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蔻年华是指多少岁16岁
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时。“豆蔻年华”,出自杜牧的《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稍头二月初”之句。诗人借用“豆蔻稍头二月初”来比喻“娉娉袅袅十三余”的少女,言其年少而体态柔美,自后人们便常以“豆蔻年华”一词特指十三四岁尚未成年的少女。
年岁称呼:
襁褓:初生。
孩提:两至三岁。
总角:幼年泛称。
金钗之年:女子12岁。
豆蔻之年:女子13岁。
及笄之年:女子15岁。
碧玉年华:女子16岁。
桃李年华:女子20岁。
花信年华:女子24岁。
弱冠之年:男子20岁。
1而立之年:男子30岁。
1不惑之年:男子40岁。
1知命之年:男子50岁。
1花甲之年:男子60岁。
1古稀之年:男子70岁。
1喜寿:男子77岁。
1耄耋之年:80岁。
1米寿:男子88岁。
1鲐背之年:90岁。
20、白寿:男子99岁(取百去“一”之意)。
2期颐之年:男子100岁。
2茶寿:男子108岁。
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
豆蔻年华是指多少岁 豆蔻年华表示多少岁
豆蔻年华指女子13岁,在古时期,每一年龄阶段都有着不同的代称,而豆蔻年华所指的便是13岁的年龄,豆蔻出自杜牧诗句中的“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形容十三岁的女孩就像二月初枝头上的豆蔻花。
古人喜欢用代称表示自己的年龄,襁褓指的是未满周岁的儿童,及笄指女子15岁,加冠只男子20岁,而立之年指的是30岁,不惑之年所指40岁,知名之年指50岁,花甲之年指60岁,古稀之年为70岁。
豆蔻年华泛指少女,男子的13岁的年龄是不能用豆蔻来形容的,豆蔻本来是一种中药草本的名字,大多是在二月份开花,夏初的时候结果,多被写进文学史中,代表美好的事物。
豆蔻年华是指多少岁 豆蔻年华是指多少岁的女子
豆蔻年华实际上特指十三四岁左右的少女,但是在很多文艺作品中老是用错,甚至于认为二十多岁少女也是豆蔻年华,更有甚者认为只要没结婚的女性都可以说是豆蔻年华。
豆蔻年华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大意说,体态轻盈美丽的十三四岁的少女,看起来就像是二月初含苞待放的豆蔻那般美好。诗中的“十三余”明白无误地确指为十三四岁的少女,自此以后人们便常以“豆蔻年华”来形容少女。
对于女孩子年龄代称,自古以来有个约定俗成的说法,可以作为使用时的参考:7岁时称为龀年,脱去乳齿,长出恒牙,此谓之“龀”。10岁是幼学之年。12岁的女孩,要戴钗子,因而称为金钗之年。13岁时称豆蔻年华,是由杜牧《赠别诗》而来。15岁的女孩要把头发梳拢来,挽一个髻,插上叫做“笄”的首饰,表示她已成年,所以这时的女孩年龄称为“笄年”也称及笄之年。16岁的女孩称破瓜年龄,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意为十六岁,16岁女孩也称碧玉年华。
20岁是桃李年华,意思是到了结实的年岁。24岁称花信年华,即开花的年纪,是最美好的时候。对于待嫁女子,则称为待字之年。出嫁的女子称为标梅之年,谓梅子成熟而落下,有:了安身之处了。女子30岁以后的年龄代称不很乐观,已称“半老徐娘”了。女子的年龄一向比较敏感,不能随意乱称呼。大多数女人不论丑俊贫富高矮胖瘦,都很在意自己的年龄,所以对其年龄指代词语一定要仔细,不要随意拔高或者降低,所以“豆蔻年华”和其他女子年龄的代称,不能想当然随意乱用。
|豆蔻年华是指多少岁16岁
豆蔻年华是指多少岁 豆蔻年华是指多少岁16岁 豆蔻年华是指多少岁的女子 豆蔻年华表示多少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