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的格式应该怎么写
导语:先把事件中最重要的部分在导语中简明地体现出来。
阐述导语:在第二段进一步具体阐述导语中的这个重要部分,形成支持,不至于使受众在接受时形成心理落差。因而,第二段实际上是一个过渡性段落。
故事叙述: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把“故事”讲下来。
新闻作文格式 新闻作文怎么写
新闻作文格式:标题:高度概括新闻内容,以吸引眼球;导语(副标题):提示新闻的重要事实;主体:主体是新闻的主要内容,集中叙述事件、事件背景、阐发问题和表明观点的中心部分;4;结语:一般指新闻的最后一句或一段话,它根据内容的需要可有可无。
新闻作文写作方式
新闻稿的格式有很多,一般可以分为4类,即倒金字塔式、正金字塔式、折中式和平铺直叙式。
倒金字塔式:这种写作方式是将新闻中最重要的消息写在首段,或是以据要的方式出现在新闻的最前端,有助于受众快速了解新闻的重点。由于这种格式不是契合事物发展的基本时间顺序,所以在写作时要从受众的角度出发来构思,按受众对事物重要水平的熟悉程度来安排。
正金字塔式:这种写作方式与倒金字塔式相反,是以时间顺序作为行文布局的写作方式,一般采用引言、过程、结果的流程,以渐入高潮的方式将新闻重点摆在文末。
折中式:这种写作方式又叫新华体,兼具倒金字塔式和正金字塔式的特点。即将新闻中最重要的信息放在最前面,这是按倒金字塔式的方式写作,然后又按照正金字塔式的方式写作下面的内容。
平铺直叙式:这种写作方式注重行文的起、承、转、合,力图文字的流利精准,适合XX单位等组织发表对政策、思想等的看法时使用。
新闻稿一般都具有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明确这六大要素,可以对新闻工作起到以下作用。
新闻究竟应该怎样写 怎么写新闻
怎么写新闻 新闻究竟应该怎样写从专业的角度看,新闻写作中常见的体裁有消息、通讯、特写、评论等
从专业的角度看,新闻写作中常见的体裁有消息、通讯、特写、评论等。实际工作中,有些记者有时候并不知道写出来的文章该归为哪一类。今天,我们推送的这篇本刊发表的旧文中,作者通过分析参评中国新闻奖的作品分类,来提醒新闻工作者,应当如何规范、正确使用新闻文体。
《新闻与写作》曾发起过一场关于新闻文体创新的讨论。笔者发表过不成熟的看法:当前迫切的问题是文体的规范使用。新闻文体的规范和正确使用,在全国新闻界都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但从一些个别现象看,平面媒体在新闻写作和文体的规范使用方面,普遍存在一些需要重视的问题。笔者根据曾经参评中国新闻奖的作品,谈几点个人的认识。
说是消息,却不像消息
个别以前参加中国新闻奖评选的作品归类不准确——不是消息,却放在消息类了。比如这条消息:
肩题今天一小步 未来一大步
主题海协会会长陈云林为江苏居民赴台旅游首发团送行
本报讯“旅途顺利!一路平安!”站在南京禄口机场国际出发厅16号登机口,陈云林微笑着与每一位赴台的江苏乘客握手话别。他一直不停地与每一位旅客握手,笑容依旧。
这笑,是舒心的笑;这笑,是欣慰的笑。
20天前,作为会长,陈云林代表海协会与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一起,亲笔签署了《海峡两岸包机会谈纪要》与《海峡两岸关于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协议》;短短20天后,两份文件“落地生根”。这一天,大陆5个航点的包机齐飞宝岛;这一天,期盼得太久太久的梦想成真。
“今天是一个很值得纪念的日子。特别是在两岸关系的发展中,我们又迈出了一步。今天看来可能是一小步,未来在两岸关系上可能就是一大步。”昨天上午,专程来宁参加两岸包机暨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南京首航首发仪式,陈云林的心情溢于言表。
“你们知道,我的心情是很高兴的。”陈云林告诉记者,今天,大陆的5个航点和台湾的6个航点,相继起飞18架次包机。作为大陆居民赴台旅游,这是首发团。多年来我们期盼的两岸之间旅游正常化,终于实现了新的突破!“第一批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这是历史上值得纪念的一件事!”
一湾海峡,隔不断两岸同胞同根同祖的情谊。而在两会复谈前,已经蹉跎了将近10年的时光。陈云林说,两会复谈后,在很短的时间内谈成了两项重要的协议。从6月14日到现在,算起来不过20天,可是在海峡两岸各界,特别是在两岸航空业者、旅游业者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圆满地实现了协议中所预期的目标,难能可贵!
户外天高云淡,阳光灿烂。天气就像每个人的好心情。记者注意到,陈云林特地系了一条红色的领带,喜气洋洋。
大陆有5个航点,为什么选择到南京来剪彩?
