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寺庙

坦克装甲|

坦克装甲

用以防御各种反坦克武器的攻击,保护坦克内乘员、武器和机件的装甲。其防护力取决于装甲材料的性能、厚度、形状、结构形式和制造方法。(这个我就不信百度还能瞎写)

坦克装甲|

坦克装甲分为匀质装甲和非匀质装甲,而匀质装甲可以根据冶炼类型可以分为铸造装甲和轧制装甲两类。而二战坦克基本都为匀质装甲。

匀质装甲

铸造装甲

铸造装甲即把融化的金属液体直接浇筑到模具中。这种制造方法可以让车体和炮塔一体化生产,省去了连接步骤。所需工时短、适合快速大规模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并且装甲形状比较好塑造,形体比较流畅以增加跳弹几率。美国屑馒头的炮塔和部分型号的炮塔,苏联的T-34,IS-1,IS-2都为铸造装甲。

但是它的缺点也很明显,铸造装甲密度不高,而且铸造中容易起气泡,影响整体强度。(尤其是早期粗制滥造的T-34)所以说,铸造装甲强度远不如轧制均质装甲。而且由于铸造的特性,在被命中后很难修复装甲。

轧制装甲

轧制装甲是将生产出来的一块钢板通过轧制使其密度增加。同时消除第一次钢铁冶炼产生的气泡。所以轧制装甲整体的强度比铸造装甲高,密度比铸造装甲大,表面也更硬。因此防弹效果和跳弹几率比铸造装甲优秀。如德国基本全部坦克,美帝屑馒头部分车体都是轧制装甲。

但轧制装甲不能像铸造装甲一样一体成型,因此还需要切割,焊接/铆接,成本更高,也更耗时,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德国坦克产量低。虽然它也能做成斜面装甲以获得良好的正面跳弹外形,但不能像铸造装甲一样拥有全方位跳弹的形状。而且由于是多块钢板焊成,连接处的强度不高,造成整体结构强度不如铸造。(苏联T-34车体,德国虎王都曾经焊点被打脱落过)

非匀质装甲

间隙装甲

二战结束后,随着破甲弹等非动能弹的大规模应用,一枚120毫米的破甲弹,其破甲厚度可以达到720到840毫米。如果设计师把坦克四周装甲都搞到这一厚度,那么,坦克的战斗全重会大于100吨,于是牢不可破的联盟的军械师率先研发出了间隙装甲,并首先在其T-64主战坦克上使用。

间隙装甲的钢板和钢板之间有一小段距离隔开,让炮弹抵达内层钢板前将投射物先行引爆,也可称中空装甲或空心装甲,在六十年代的先进坦克方案,几乎都采用了间隙式装甲为主体。三德子的坦克也备有类似防护挡板,使它们内层较薄的装甲能更有效的对付反坦克炮火。

间隙装甲最后发展为惠普尔防护罩,即使用间隙式装甲的原理来保护装甲承受炮弹的撞击。 当第一层防护罩被撞击时会打散或破坏袭来的冲击物,促使碎片在之后的隔层内散布较大的范围,以分散撞击内层装甲时的能量(比如暴毙a5和之后型号的空心大奶罩)。

复合装甲

复合式装甲是由数种化学特性极为不同的材料所组成的装甲,钢铁和陶瓷是复合式装甲中最常见的材料型态。 复合式装甲在19世纪40年代首度研发而成,但因为工艺上的难度,并且在对抗破甲弹不如间隙装甲。 但之后因为当尾稳脱壳穿甲弹的出现被重新重视,由此嘤国人发明了新式的乔巴姆装甲,直到六十年代晚期才有使用此装甲的战车服役。 复合式装甲的效果取决于它的材质成份,而且能够有效抵抗动能弹和非动能弹。 于是现代坦克基本都使用的是复合装甲。

但它也有缺点,复合装甲的造价十分昂贵,使用复合装甲会大大提高坦克的成本,而且复合装甲在被命中之后装甲效应会大大减弱,在第二次被命中之后很有可能被击穿。

反应装甲

反应装甲由以色列的德籍科学家Manfred Held研发,采用高爆性夹层包覆于钢板之间。 当被弹头击中时,夹层内的炸药会引爆,并将钢板推向弹头,分散高爆弹炸药所造成的高速金属喷流。

