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寺庙

核战争最可能的爆发时间是什么时候|

核战争最可能的爆发时间是什么时候

核武器是现在世界上最厉害的武器,核武器的为理由多大,参考当年二战时期的日本广岛长崎就可以知道了。所以说核武器的出现对于战争有着致命的危险,目前世界上虽然有的国家仍然战争不断,但是目前为止没有一个国家敢发动核武器战争。核武器战争的危害是地球所承受不了的。

核战争最可能的爆发时间是什么时候|

核战争最可能的爆发时间是什么时候

核战争是不会爆发的,因为在各个国家动用核武器都是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使用的。目前国际形势还没有严重到那个时候。但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7月20日刊登《为何波罗的海国家是核战争最可能开始的地方》一文,作者系美国列克星敦研究所首席运营官洛伦B汤普森。

文章称,历史可能会记载:美国领导人在冷战结束后未重视美俄之间可能爆发核战争的问题,这将是史上最大的战略错误。

美国领导人认为,随着共产主义土崩瓦解,造成东西方核紧张的意识形态诱因不复存在。然而,即使在普京开始重建俄罗斯军队和表现出要恢复失去的影响力的意愿后,华盛顿仍然认为爆发核冲突的可能性极小。

文章称,就连来自俄罗斯普通的攻击,美国历届政府都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来积极防范。替换老化的威慑力量的计划一再拖延,直到一些核装备变得破旧不堪。华盛顿不断在俄罗斯近邻地区曾是苏联卫星国或其一部分的国家作出安全承诺,好像爆发核冲突的可能性接近于零。

然而,美俄爆发核战争的可能性不但依然存在,而且可能在增大。核战争最可能开始于未来围绕三个小小的波罗的海国家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而发生的军事对抗。自2004年这些国家和另外几个东欧国家加入北约以来,美国就承诺捍卫它们的自由和领土完整。

文章称,因为北约从一开始就旨在遏制一个核国家俄罗斯的扩张,所以美国对欧洲安全承诺的一项重要内容包括华盛顿愿意动用其核武库来保卫盟友。这一战略的正式名称为延伸威慑。简而言之,美国谋求通过威胁动用原子武器来阻止俄罗斯侵略或讹诈北约盟友。

文章称,虽然核武器有可能用于许多未来作战设想中,但最大的危险涉及波罗的海三国,以下为其中的八个理由。

第一,华盛顿和莫斯科都认为波罗的海国家未来的安排具有很大的战略意义。从莫斯科的角度看,这三个国家位置靠近俄罗斯的政治和军事权力中心,因此是发动毁灭性攻击的潜在基地。从华盛顿的角度看,不能保护波罗的海国家免遭俄罗斯侵略可能导致美国最重要的联盟土崩瓦解。

第二,华盛顿大肆宣扬它对波罗的海国家的承诺。比如,2014年奥巴马总统访问爱沙尼亚时说,保卫这三个国家的首都就像保卫柏林、巴黎和伦敦一样重要。鉴于伦敦大都会的人口超过波罗的海三国人口总和,而且波罗的海东海岸距离俄罗斯心脏地带如此之近,因此这番话非同寻常。

第三,华盛顿对于波罗的海安全的表态与未来战争中可能出现的局势不一致。俄罗斯的每种军事力量都拥有巨大的本地优势,波罗的海三国的地形对于(俄罗斯)迅速占领几乎不构成障碍。今年早些时候兰德公司的报告说,在一系列的演习中,俄罗斯军队总是能够战胜当地守军,在几天内攻入波罗的海三国首都。北约其他国家的军队没有时间作出反应。

第四,虽然在最近的北约峰会上奥巴马大谈加强北约,但没有迹象表明美国愿意承诺提供阻止俄罗斯入侵波罗的海地区所需的常规力量。在每个国家部署约1000人北约兵力的建议被称为前哨试探性防御,意即之后北约可能有更大的动作,但这阻止不了莫斯科迅速达到其军事目的。

第五,北约在波罗的海地区的任何反击都很可能被莫斯科误判为对其核心利益的威胁。一部分原因是一些对进攻部队的打击可能会发生在俄罗斯领土上,而另一部分原因是俄罗斯脆弱的侦察系统可能很快被战争的迷雾所笼罩。兰德公司近期发布了一份令人不安的分析报告,详细分析了俄罗斯周边爆发东西方常规冲突为何可能通过失误或误判升级为动用核武器。

第六,陷入此类冲突的双方都会有证明其动用核武器以防失败是正当的军事学说。就俄罗斯来说,它一再声明,它需要非战略核武器来应对北约常规力量优势;它将动用这种武器来保护其核心资产和价值观;甚至说有时候核武器可能有助于使冲突降级。美国历届政府均强调说核武器是履行北约承诺的基础。

