,这种说法有失偏颇。
老赖,又称失信被执行人,专指欠了别人钱迟迟不还的人,国家执法机构也无法对其实施有效措施,即使债权人胜诉也无法获得还款的人。
二者区别在于失信属于道德上的不守信用,老赖是专指经过法律申诉也迟迟不还钱的人。
法律意义上的“老赖”,一般是指在民商领域中的一类债务人,其拥有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在被债权人申诉、强制执行后,基于某些原因拒不偿还全部或部分债务,有故意拖延履行债务的恶意,情节严重者还会造成刑事拘留。从某种意义上说,“老赖”不但是指某一类社会群体,而且可以说是经济快速发展中社会转型阶段的一种社会现象。
什么情况算失信人员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
规定第一条,被执行人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失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依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
一 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式方法妨碍抗拒执行的;
二与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者以隐匿转移财产等方法规避执行的;
三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的;
四违反限制高消费令的;
五被执行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的;
六其他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
第四条,记载和公布的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应当包括:
一 作为被执行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组织机构代码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姓名;
二 作为被执行人的自然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
三 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和被执行人的履行情况;
四 被执行人失信行为的具体情形;
五 执行依据的制作单位和文号、执行案号立案时间执行法院;
六 人民法院认为应当记载和公布的不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其他事项。
|什么情况算失信人员
什么情况算失信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