但是早期的反应装甲较无法有效对抗动能穿甲弹,后期研发了重型爆反从而解决了。但反应装甲辆周围步兵是一种威胁,装甲薄弱的车辆也无法使用。并且被引爆后要成员出去更换,不能重复使用,也易被小口径炮弹所引爆。

粉丝群:779044129

日常福利

曾经美军装甲主力 M巴顿坦克

M48中型坦克于1950年底开始研制,研制代号为T48坦克。由于M47中型坦克为过渡型坦克,所以,在生产M47坦克的同时,底特律坦克厂便开始了T48坦克的研制工作。而且,由于当时朝鲜战争中“T-34坦克的威胁”,1951年3月,在刚刚制成T48坦克6辆样车的情况下,美国陆军便匆忙地签订了制造1300辆的第一批合同。1952年7月1日,第一批生产型M48中型坦克投产,以巴顿将军的名字命名,故也称M48“巴顿”坦克。1953年起,M48中型坦克正式装备美国陆军。第一辆生产型车于1952年4月在克莱斯勒公司的特拉华坦克厂制成,从研制到生产不到两年时间,因此问题甚多,随后又不得不专门设立改装厂来修改T48坦克。在其后的若干年里,M48坦克一直在不断地改进,在性能提高的同时,可靠性也逐步得到提高,先后出现了A1型到A5型几种重要的改进型。

火力

除了M48A5坦克采用了M60主战坦克上的M68式105毫米线膛坦克炮外,其他型号的M48系列坦克都采用了M41式90毫米线膛坦克炮。火炮全重为1076千克,炮管长为50倍口径,炮管寿命为700发。炮管前端有炮膛抽烟装置和导流反射式制退器。

装备105毫米火炮的M48A5

高低射界为-9~+20度,方向射界为360度,射速为8发/分。可发射多种炮弹,包括M580曳光杀伤弹、M82曳光被帽穿甲弹,M77曳光穿甲弹、M318曳光穿甲弹、M336和M337榴霰弹、M71曳光榴弹、M431破甲弹、M332A1曳光高速穿甲弹、M353曳光教练弹和M313黄磷发烟弹、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

辅助武器为安装在主炮左侧的1挺7.62mmM73式并列机枪,车长指挥塔上安装的1挺12.7mmM2式高射机枪,其俯仰范围为-10°~+60°,且能在指挥塔内瞄准射击。

火控方面配有机电式弹道计算机、炮长潜望式瞄准镜、光学测距仪、火炮及炮塔的电液式驱动装置等。为适应夜战需要,配有红外/白光探照灯,夜视距离达2000米。弹道计算机将计算得出的弹道数据显示给炮长,炮长再将环境温度、炮膛磨损、弹药种类等数据手动输入,对计算得出的弹道数据进行微调修正,计算机通过机械导杆驱动炮长/车长瞄准镜的十字分划,完成瞄准角装定。

机动

M4M48A1和M48A2三种车型采用美国泰里达因・大陆公司研制的AV1790型风冷式V型12缸汽油机,最大功率为810马力。A3型和A5型则采用了M60主战坦克上的AVDSl790-2A型风冷式V型12缸涡轮增压柴油机,最大功率为750马力。

M48坦克上采用了美国阿里逊公司研制的CD-850型变速装置,这是一种带液力变矩器的机械式变速箱。行动装置采用扭杆悬挂,每侧有6个铝制双轮缘挂胶负重轮,M48A1每侧有5个托带轮并有1个履带张紧轮,M48A2及以后各种车型改装3个托逞轮,并取消履带张紧轮,第六负重轮处均装液压减振器。

坦克的最大速度为42~48千米/小时,最大行程只有113千米,A3型和A5型才增大到463千米和494千米。

防护

M48系列坦克均采用整体铸造成型车体,车头和车底均采用船身的圆弧形,车体装甲厚度为12.7~120毫米,炮塔的装甲厚度为25~110毫米。车上装有制式三防装置。动力舱和战斗室都配有二氧化碳灭火器。