“南京除了和大陆的其他航点一样,都有旅游团的首发;不一样的,就是南京作为两岸包机通航,是首航,是首航首发。”陈云林强调,“江苏是大陆经济发展快、质量好的省份之一,特别是很多台商在这里有成功的事业,集聚了相当数量的台商、台胞和台属。所以,他们期盼着能够在南京开设两岸周末包机航点,这是多年来的愿望。今天,这个美好的愿望实现了,我愿意和他们一起分享喜悦。”
“南京和台湾有许多历史的情缘,是很多台湾朋友到大陆所必经、必到的地方。南京与台湾的通航,会给江苏省及周边地区与台湾之间架起更便利的桥梁!”陈云林说。
“两岸人民都企盼和平发展。现在已经走出了可喜的一步,还会有美好的延续,未来的路更宽广!”他的眼中满怀憧憬。
这条稿子的标题是消息题,有主题,有副题;形式也是消息,有“本报讯”,有导语。但从写法和行文上看,像是一篇特写,又像是人物访问,但就不是消息。为什么?
第一,时态不一致。笔者认为,消息,是报道一个已经发生了的事件的;那么,它的时态应该是“完成时”。而这篇稿子前两个自然段的时态,是“现在时”。只是在第四段里,才交代了事件发生的时间是“昨天上午”。那么就是说,整篇稿子的时态是不统一的,至少是不清晰的。
第二,作为消息的主要要素不明确。消息写作,要求其中的5个W必须是非常明确的。核心事件是什么?谁做的?而这条消息的主体——Who——是谁?陈云林?那么“今天一小步,未来一大步”的主语又是谁?这条消息的核心事件——What,是赴台旅游首发?还是陈云林送行?两者中哪个是新闻?
第三,作为消息的语境不对。消息写作的语境,应该是客观平静的。而这篇稿件中,含有一些主观色彩较浓的抒情和议论文字。笔者以为,抒情和议论在特写和通讯中是允许的,但不应出现在消息中。尤其这句:“这笑,是舒心的笑;这笑,是欣慰的笑。”完全是文学的语言,而不是新闻语言。
说是通讯,却不是通讯
通讯、消息不分——明明是消息,却纳入通讯类中了。比如这条稿子:
肩题二十载老民工一夜间成新市民
主题首个农民工劳模住上廉租房
昨天,徐文华拿着新领到的廉租房钥匙,打开了位于河东区金堂家园一号楼六楼的一套独单房的房门。他那因常年日晒而黝黑的脸上是一片幸福的笑:“自己20来年踏踏实实没白干!我真成了天津市市民了?”
徐文华是老民工。1989年他从老家河北省景县来到天津,成为河北区环卫系统的一名垃圾收运保洁员,那时他21岁。从此,每天凌晨四点,当别人还在酣梦中沉睡的时候,徐文华早就拉着车出门了。徐文华工作认真、仔细是出了名的。别人干8个小时,他就得干12个小时,把他负责的每个角落都打扫得干干净净。每到春节,父母都来信盼他回家过年,但他都是在收运垃圾的岗位上度过的。他说,越到过年,垃圾越多,自己离不开。这让享受到他劳动所创优美环境的当地居民感动了,大家通过保洁员徐文华,感受到什么叫任劳任怨,什么叫敬业,什么叫20年如一日。从此,保洁员徐文华的名字在河北区传开了。
如今40岁的徐文华,说是民工,其实已经是天津的新市民了。由于在工作上做出了突出贡献,2007年,徐文华被评为天津市劳动模范。今年早些时候,身为市劳动模范的徐文华被破例批准了落户天津的准迁证,并拿到了户口本,真正成为天津的新市民,成为落户本市的首位农民工劳模。有了户口,可是没房,一家三口挤在一间终日不见阳光的小平房里。今年,本市扩大廉租房实物配租保障范围,按照新规定,凡是市内六区符合享受廉租住房租房补贴条件的市级以上劳动模范家庭,符合上年年收入低于2.8万元,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在7.5平方米以下等条件的,均可申请。河北区总工会的负责同志经过对区内劳模的仔细筛选,发现徐文华符合各项规定。
前几天,河北区举行廉租住房配租摇号仪式,那天,徐文华摇到了金堂家园一号楼六楼的这套独单。徐文华说,“在天津的将近20年来,俺只回过老家两次,一次是岳母病逝,一次是父亲病逝。如今母亲患了食道癌,虽然病情得到了控制,可是自己还是非常惦记。母亲一辈子都在农村,没住过楼房,过几天等俺搬了新家,一定把母亲接来,住住自己的楼房,在老人跟前尽尽孝!”有人给老徐提前送来一副稳居对联:“二十载老民工;一夜间新市民”。
从写法看,这是一篇道地的消息,而且是一条不错的新闻。它应该去和参评的消息竞争中国新闻奖,不知为何却放到通讯类里了。
我们看:第一个自然段是生动的导语,第二个自然段是新闻背景,四两段是新闻事实。新闻的主体是农民工徐文华,而反映的却是天津市政府。因为这位幸运的农民工,其实是天津市政府一条惠民政策的受益者。
