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人类科技进步的标志性旗帜
1895年,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者——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先生—— 的部分遗产(3100万瑞典克朗)为基金创立的诺贝尔奖。
创立至今已逾百年,诺贝尔奖早已成为全世界公认的最具权威性、最有价值的所颁奖的领域内最重要的奖项。
尤其
l是在最能体现人类科技进步领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医学这3大领域,能否获得诺贝尔奖,是一国科技创新能力最直观、最权威的评判,没有之一。
诺贝尔奖获得的分布情况
诺贝尔奖自1901年首次颁发以来,截止2017年,共授予了892位个人和24个团体。
其中,排前十位国家分布情况为(数据截止2015年):
美国325人
英国 98 人
德国 76 人
法国 48 人
瑞典 27人
日本 27人
俄罗斯 19人
瑞士 17人
荷兰 14人
意大利 14人
美国325人
英国 98 人
德国 76 人
法国 48 人
瑞典 27人
日本 27人
俄罗斯 19人
瑞士 17人
荷兰 14人
意大利 14人
从
获奖者所就读的大学分布情况来看,美国是最大的赢家:
1. 美国 哈佛大学 (157位),
2. 英国 剑桥大学 (116位),
3. 美国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104位) ,
4. 美国 芝加哥大学 (97位),
5. 美国 哥伦比亚大学 (95位),
6. 美国 麻省理工学院 (91位),
7. 美国 斯坦福大学 (81位),
8. 美国 加州理工学院 (72位),
9. 英国 牛津大学 (69位),
10. 美国 普林斯顿大学 (63位)。
1. 美国 哈佛大学 (157位),
2. 英国 剑桥大学 (116位),
3. 美国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104位) ,
4. 美国 芝加哥大学 (97位),
5. 美国 哥伦比亚大学 (95位),
6. 美国 麻省理工学院 (91位),
7. 美国 斯坦福大学 (81位),
8. 美国 加州理工学院 (72位),
9. 英国 牛津大学 (69位),
10. 美国 普林斯顿大学 (63位)。
华人诺贝尔奖获得情况(仅统计物化生3个科技领域)
华人诺奖获得情况,分两种情形:
有中国国籍者2人:
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成为国内第一个诺贝尔科学类奖项获得者也到目前为止唯一的中国本土科学家、首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1957年李政道与杨振宁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但两人在获奖时均为中华台北籍贯。后李、杨二人先后加入美国国籍,2015年杨振宁又放弃美国国籍归国。
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成为国内第一个诺贝尔科学类奖项获得者也到目前为止唯一的中国本土科学家、首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1957年李政道与杨振宁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但两人在获奖时均为中华台北籍贯。后李、杨二人先后加入美国国籍,2015年杨振宁又放弃美国国籍归国。
海外华人获诺奖6人:
丁肇中: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李远哲:1986年获诺贝尔化学奖。(后归台北)
朱棣文: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崔琦: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钱永健: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钱学森的堂侄)
高锟:2009诺贝尔物理学奖。(数日前刚去世)
丁肇中: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李远哲:1986年获诺贝尔化学奖。(后归台北)
朱棣文: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崔琦: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钱永健: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钱学森的堂侄)
高锟:2009诺贝尔物理学奖。(数日前刚去世)
中国本土培养出来的唯一一名诺贝尔奖获得者
日本诺贝尔奖获得情况
日本人汤川秀树最早于1949年首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此后,日本分别在上世纪60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有过零星几次获奖。
但进入21世纪后,日本诺奖获得情况进入爆发期。
从2001年到2017年这17年里,日本有17人获得诺贝尔奖(包括日裔科学家),平均一年一人,简直就是批量生产的节奏。
获奖人数全球仅次于美国。
如果考虑到新世纪以来,美国在本土受教育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为23人,而日本的17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均为本土受教育这一情况。
日本高等教育的实际发展水平及科研能力之强大,更令人敬畏。
日本的诺将获得者,均为本土教育培养。
美国获诺奖人数众多,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全世界优秀人才的引进。
如上述6名获诺奖华人获奖时均为美国国籍。
日本获诺贝尔奖科学家
2018年诺奖预测
2018年的诺贝尔奖马上就要开始了,据9月21日的《环球科学》杂志报道,Clarivate Analytics的分析师已经评选出了今年获得“引文桂冠将”的人物,总共有17位。
据往年资料显示,已经有了46位获得了这个奖项的人获得了诺贝尔奖,故学界多将此奖视为诺贝尔奖预选名单。
今年该奖项的17人中,除11个来自北美外,其他6人分别来自日本,西班牙,德国,法国,英国。
没有中国人,没有中国人,没有中国人!