评价

据称,如果战术使用正确,M48坦克可以对付苏制T-54/55,装105mm火炮的M48A5可对付苏联的T-62坦克。

该系列坦克生产量达11703辆,各型车生产持续到1959年。20世纪80年代美国陆军把改进型M48A5坦克装备给国民警卫队。世界上装备过M48坦克的国家和地区多达三十多个,M48坦克的改进型车和变型车繁多,在一些国家和地区,M48系列坦克至今仍在服现役。

联邦德国装备的M48坦克

坦克解析 酋长坦克

酋长坦克

950年代初期,英国陆军便打算发展新一代的主力战车来取代百夫长,研发工作由先前设计百夫长战车的礼兰汽车公司负责。1956年,礼兰开始制造三辆酋长坦克沿用部分百夫长的底盘组件,但是换装新设计的无炮盾炮塔。FV-4202的驾驶席位于车头正中央,驾驶座采用半躺卧设计以降低车体高度,这种特征便延续到酋长以及挑战者主力战车。1957至1962年,英国军用车辆和工程研发中心继续推出了7辆FV-4201原型车,在测试中发现引擎、变速箱与承载系统存在若干问题,排除之后于1963年正式开始量产,并命名为酋长

FV. 4202技术特点

能装载更多的燃料,特别改进了防地雷性能、加装了减振器、采用自动变速箱公司的TN12型自动传动装置。酋长MK15型坦克,装维克斯仪器公司的L20瞄准镜,它与费朗蒂公司的520激光测距仪合为一体

酋长坦克车体用铸钢件和轧制钢板焊接而成,驾驶舱在前部,战斗舱在中部,动力舱在后部。驾驶员有一后倾的驾驶椅和先升起再向右转动开启的单扇舱盖,舱盖后有1个36号MK1广角潜望镜,在夜间使用时可换成红外潜望镜或皮尔金顿公司的巴杰尔被动式夜间潜望镜。 炮塔用铸钢件和轧制钢板焊接制成,内有3名乘员,装填手在左边,车长和炮长在右边。车长有1个能手动旋转360度的指挥塔,塔上有1个向后打开的单扇舱盖,装填手有1个前后对开的双扇舱盖和1个可以旋转的折叠式30号MK1潜望镜。 炮塔左边装有1个红外/白光探照灯,由马可尼指挥与控制系统公司设计,红外光照射距离为1000米,白光照射距离为1500米。但后来英国装备的酋长坦克已取消了这种探照灯而改装巴尔和斯特劳德公司的热像观察与射击瞄准镜

防护系统

酋长式的炮塔正面有大角度的倾斜造型,避弹能力颇佳,此外整体车高也比较低矮,生存性优于美制M-60。此外,车体两侧装有侧裙以保护悬吊系统,降低成形装药弹头的破坏。酋长式拥有极佳的核生化防护能力,不仅配备核生化防护系统(安装在炮塔后方)

生化防护系统

来过滤空气,此外空调、饮水粮食的储备也能使乘员在密闭的车内持续作战7天之久;此外,车内装有五具灭火抑爆系统

酋长编制四名乘员,包括车长、驾驶、炮手与装填手,其中车长与炮塔位于主炮右侧,装填手则位于炮塔左侧。

酋长坦克在英军中少有实战机会,倒是它的主要装备国伊朗使用这种坦克获得了丰富的实战经验。两伊战争中,伊朗酋长式坦克是地面部队的重要武器,外界普遍认为是它的性能强于伊拉克的T-62坦克,也强于伊朗人的美制M60或M48坦克。在伊拉克装甲部队占有数量优势的情况下,正是依靠酋长坦克和人力优势才使伊朗得以在战场上维持均势

武器

120mm与105mm对比

主要武器:酋长坦克的主要武器是1门L11A5式120mm线膛坦克炮,这也是英国主战坦克的特色(其它国家通常都采用法国地面武器系统公司或德国莱茵金属公司的滑膛炮)该型炮采用垂直滑动炮闩,炮管上装有抽气装置和热护套, 炮口上装有校正装置