笔者认为:通讯应该是写人的——典型代表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而消息是写事的。这篇报道的主体不是徐文华这个人,而是这个叫徐文华的农民工成了新市民的这件事。能构成新闻事件的,应该是有一定意义的变化。消息报道的侧重点,在于变化的结果。“二十载老民工,一夜间新市民”,就是这一新闻事件的结果。这篇报道中,也有对这个人物的介绍,但是笔者认为,这些介绍是为“Why”——为什么他能成为新市民服务的,是构成这条新闻的5个要素之一。
笔者认为,消息和通讯的主要区别就在于侧重点的不同:消息侧重的,是事件的结果;通讯侧重的,是事情的经过。因此,作为通讯,必须要有故事,故事还应该有细节。
笔者主张:报道的主体是“事”、而且重在写事情经过、事发现场的,应该归入“特写”类;通讯,应该专指人物通讯——这个问题还可以再讨论,在此不再赘述。
积极修辞,更像散文
新闻、文学不分——有的文章不像新闻,更像文学作品。笔者揣测,这可能是记者追求文体创新,力求使新闻报道更轻松、更活泼、更具可读性的一种尝试。比如这条消息:
50年前,第一桥在武汉飞架南北;50年后,第一隧于江城全线贯通
主题昨日,我们走过了长江
本报讯昨日15时08分,大自然以皑皑白雪见证了武汉的新壮举:万里长江第一隧东线全线贯通。
此刻,从江南入隧的本报记者,目睹了第一缕从江北射进的亮光。17分钟后,记者走出隧道口,成为除建设者外,从江底徒步横穿长江的首批市民。
两年前,巍巍三峡大坝矗立中华,以如岳的气势震撼世界。而今,万里长江第一隧全线贯通却稍显平静,其雄姿,其内涵,蕴藏在母亲河奔涌的河床之下。
13时45分,记者从武昌友谊大道旁21.5米深的竖井台阶拾级而下,走进隧道。洞内灯火通明,电线、管网布置得井然有序,专用轨道静卧隧底——绝大部分工人已在江北井口静候历史性时刻。
隧外数九隆冬,隧内温暖如春。调度员杜育才一路介绍着:神奇的盾构机,“接力”的泥泵站,丝丝入扣的隧道环片。
14时07分,行至标号490隧道环片处,标志显示这是江底最深处。此时,江汉关水位14.11米,记者置身江面41.75米之下,头顶一江水的感觉油然而生。
不经意间,隧道悄然右弯。14时33分,一道强光出现,庞然大物般的盾构机出现在眼前。登上全自动的“地老虎”,但见操作它的“司机”梁寿,只是大学毕业才两年的毛头小伙,包括他在内的40人与地面人员密切配合,15个月便掘到了江北。想当年,武汉长江大桥数万建设大军肩挑手扛的浩大场面,已成历史浪花。
15时08分,24岁的梁寿轻摁按钮,巨大的盾构机刀盘缓77缓旋转,穿透最后一米土石,江北竖井外锣鼓齐鸣,掌声雷动:长江第一隧通了!
15时25分,盾构机刀盘停转。钻过盾构机刀盘,记者步出隧道,踏上江北土地。
井口外,“开启穿江越海新时代”的标语张扬着武汉人的自豪:1957年10月,万里长江第一桥在汉建成,而今万里长江第一隧在汉破土而出,武汉两次刷新跨越长江天堑的历史。江面有船、江上有桥、江底有隧,武汉市内交通真正迈向立体化。
抚今追惜,“一桥飞架南北”后,武钢、武重等7个“武字头”密集落户,武汉赢得第一次发展高峰,经济实力跃居全国第四;如今,万里长江第一隧贯通,武汉城市圈获批国家级改革试验区,GDP闯入“3000亿俱乐部”——密集的利好昭示着,武汉,迎来又一个乘风破浪的发展期。
从修辞学角度来看,这篇文章不应算是一篇新闻报道,而应该是一篇散文。
笔者认为:新闻写作,尤其是消息的写作,不能要“积极修辞”,而要用“消极修辞”。
这篇文章所报道的,确实是一件大事:长江隧道贯通。如果用“消极修辞”,一两百字就应该把事情说得很清楚。大概记者觉得简要的文字不能担负起报道重大新闻的使命,于是饱含激情、饱含喜悦,用散文的笔法,全方位地报道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文章中充分使用了“积极修辞”:又是“拟人”,又是“夸张”,又有“抒情”,又有“联想”,简直是一首优美的散文诗。
笔者以为:用散文笔法报道新闻当然没有什么不可以。但是应该指出:这不是新闻的正规写法。
如果用新闻文体来要求,笔者以为这篇美文最值得商榷的地方是,在这条新闻里,谁是主体?换言之:这条“消息”是报道谁的?是记者么?笔者认为,读者最关心的,应该是长江隧道:什么时候通的,怎么通的,谁把它挖通的,等等。现在,消息的主体似乎成了最先走过隧道的记者——“我们走过了长江”,是不是有些喧宾夺主了?
以上这几个例子,可能是个别问题,不是主流。但是,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新闻写作中存在的不规范情况,说句杞人忧天的话:新闻应该怎样写?看来还是个有些严重的问题哩!
|新闻的格式应该怎么写
怎么写新闻 新闻作文怎么写 新闻作文格式 新闻的格式应该怎么写 新闻究竟应该怎样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