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寺庙

六祖慧能经典语录|

六祖慧能经典语录

六祖著名的偈语“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为人称颂,此外还有很多让人振聋发聩、醍醐灌顶的经典语录,整理分享给大家,赶快收藏,一生受用。

六祖慧能经典语录|

佛和众生的关键在于悟与不悟,如果自性迷失,就是众生,自性领悟,众生是佛,一个人只要对世间一切事物做到不拘泥不执著,无所谓取也无所谓舍,就能明心见性。

一个人只要活着,不可能什么都不想,不思善,不是恶,并不是断掉思想,弄得是非不分,善恶不分,而是在分辨善恶的时候,不起任何的贪爱、执着。

心怀慈善就是观世音菩萨;舍离贪念、广行布施就是大势至菩萨;自心净化就是释迦摩尼佛;公平正直就是阿弥陀佛。

世间的人,明令理的多,行动的少,禅不是一种玄妙的理论,而是人生的真谛,要将禅贯穿于日常生活。

何为亦见亦不见?,“见”是时常见到自己的过失,“不见”是不见别人的是非。

手中的财富要用到适合的地方,发挥应有的作用,这样会给施财者带来快乐,从而激发他创造更多财富的动力与智慧

财产就像手中的沙子,越想抓住,流失的越快,而把财富拿出来与大家分享,不但不会减少,可能还会增加

众生都是有佛性的,一切的本性都是光明善良的,只因贪爱、嗔恚、愚痴等烦恼覆盖,使得本心无法显示真善美的一面

心灵空荡荡,磊落落,连生命都不执著,无私奉献给众生,才是真正的救世大无畏精神

1有智慧的人,智如太阳,慧如月亮,智慧如日月一样永远明亮,如果执着于外界的事物,就会被自己的妄念浮云所覆盖

1佛法教导人们远离贪爱、执着,那怕是行善的功德,或是成佛得道的渴望都不可以,行善不为人知,不求回报,就是菩萨布施,是最高的智慧

1人的心量非常广大,如同空虚一样,没有边界,没有方圆,没有大小,没有颜色,没有上下长短,没有喜怒,没有善恶是非,没有头尾

1该放下时就放下,该舍弃时舍弃,不舍就不会得到,只有空瓶子,才能灌进醍醐

1六祖慧能弘扬“南宗禅法”的发源地——宝林寺,则今天的广东韶关南华寺,南华寺六祖殿内供奉六祖真身像,不妨去瞻仰下,领悟六祖的大智慧!

六祖慧能是哪尊佛再来

至今为止,尚无任何证据来证明六祖慧能是哪位佛菩萨示现度众。只能揣测,六祖慧能应该是一尊八地以上的菩萨来此世间的。

惠能,被尊为禅宗六祖的曹溪惠能大师,对中国佛教以及禅宗的弘化具有深刻和坚实的意义。惠能得到五祖弘忍传授衣钵,继承了东山法脉并建立了南宗,弘扬“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顿教法门。

他弘化于岭南,对边区以及海外文化,也具有一定的启迪和影响,王维《能禅师碑铭》谓其:“实助皇王之化”;同时也引起了中原皇室的尊重和供养,皇室屡次迎请惠能进宫,并为其建寺造塔。在滑台大云寺的无遮大会之后,通过对南北是非的辩论,奠定了曹溪禅在禅宗的地位。

在惠能入灭一百年后,禅者已非曹溪不足以谈禅。柳宗元撰《赐谥大鉴禅师碑》说:“凡言禅,皆本曹溪。”武宗灭法之后,曹溪禅即位居中国佛教的主流地位。


|六祖慧能经典语录

 

六祖慧能经典语录|
  • 六祖慧能是哪尊佛再来|
  • 六祖慧能是哪尊佛再来| | 六祖慧能是哪尊佛再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