校正装置

校正装置

。火炮借助炮耳轴弹性地装在炮塔耳轴孔内,这种安装方式可减少由于射击撞击而使坦克损坏的可能性。该炮射击时后坐力达到686.7kN,射速较高,第一分钟可发射8-10发弹,以后射速为6发/min

L15A4式曳光脱壳穿甲弹

L31式碎甲弹

L23A1式曳光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

主要弹药:为减轻装填手劳动强度,酋长L11A5线膛炮采用了分装式炮弹和可燃药筒。弹丸储存在驾驶员旁边、火炮下面和炮塔内,装药储存在炮塔座圈以下的密闭弹药箱内。L11A5式线膛炮可以发射英国皇家兵工厂制造的各种120mm线膛坦克炮弹,如L15A4式曳光脱壳穿甲弹、L20A1式曳光脱壳教练弹、L31式碎甲弹、L32A5式碎甲/教练弹、L34式白磷发烟弹和L23A1式曳光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后者初速为大于1500m/s,直射距离约1700m

动力

预量产型酋长配备一具礼兰L60 12缸柴油机,最大功率仅585匹马力,要支撑酋长式55ton重的车体实在太过勉强,机动力低得不象话;而正式量产的酋长式则配备L60柴油机的改良型,从马力650匹的L60 Mk-5A到750匹马力的L60 Mk-8A,才使酋长式具备象样的机动能力。酋长式采用TN-12行星齿轮变速箱, 整合有一具梅理特威尔逊差速转向机和电动液压换文件系统,有五个前进档与一个后退档。悬吊方面,酋长式沿用与百夫长类似的台车式悬吊系统,车体两侧各有三组台车,每组台车的主体为一个悬吊支架,支架两端各装一个承载轮,因此每根支架承担的重量分散于两个承载轮;而支架上则设有平衡肘、螺旋弹簧、连动曲柄、液压减震器;此外,车体两侧各有三个顶支轮。此种悬吊系统的优点是将重量分散在多组台车上,可减低车辆的接地压力,十分适合越野运动;但台车式悬吊系统并不适合高速行驶,因为如果车速过快,同一组台车上的两承载轮或是不同台车之间很容易产生负重不均而导致损坏。

从百夫长到酋长以及日后的挑战者,英国战车一向都只有六对承载轮,接地压力势必比重量较轻且承载轮多一对的M-豹二高,对越野机动较为不利。酋长式使用单鞘式履带,履带上可加装橡胶块以减轻对一般路面的破坏。除了防护能力为当时全球之最外,酋长式的火力也冠于全球所有战车

酋长式配备一门当时西方口径最大的L-11A5120mm55倍径旋膛炮,是西方最早的120mm战车炮(当时西方的主流是105mm),炮管长度十分惊人。虽然苏联在此时期推出配备125mm主炮的T-64与T-72主力战车,口径为全球之冠,但由于俄制炮弹气动力构型较差,射程与穿甲能力反而不如L-11的炮弹,所以L-11的确是当时全球威力最强的战车炮

发动机该坦克装有里兰德公司的L60型2冲程直列6缸对置活塞水冷多种燃料发动机。酋长MK1的发动机,功率仅为430kW(585马力),MK2的发动机功率为480kW(650马力),都比当初要求的551kW(750马力)低。随着L60发动机的不断改进,酋长MK5的发动机功率提高到529kW(720马力),这种坦克从1979年起在英国驻联邦德国部队中服役

服役事件

总兵力超过3万人,拥有350辆酋长式主战坦克。进攻开始时非常顺利,受到奇袭的伊拉克军队土崩瓦解,但到1月7日夜间,抵抗逐渐加强了,伊拉克装甲部队在后方完成集结,准备对伊朗军队发动反击。1月10日,双方的装甲突击集群在苏桑吉尔德南面的沼泽地带爆发了激烈的遭遇战,这是400辆T-62坦克和350辆酋长式坦克的生死对决,伊拉克方面还有大量空军参加战斗。T-62坦克在当时已不是什么秘密武器,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期间,T-62就参加过战斗,暴露出射击速度慢、火炮俯角小、火控系统简陋等问题