来自京都大学的日本科学家金久实(Minoru Kanehisa)再度入选,再度入选,再度入选!
他的研究方向是基因医学。
高等教育目标,中日各有不同表述追求
对于高等教育发展,我们也有计划,各种计划,各种详细的计划。
在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我们又提出要建设“双一流”。
2017年9月“双一流”名单出炉,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共137所,其中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
对于一流,北大是这样描述的:
到2020年,将北大整体建成世界一流大学,若干学科处于世界一流大学前列;
到2030年,使北大整体水平处于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一批学科处于世界一流大学前列;
到2048年,将北大建设成为顶尖的世界一流大学。
到2020年,将北大整体建成世界一流大学,若干学科处于世界一流大学前列;
到2030年,使北大整体水平处于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一批学科处于世界一流大学前列;
到2048年,将北大建设成为顶尖的世界一流大学。
而清华是这样描述的:
2020年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
2030年迈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
2050年前后成为世界顶尖大学。
2020年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
2030年迈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
2050年前后成为世界顶尖大学。
至于何谓“世界一流”、“世界顶尖一流”,我等愚昧,不能准确领会,但深信到时,它们都肯定能完成目标。
相对中国的“一流”目标来说,日本的目标就极为“简单粗暴”了,就一句话:
“50年30个诺贝尔奖”——这是日本在2001年提出的目标。
当时全世界有一大半人在笑话日本人。
但17年过去了,他们已经完成了一半以上(17人)。
把嘲笑的声音变成敬佩的目光,至少在这一点上,日本人确实做到了。
诺奖的背后
回顾历史,中国人其实是有机会获得更多的诺奖的……
中国疫苗专家汤飞凡有望获得1982年诺贝尔医学奖,但他早在1958年他就在运动中被迫自杀了。
老舍也有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但他跳湖了。
人工合成胰岛素据说也有获奖希望,但在强调集体主义的年代,不能突出某个人而错过……
展望未来,诺贝尔奖之所以应该被重视,因为它所关注的,是某个科技领域的发展趋势。
即,能够获得诺贝尔科技奖的科学研究,基本上就是学界公认的该领域接下来所要达到的方向。
科学理论从提出到应用于实践,大抵需要10多年左右的时间。
那么,进入新世纪以来中日两国在诺贝尔物理、化学和生物医学3个科技领域内获奖情况出现如此大的悬殊,或将意味着:
——在今后的10多年内,两国在科技研发的实际应用环节,将会出现比现在更大的差距。
正视差距,承认差距,才有可能缩小差距。
当然,如果还有人坚持认为:
——“诺贝尔将是个瑞典人的,现在给我们这个奖,我们也不稀罕要呢!”
我也有多说什么了。
中国诺贝尔奖排名
22名
中国诺贝尔奖获得者有杨振宁、屠呦呦、莫言。诺贝尔奖获得者是一项由瑞典皇家科学院、瑞典学院、卡罗琳学院和挪威诺贝尔委员会颁发给对化学、物理、文学、和平和生理及医学这五方面有着杰出贡献的人士或组织的奖项。
杨振宁,1922年10月1日生于安徽合肥三河镇。1956年与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共同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2017年2月,已放弃外国国籍成为中国公民的原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杨振宁正式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8年4月16日当选西湖大学校董会名誉主席。
屠呦呦,女,1930年12月30日生,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莫言,本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东高密,中国当代著名作家。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019诺贝尔奖中国名单
2019诺贝尔奖获得者里没有中国国籍的人。
2019年诺贝尔获奖者名单:2019年10月7日,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威廉·凯林、彼得·拉特克利夫和格雷格·塞门扎获得这一奖项。10月8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詹姆斯·皮布尔斯、米歇尔·马约尔和迪迪埃·奎洛兹。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约翰·古迪纳夫、斯坦利·惠廷厄姆和吉野彰。10月10日,瑞典文学院宣布,将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将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彼得·汉德克。10月11日,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宣布将2019年诺贝尔和平奖授予埃塞俄比亚总理阿比·艾哈迈德·阿里。10月14日,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在瑞典揭晓,阿比吉特·班纳吉、艾丝特·杜芙若和迈克尔·克雷默摘得奖项。
|中国和诺贝尔奖
2019诺贝尔奖中国名单 中国和诺贝尔奖 中国诺贝尔奖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