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春节习俗
扫尘。“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风俗。
贴春联。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文学形式。
贴窗花与倒贴“福”字。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与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
年画。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一种古老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风俗与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希望。
守岁。除夕守岁是最重要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中国春节饮食习俗
中国的春节饮食习俗有年三十晚的年夜饭,春节期间的饺子、年糕、春卷,正月十五的汤圆。有句古诗说到“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在幸福而短暂的春节里,除了享受团圆的喜悦,更饱尝了家乡熟悉的味道。
中国春节饮食习俗
饺子是春节美味佳肴。饺子一般在大年三十晚上12点前包好,“子”为“子时”,“饺”与“交”谐音,饺子为“更岁交子”之意。
年糕与“年年高”谐音,意寓生活一年比一年好,所以,年糕不仅是一种节日美食,更代表了对新一年的美好的期盼。
吃汤圆,意为团团圆圆,四川地区大年初一的早餐就要吃汤圆,他们管汤圆叫“元宝”,吃汤圆叫“得元宝”。
春卷,也叫春饼、春盘,春卷包含着新年的美好愿望,是迎春喜庆之吉兆。
中国春节饮食习俗 春节饮食习俗有哪些
饺子,起源于南北朝时期,是北方年夜饭必不可少的一到菜肴,但各地吃饺子的习俗也不尽相同,有的地方除夕之夜吃饺子,有的地方初一吃饺子。
饺子同音“交子”,即新年与旧年相交的时刻,就意味着更岁交子,春节吃饺子被认为是大吉大利的行为。另外饺子外形似元宝,包饺子就像包住福运,吃饺子则寓意着生活富裕。现在,春节吃饺子是人们表达在辞旧迎新之际祈福求吉愿望的特有方式。
年糕,从周代开始,我国便有过年吃年糕的传统习俗。年糕一般有黄、白两种颜色,就像古代的金银。年糕不仅寄寓了人们渴求生活富足、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又有“年高”的长寿之意。
鱼,春节饮食讲究好寓意,当然少不了鱼,一般为餐桌上最后一道菜,有些地方这道菜基本留下来不吃的,意为“年年有余”。并且有些地方对挑选年夜饭里的鱼也是有讲究的,鲢鱼为连年有余,鲫鱼和鲤鱼为大吉大利,鲑鱼则为富贵有余。
馄饨,在江苏靖江,不管是招待客人还是逢年过节或者办喜事,都一定要吃馄饨。除夕早上,家家户户就开始剁菜馅包馄饨,从年三十一直要吃到正月十五,“馄饨就酒,越吃越有”,寄托了靖江人对新一年的美好愿望。
|中国春节习俗
中国习俗 中国春节习俗 中国春节饮食习俗 交子 弥勒菩萨 春节 春节习俗 春节饮食习俗有哪些 汤圆 窗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