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寺庙

内乡县衙的发展历史|

内乡县衙的发展历史

内乡县衙始建于元朝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现存1984年这里建立起全国首座县衙博物馆,1996年晋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内乡县衙重建于清代,占地2万多平方米,厅堂房舍280余间。 是我国保存最完好的封建社会县级官署衙门,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县衙坐北朝南,存房屋98间,建筑面积2704平方米, 有大门3间,大堂面阔5间。是中国封建社会县级政权衙门的实物标本和历史见证, 是一座十分珍贵的文史资料库。

内乡县衙的发展历史|

建筑的发展历史

经过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国帝制建筑逐步形成了一种成熟的、独特的体系,不论在城市规划、建筑群、园林、民居、建筑空间处理、建筑艺术与材料结构的和谐统设计方法、施工技术等方面,都有卓越的创造与贡献。直到今天,这些方面仍可供我们创造现代化而又民族化的社会主义建筑参考和借鉴。

由于元朝统治者崇信宗教,尤其是藏传佛教,这一时期的宗教建筑异常兴盛。北京的妙应寺白塔就是一座由尼泊尔工匠设计建造的喇嘛塔。

明代继续大力修筑宏伟的防御建筑为长城,长城许多重要段落的墙体和城关堡寨都用砖砌,建筑水平达到最高。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边,西至甘肃嘉峪关,长达5660公里。山海关、嘉峪关等著名关城,是中国建筑艺术中独具风格的杰作;北京八达岭段长城、司马台段长城等还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裤子的发展历史

据史料记载,中原地区的古人穿上有裆裤子是从战国时期才开始的。当时赵国赵武灵王在邯郸实行“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就是穿胡人的服装,学习胡人骑马射箭的作战方法,此后,中原人才穿裤子。到了汉代,汉昭帝时才把有裆的裤叫做“裤”。 从出土文物及传世文献来看,早在春秋时期,人们的下体己穿著裤,不过那时的裤子不分男女,都只有两只裤管,其形制和后世的套裤相似,无腰无裆,穿时套在胫上,即膝盖以下的小腿部分,所以这种裤子又被称为“胫衣”。左右各一,分衣两胫。因其只有两只裤管,所以裤的计数与鞋袜相同,都用“两”字来计,居延汉简中就有这样的情况。


|内乡县衙的发展历史

  

内乡县衙的发展历史|
  • 建筑的发展历史|
  • 建筑的发展历史| | 建筑的发展历史| ...

    内乡县衙的发展历史|
  • 如何认识历史发展的偶然性|
  • 如何认识历史发展的偶然性| | 如何认识历史发展的偶然性| ...

    内乡县衙的发展历史|
  • 乒乓球发展的历史|
  • 乒乓球发展的历史| | 乒乓球发展的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