第七,双方在战区都部署了非战略核武器,以备在战术条件需要时迅速使用。比如,美国科学家联合会的汉斯克里斯滕森指出,在位于立陶宛和波兰之间的俄罗斯飞地加里宁格勒部署着好几个能够发射核武器的军事系统。如果冲突升级,数百枚核弹头会很快部署到波罗的海国家周边地区。能够发射核武器的北约战机也会在几小时内抵达该地区。

第八,新技术正逐渐应用于双方的部队,这可能加快地区冲突爆发的步调和加重混乱局面。比如,俄罗斯雷达可能跟踪不到将取代F-16充当战术核战武器的F-35战机。俄罗斯在加里宁格勒和其他地方部署的防空系统可能严重阻碍北约使用当地空域支援地面部队,而俄罗斯的电子战能力可阻碍北约协同地面行动。

结果是,在波罗的海地区东部,存在东西方冲突升级为核战争的所有要素。任何一方都不知道什么行动可能挑起对方动用核武器,而一旦战争爆发,双方可能搞不清楚发生了什么。这种冲突带来的高风险以及非战略核武器随手可用是制造灾难的良方,因为双方可能都认为动用核武器在结果上具有战略意义。

文章称,这一形势要求华盛顿三思而行。虽然失去波罗的海国家对北约来说无疑是个打击,但是它们对俄罗斯的重要性远远超过对美国的重要性。将美国的安全与并不重要的国家拴在一起根本毫无意义,因为那些国家所在位置的战术条件毫无希望。如果奥巴马政府更加重视核战争威胁,它会想方设法摆脱已作出的承诺。

核武器战争的危害是什么?

核武器一直以其杀伤力、破坏力极强的特点使人谈其色变,但关于核武器如何毁灭世界,人们还有不解。仍有许多人因为长岛长崎事件认为核武器毁灭世界就是一瞬间的破坏力,其实核武器毁灭世界的意义是指摧毁地球的生态系统,这并不是一瞬间的,而是一场非常难捱的黑暗之冬。

核武器产生的破坏力

核武器是指包括氢弹、原子弹、中子弹、三相弹、反物质弹等在内的与核反应有关的巨大杀伤性武器。

核武器爆炸时释放的能量,比只装化学炸药的常规武器要大得多。

例如,1千克铀全部裂变释放的能量约810^13焦耳,比1千克TNT炸药爆炸释放的能量4.1910^6焦耳约大2000万倍。因此,核武器爆炸释放的总能量,即其威力的大小,常用释放相同能量的TNT炸药量来表示,称为TNT当量。

美、俄等国装备的各种核武器的TNT当量,小的仅1000吨,甚至更低,已有微型核武器,爆炸当量在几十吨;大的达1000万吨,前苏联曾试爆过5000万吨当量的氢弹,即赫鲁晓夫炸弹,是人类历史上动物死亡最多,最惨烈的一次核爆炸。

核武器爆炸,不仅释放的能量巨大,而且核反应过程非常迅速,微秒级的时间内即可完成。因此,在核武器爆炸周围不大的范围内形成极高的温度,加热并压缩周围空气使之急速膨胀,产生高压冲击波。地面和空中核爆炸,还会在周围空气中形成火球,发出很强的光辐射。

核反应还产生各种射线和放射性物质碎片;向外辐射的强脉冲射线与周围物质相互作用,造成电流的增长和消失过程,其结果又产生电磁脉冲。这些不同于化学炸药爆炸的特征,使核武器具备特有的强冲击波、光辐射、早期核辐射、放射性沾染和核电磁脉冲等杀伤破坏作用。

核武器引发的危害

核武器引发的危害大致上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破坏建筑,二是放射性污染。

核弹的主要的破坏力来自于冲击波效应。绝大多数的建筑(当然除了特别加固和抗冲击结构的工事),将受到致命的摧毁。冲击波的速度将超过超音速的传播,而他肆虐的范围会随着核武器当量的增加而增加。两种相似又不同的现象将随冲击波的到来而产生:

静态超压:冲击波带来的压强急速升高,任何给定点的静态超压正比于冲击波中的空气密度;

动态压强:即是被形成冲击波的疾风拉扯的效应,疾风会推动、摇晃和撕裂周围的物体。

大多数核武器空爆造成的破坏就是由静态超压和动态的疾风合成的效果。较长时间的超压拉动建筑结构使其变得脆弱,这时吹来的疾风再一举将其摧毁。压缩、真空和拉扯效应总共会持续若干秒钟,或者更长。而这里的疾风比世界上任何可能出现过的飓风都要更加凶猛。

核武器试验的沉降物带来的放射性污染对人体和动物存在损害作用,不同剂量照射下死亡率也不同,但不意味着小剂量的照射就不会有影响,实验证明,照射剂量在150rad以下,需经20年以后,一些症状才得以体现。放射性也能损伤遗传物质,主要在于引起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使一代甚至几代受害。同时,放射性对环境也能产生很大污染。

