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怎么算,入伏天的算法
庚日的日期是有变化的,并不固定,所以每年入伏的日期不尽相同,但入伏日期总是在7月11日至7月20日之间。第四个庚日到第五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到第二个庚日为末伏。每一个庚日相隔10天,中伏天数不固定,夏至到立秋之间有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有5个庚日时,中伏为20天。
入伏意思是进入三伏天。“夏至三庚数头伏”,这是确立初伏的依据。历书规定:“夏至三庚便数伏”,意思是说,“从夏至日”开始往后数,数到第三个“庚日”便开始入伏了。这里的“庚日”是指古代的“干支纪日法”中带有“庚”字头的那一天。
伏天怎么算,伏天算法简述
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
第一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
伏天的起止时间每年都不相同,大致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从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起分别为为初伏和中伏,从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起为末伏。
|入伏怎么算,入伏天的算法
伏天 伏天怎么算 伏天算法简述 入伏天的算法 入伏怎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