炮塔内部

T-62的2A20式115毫米滑膛炮配有双向稳定器,可发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破甲弹和榴弹,炮弹初速1000米/秒,破甲厚度400毫米。T-62的炮长望远式瞄准镜的最大瞄准距离为4800米(18号榴弹),此外还有一个红外潜望瞄准镜,但是伊拉克的装甲兵根本不习惯使用这些本已极为简陋的火控系统,他们在射击时通常采用目视直瞄方法,因此命中率很低。战斗伊始,酋长式依靠1500米远距离上首发命中率的优势,一辆接一辆地把T-62打成冒烟的废铁。但酋长式也有缺点,它55吨的战斗全重在雨季土质松软的地区机动困难,而44吨的T-62则灵活得多。在近距离的战斗中,T-62也惩罚了对手,它的115毫米滑膛炮也摧毁了不少酋长式坦克。伊拉克的米24武装直升机加入战斗后,伊朗人的优势消失殆尽,他们的美制AH-1武装直升机由于缺乏零件动弹不得,结果是酋长式坦克对苏桑吉尔德的突击最终被伊拉克军队挫败。但不管怎么说,在漫长的两伊战争中,酋长式坦克始终是一件威力强大的武器,这也是后来萨达姆·候赛因决心从苏联引进装备125毫米滑膛炮的T-72M坦克的根本原因之一。

伊朗与科威特的酋长式有参与实战的纪录,而且对手恰巧都是伊拉克,不过成绩并不算理想。伊朗的酋长式在1980年代爆发的两伊战争初期构成伊朗装甲部队的主力(不过此时已经得不到英国的零件支持),其火力、防护力都压倒伊拉克的俄制T-62战车,但由于两伊边境的交战区域遍布泥沼,而车体沉重、机动性较差的酋长式便经常陷入动弹不得的窘境;而重量较轻且发动机功率(马力)与重量之比较高的T-62就比较不受泥沼之苦,虽然其115mm火炮相较于酋长式存在着射程与威力的劣势,但只要他们在进入射程前没被酋长式摧毁,接下来反而比行动不便的酋长式更为吃香

结果伊朗的酋长式战车损失惨重,其装甲部队到了1986年几乎处于瘫痪与全灭的状态。伊拉克陆军在两伊战争期间总共俘虏了200至300辆伊朗的酋长式,除了自用之外,后来将其中90辆转交给约旦陆军。而科威特的酋长式则在1990年伊拉克入侵时面临实战考验,但由于数量、战技、作战准备与战斗意志完全不敌伊拉克,整个科威特三军被彻底击垮,这些酋长式战车不是逃到邻国、在战场上被毁,就是成了伊军的战利品

总体

在1990年仍有752辆酋长系列在服役,总数超过挑战者-1的一倍半;不过进入1990年代后,酋长就陆续被新一代的挑战者-2取代了酋长式的后继者-挑战者式战车虽然使用新设计的车体、炮塔与动力系统,但是仍然继承了百夫长、酋长以来英国战车的特质,也就是重视火力、防护力而牺牲机动力;甚至可以这么说,挑战者-1式只不过是酋长式的过渡改良型。不过对英国而言,可悲的是挑战者式在国际市场上几乎完全不受青睐,销售成绩远远不及其前辈酋长式,大概因为1980年代能有效兼顾火力、机动力与防护力的德国豹二与美国M-1等新锐战车登场,使得英国以牺牲机动力换取防护力、火力的观点顿时失色吧


|坦克装甲

    

坦克装甲|
  • 一号坦克|
  • 一号坦克| | 一号坦克| ...

    坦克装甲|
  • M巴顿坦克|
  • M巴顿坦克| | M巴顿坦克| ...

    坦克装甲|
  • 曾经美军装甲主力 M巴顿坦克|
  • 曾经美军装甲主力 M巴顿坦克| | 曾经美军装甲主力 M巴顿坦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