核武器带来的世界末日

1983年10月五名美国科学家曾正式提出核冬天效应的理论,引发全世界关注。

研究者以美苏使用核武库中40%核武器(50亿吨)在北半球进行核战争为背景建立物理模型,利用公开发表的核武器性能数据建立数学模型,得出了这样的推论:

在一场50亿吨当量的核大战中,可将9.6亿吨微尘和2.25亿吨黑烟掀入空中,射向地球的阳光被这些黑烟的微粒吸收而变热,变热后的黑烟又产生一股上升气流,将黑色微粒子推向30公里高的同温层,使臭氧层遭到破坏。

这样,整个地球就会变成暗无天日的灰色世界,厚厚的烟云遮盖着天空,终日不散,日夜难分。同时因为臭氧消耗导致的次生效应,将会对人类多种主要农作物产生影响,也会通过杀死浮游生物而毁坏海洋食物链。

阳光无法照射,气温急剧下降,植物被冻死,海洋河流冻结,地球生态遭到严重破坏,人类生存条件被毁于一旦。

严寒,再加上核大战带来的高剂量辐射,工业、医疗、运输设施被广泛破坏,以及食品和农作物的短缺,将最终导致因辐射、疾病和饥荒等原因引起的人类大规模死亡。

这就是核武器所带来的世界末日。

目前,世界上有五万多个核弹头,约达200亿吨TNT当量的核武器,这样规模的核大战一旦爆发,人类将在经历一场难捱、黑暗的冬天后,真正迎来世界末日。

最科学的睡眠时间是什么时候

专家分析:人体正常的睡眠时间为5到10小时,成年人平均每晚睡7.5小时。每一百人中约有1到2人每晚只需睡5小时,其它少数人则需睡10小时.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在多数时间里,睡眠质量达不到自身的实际需要。研究发现,那些被允许想睡多久就睡多久的自愿者总是要花一个或几个小时才能入睡。对于睡眠时间的长短,没有统一的说法。因人而异可以分为长睡眠型(8小时左右)和短睡眠型(6小时左右),其实4-10小时都属于正常范围,主要以第二天醒后精神饱满程度为准。

“8小时睡眠”是人们普遍认同的健康之道,但日本一项10万人参加、历时10年的大规模跟踪调查表明,每天睡7小时的人最长寿。日本名古屋大学副教授玉腰晓子等人在最新一期美国睡眠协会会刊上撰文说,不论男女,每天睡7小时最合适,睡得越多死亡率越高,睡得越少死亡率也越高。在这10年中,每天睡7小时的人死亡率最低;每天睡眠时间在4小时以下的人比睡7小时的人,男性死亡率高62%,女性高60%;每天睡10小时以上的人比保持7小时睡眠的人,男性死亡率高73%,女性高92%;另外,8小时睡眠的男性死亡率也比7小时睡眠的男性高11%,女性高23%。

不同的人,其睡眠习惯也不一样。根据入睡时间和起床时间,睡眠大致可以分为四种:

  1)早睡早起型,晚上10点前上床,早上5点左右起床,是一种被认为最健康的睡眠模式。这种睡眠模式的人,中午前精神特别好,下午稍差,晚上最差。如果中午适当午睡,将一天精力充沛。

  2)早睡晚起型,晚上10点前上床,早上7点以后起床。这种睡眠模式的人,由于睡眠时间长,入睡较迟,熟睡时间相对较短,整夜的睡眠比较浅,不能熟睡。白天精神好,但是到了傍晚后精神明显变差。

  3)晚睡早起型,深夜12点以后上床,早上6点左右起床。这种睡眠模式的人,容易入睡,睡得也很熟。白天的精力不如晚上,喜欢在夜里从事各种工作活动。

  4)晚睡晚起型,夜猫型,深夜12点以后上床,早上9点以后起床。这种睡眠模式的人,多数有睡眠不足的感觉,上午会感到头脑不清,下午会稍好转。

 睡眠的类型,主要都是长期的生活及工作安排培养起来的,它不存在明显的好坏差别,主要因人而异,只要能保持充分的精力进行工作生活就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你每天都精神不振,那么你的睡眠类型可能就有问题了。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你可以改变现在有问题的睡眠类型。


|核战争最可能的爆发时间是什么时候

         

核战争最可能的爆发时间是什么时候|
  • 目前哪个国家没有核弹|
  • 目前哪个国家没有核弹| | 目前哪个国家没有核弹| ...

    核战争最可能的爆发时间是什么时候|
  • 苍穹碎片在哪里换武器|
  • 苍穹碎片在哪里换武器| | 苍穹碎片在哪里换武器| ...

    核战争最可能的爆发时间是什么时候|
  • 歼二十的小跟班为何不是苏而是歼十六|
  • 歼二十的小跟班为何不是苏而是歼十六| | 歼二十的小跟班为何不是苏而是歼十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