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寺庙

川久保玲 永远不想失去反叛的能力|

川久保玲 永远不想失去反叛的能力

“太多人喜欢,我反而会失望。”

川久保玲 永远不想失去反叛的能力|

提起川久保玲,许多人的印象是她几十年不变的标志性短发、黑色的服装造型,以及她的各类带有“叛逆精神”的设计。

这颗来自波兰设计师Filip Pagowski所绘的心,被川久保玲印在了纯色的T恤上。

川久保玲将日式美学中的不对称和不规则应用到了“小红心”的设计中,这个图案干瞪着眼,边缘也不齐,古怪中透露出些许可爱。这颗小红心属于川久保玲品牌王国中的PLAY系列,风靡全球,被摹仿无数。

不只是服饰,川久保玲也曾设计过家具。

1983年到1993年,为了更好地烘托出服饰,川久保玲一直在为自己的店铺设计家具。这些家具被她称为“次要家具”,既不是艺术品,也不是真正的实用家具。

它们也没有名字,只有一串数字表明身份:椅子1号(Chair No. 1),椅子2号(Chair No.2)桌子32号(Table No.32)......

椅子2号(Chair No.2)

川久保玲设计这些家具也只是为了烘托环境的气氛。“我一直以来都想为我的服装打造完整的环境,家具是当中理所当然的重要一环。”

和她的服饰与家具一样,川久保玲本身成为了时尚界的叛逆代表。

“衣服能让你自由”

1981年,巴黎时装界被一个陌生的服装设计师扬起轩然大波。那是来自川久保玲的设计——宽松的、不对称的、充满破洞的黑色服装,很快在国际上引起了激烈的评论热潮。

那时,大部分设计师将时装设计聚焦在女性身体的曲线魅力上,重视服装与身体的比例更倾向表达性感、优雅等性别气质。

Yves Saint Laurent SS91

在这样的氛围中,川久保玲的设计显得格格不入,甚至被媒体评论为“来自广岛的报复”。人们不禁好奇,是什么样的人设计出了这样离经叛道的服装?

是一个“酷”女人——往外炸开的Bob发型,不规则剪贴样式的黑色皮夹克,再加上不平整的黑色长裙。

川久保玲的亮相让人们了解到:原来黑色也可以拥有如此强烈的表达性。

但“黑色至上”、“解构主义”……这些概括性的描述并没有给川久保玲造成阻碍,她不断探索着更具有革命性的理念和设计。

川久保玲在1973年成立品牌“Comme des Garçons”(法语,意为“像个男孩”)开始,她就走上了革新穿衣方式的道路,在边界之间探索设计与人体的联系。

1996年,一个名为“Dress meets Body”的发布会引发了巨大争议:服装里缝制了凸出的不对称填充物,看起来就像是模特身上长出的瘤块。

川久保玲用设计再次刷新了人们对身体与服饰关系的认识。

一方面,她让服饰的轮廓成为了身体的延伸;另一方面,服饰也改变了身体的内涵,重塑身体,注入新的力量。

对川久保玲来说,时尚流行并不重要,设计的力量在于表达:

穿衣是人对自我的表达,我希望他们去思考他们是什么样的人,人们需要偶尔穿些不一样的衣服,它让你意识到你的存在,并能重申与社会的关系,当你穿上抗世的衣服,你就能感受到自己勇气的增长,衣服能让你自由。

“永远不想失去反叛的能力”

在宽大无序的设计遭到质疑时,川久保玲说:

我不主张展现女性曲线,更觉得女人无须靠“性感”来取悦男人。因而从不认为女性应该用优美的身段,从男人的满意中确定自己的价值和幸福。

这样的性别观在川久保玲为歌剧《奥兰多(Orlando)》制作的舞台服装中,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这部剧目的原著是英国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创作的长篇小说,讲述的是主人公历经四百年历史,在男性与女性身份之间流转的传奇故事。

主人公未婚妻,透过一层层的花卉和薄纱向外凝视。

主人公男性化身的服装,拥有多只手臂。

充满想象力与表现力的其他服装。

与伍尔夫的性别观相似,川久保玲也同样认为:“精神上,男人女人没有差别,重要的是作为一个人。” 在接受采访时,川久保玲回忆道:

我年轻时,大学毕业的女生去做跟男生一样的工作是很不寻常的,当然,女生的薪水也不会跟男生一样,我反抗这点,我永远不想失去反叛的能力,我对此感到不满,甚至愤怒,因为这些都成了我的能量。

也许,正是这种源源不断的反叛力量造就了川久保玲服装帝国的影响力。在品牌成立的四十多年间,川久保玲开发出了多条产品线,开创了快闪店等销售模式,将艺术与商业创造性地结合在一起。川久保玲曾评价自己并不是一个艺术家,更像是一位艺术家商人(artist-businesswoman)。

身着 CDG 2012 秋季高级成衣的 Lady GaGa

巨大的影响力让川久保玲与山本耀司、三宅一生并列,成为日本时尚界最重要的设计师之一。然而,川久保玲似乎总与大众流行保持着一定距离,拒绝成为被理解的对象。

“模糊艺术和时尚的边界”

2017年,时尚大会Met Gala以川久保玲为主题举办大展。她是纽约大都会展览历史上第二位获此殊荣的在世设计师,也是首位来自亚洲的设计师。

在展览中,人们回顾了川久保玲职业生涯中那些毫无束缚的标志性作品。对材料的分离、拼贴、重组,她的创造没有定式,有的只是对常规的不断打破。

被问及为什么选择川久保玲为主题,大都会博物馆副主任 Carrie Rebora Barratt表示:“川久保玲用形似雕塑的作品,模糊了艺术和时尚的边界,让我们重新思考时尚在现代文化中的定位。”

在边界之间不断反叛,开辟属于自己的立场——这是川久保玲设计的魅力所在。从时尚界的破坏者到创造力的引领者,川久保玲一次次冲击着时尚界的法则。

在Met Gala举行前后,川久保玲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主策展人安德鲁·博尔顿(Andrew Bolton)进行了讨论,少有地提及了她对时装艺术的看法。这些对话和思考被整理成文字,与川久保玲历年来的采访集合一起被收录进了这本书。

这本书由川久保玲本人参与制作并授权。除了将近10万字的文字,我们在书中还可以看到包括时装摄影、手绘图稿、画像作品等200多张珍贵的影像图片,了解川久保玲建立品牌风格的每一个细节。

在边界之间,川久保玲对时尚的“破坏”还在继续,制造属于她的反叛流行。

参考资料:

好奇心日报:川久保玲的家具长什么样?倒是出乎意料的简洁


|川久保玲、永远不想失去反叛的能力

 

川久保玲 永远不想失去反叛的能力|
  • 川久保玲眼镜为什么是韩国的|
  • 川久保玲眼镜为什么是韩国的| | 川久保玲眼镜为什么是韩国的| ...

    川久保玲 永远不想失去反叛的能力|
  • 川久保玲t恤鉴别|
  • 川久保玲t恤鉴别| | 川久保玲t恤鉴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