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守国门 君王死社稷 也许大明是被气节害死的
说到明朝的“不割地,不和亲,不称臣,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静夜史在先前的文章中已经多次分析过这个问题的本质。
所谓“不割地”是因为主动放弃;所谓“不和亲”是因为人家图钱不图公主;所谓“不称臣”是因为对方不是统一政权,不在乎可有可无的名号;所谓“不纳贡”是因为对方直接过来抢;至于“天子守国门”,在朱棣迁都北京前,明朝在长城以北还有开平卫等卫所,北京不是国门,而是大后方,到明宣宗时期退守长城才让北京成了“国门”;所谓“君王死社稷”是因为士大夫的清高阻挠了崇祯的求生欲,不是不想而是不能!崇祯自缢前总不是心甘情愿的!
从宋朝以后,“和亲”、“称臣”等都已经过时了,还拿来吹嘘,就好像说现在的年轻人对当年价值不菲的大哥大不感冒一样,谁要是捧着这个老古董招摇过市才是真的脑子有病;
如果说新瓶装旧酒也就罢了,关键还有人将缺点也美化成优点,明明是跑不掉,非说成是统治者勇气附身。如果明仁宗能多活几个月,大明的都城也就返回南京了。如果不是那帮自命清高的东林党阻拦,崇祯也就跑到南京去了,你让崇祯死在北京,问过崇祯的意见了吗?
编辑
关于那句著名的“不割地,不和亲,不称臣,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静夜史只能说,明朝的气节绝对是有的,这不可否认,但是这并不值得后人大吹特吹。毕竟:
和亲不总是屈辱和亲作为我国汉朝到唐朝的外交手段,并不总是很屈辱。虽然汉朝在前期多次和匈奴和亲,但目的是为了汉武帝之后的扬眉吐气;到了唐朝,和亲开始变得平等,唐朝和吐蕃以及回鹘的和亲,加强了两个政权的联系,对于唐朝而言,屈辱的成分少了很多。而到了清朝和蒙古的和亲,则直接是相互联姻的形式。
概括起来,作为中原王朝和边疆的外交手段,和亲一定程度上加深了二者的联系,为中原王朝提供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
编辑
天子守国门是必然也是无奈在古典王超说时期,帝国没有明确的边界线,烽燧所至,即为帝国边疆。这导致的一个严重后果就是随着国力衰退,先期开拓的大片疆域被主动放弃。于是疆域越来越小,都城距离边界的距离越来越近。
明朝在朱棣1421年迁都时,长城以北尚有开平卫,也就是说蒙古距离长城还有上百里的距离,北京根本就不是“国门”,只是在1430年明宣宗内迁开平卫之后,长城以北全线失守,北京才成为真正的国门。
天子守国门,古来有之,秦汉隋唐定都的关中地区,和西部的吐蕃等距离太近,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真正的国门,历史上的南北对峙时期,南方政权多以长江边上的南京作为都城,这也是该政权的“国门”。
等王朝衰败,最后只剩下都城周边地区,无论是北方的游牧民族还是内部的农民起义者打过来,统治者据守的都城都是真正的“国门”。
当领土丧失殆尽,国门也是最后的据点,不想社稷覆灭,成为亡国之君,就只能“天子守国门”。
编辑
作为被强行赋予了各种气节的王朝,明朝君臣何尝不知外交要有弹性,治国要有张弛,但是最终他们还是被所谓的气节生生地将自己推向了灭亡的境地!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是什么意思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意义:不屈的民族气节,出自民间对于事件的形容。主要是对明王朝永乐帝迁都北京和崇祯帝吊死煤山的历史事件的形容。
因地理位置上,明王朝首都京师靠近边关重镇山海关,且又是天子所居住的地方,所以民间对此称为“天子守国门”。
然而至崇祯皇帝时,明王朝内有李自成攻城略地,外有后金势力虎视眈眈,但当时后金的军队多被挡在山海关之外。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下明王朝首都,崇祯皇帝至死不退,吊死煤山,民间对此事件称为“君王死社稷”。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也许大明是被气节害死的
也许大明是被气节害死的 元朝 克什克腾旗 君王死社稷 和亲 大明 天子守国门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意思 宝庆 明朝 明朝历史 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