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寺庙

中国人从何时开始下跪?|

中国人从何时开始下跪?

在中国下跪是表达对一个人、一些事的歉意,或者对德高望重长辈的尊重而行的大礼,人一般不会轻易给另外一个人下跪,特别是在当今人权社会更不会。通过小编对文化的了解来看,下跪可以让人变的矮小,展示对被下跪人的卑微和敬重。那么下跪这种礼节是如何兴起的呢?

中国人从何时开始下跪?|

中国人从何时开始下跪?

作者:费墨;来源:知乎

跪拜的姿势源于正坐(正坐,基本姿势为双膝着地,臀部坐于脚后跟),而正坐源于祭祀仪式中的尸祭,尸祭是用子孙扮成祖先神灵,以便祭祀者心有所系的模拟性献祭仪式。被选作扮演祖先的人要呈现出安详的坐姿,在席地而坐的年代,正坐是有代表性的庄严坐姿。

孔氏曰:夏礼质,以尸是人,不可久坐神坐,故惟饮食暂坐,不饮食则立也。殷礼转文,言尸本象神,神宜安坐,不辨有事无事,皆坐也。 (《礼记.礼器》)

可见,商代的尸祭源于夏,但认为尸本象神,所以应当在整个祭祀过程中都要安坐如神。

殷墟妇好墓出土的正坐人像

而到了西周,正坐已成了贵族日常生活的坐姿。正坐作为一种正式体面的坐姿逐渐在贵族的生活中普及之后,由跪坐而产生的礼仪跪拜礼产生。跪拜礼合称为九拜,也就是跪拜大约早在西周时期开始起源。《周礼春官大祝》中记九拜为: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以享右祭祀。 九拜礼最初用于严肃、敬神的祭祀空间的情况居多,后来才逐渐渗透进贵族的礼仪交往当中,成为身份关系的符号象征。

随着皇帝专制体系的建立及皇帝权力的日益强化,秦汉以后臣子对皇帝的行礼即表现为日益隆重的跪拜礼仪,只是为了表示对皇帝的拥戴与忠诚。

自汉至清,臣下向皇帝行跪拜礼经历了由再拜到三拜再到五拜三叩、三跪九叩的演变。

佛教礼仪中跪拜源于头面接足礼玄奘法师的《大唐西域记》卷二里记载,印度礼佛、拜佛的方法一共有九种。其中第九种就叫头面接足礼

中国跪拜礼的变迁史回顾: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跪礼的涵义在唐宋之际发生了重大的嬗变因为椅子的普及。唐宋之前,中国是没有椅子的,只有一种叫做胡床的坐具,是贵族才使用的奢侈品。一般情况下,人们都是席地而坐。地上铺一张席子,屈膝跪坐于上面,跟今日日本、韩国人还保留下来的传统坐法差不多。我们现在熟悉的高型坐具,如交椅、靠背椅、高凳等,都是在宋代才开始普及开来的。唐代时虽然已出现椅子,但应用不广,只限于贵族与士大夫家庭。

高型坐具的出现,改写了中国传统的礼仪方式。在席地而坐的先秦时代,中国人通行跪拜礼,跪拜是自然而然的,因为正规的坐姿就是双膝跪席,跪礼不过是挺直上身,再配上手部与头部的动作,如作揖、稽首、顿首,以表示对对方的尊敬,而对方也须还礼答谢。这个时候的跪拜礼并没有包含尊卑之意,臣拜君,君也拜臣。跪拜只是相互表达礼敬与尊重。

秦汉以降,君臣之间方有尊卑之别,体现在礼仪上,臣拜君,君不再回拜,但尚要起身答谢。到椅子出现之后,中国人席地而坐的习惯发生改变,跪拜的动作更是带上了强烈的尊卑色彩从椅子上滚到地上跪拜对方,显然透露出以卑事尊的味道。

也因此,除了天地君师亲,宋人基本上不用跪礼,迎别待客一般都是用揖逊、叉手之礼。南宋覆灭后,文天祥被元人俘至大都,蒙元丞相博罗召见,文天祥只是长揖,通事(翻译)命他跪,文天祥说:南之揖,即北之跪,吾南人,行南礼毕,可赘跪乎?文天祥只揖不跪,因为高椅时代的跪已有屈辱、卑贱之意,揖才表示礼节。

宋朝臣对君,当然也有需要隆重行跪拜礼的时候,但那通常都是在极庄重的场合与仪典上,如每年元旦、冬至日举行的大朝会、三年一次的郊祀大礼,自然是极尽繁文缛节。至于君臣日常见面礼仪,当是揖拜之礼。

从元朝开始,带屈辱、卑贱性质的跪礼才推行开,汉制,皇帝为丞相起,晋六朝及唐,君臣皆坐。唯宋乃立,元乃跪,后世从之,元朝臣下进奏,一律下跪。明朝继承这一陋习,凡百官奏事,皆跪。有旨令起,即起;同僚相见,则卑者拜下,尊者坐而受礼,有事则跪白。

清廷更是变本加厉,不但大臣奏事得跪下,皇帝降旨宣答,众臣也必须跪着听训。清代笔记《瞑庵杂识》载,大学士曹振镛晚年,恩遇益隆,身名俱泰。门生某请其故,曹曰:无他,但多磕头,少说话耳。多磕头、少说话成了清朝官场的六字秘诀。

至此,跪礼原来所包含的向对方表达礼敬与尊重之意已经淡化,而下跪者自我示卑、示贱之意则日益凸显出来。难怪清末的谭嗣同要猛烈抨击清王朝繁拜跪之仪以挫其气节,而士大夫之才窘矣;立著书之禁以缄其口说,而文字之祸烈矣。

从宋至清,跪礼的变迁,不过是时代精神蜕变的投影而已。如果比较宋代与清代的精神风貌,它们是完全不同的:宋代士臣敢振言告诫皇帝:天下者,中国之天下,祖宗之天下,群臣、万姓、三军之天下,非陛下之天下。要求君主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至于廷争面折之事,更是不胜枚举。而清代的士大夫已经全无宋人风骨,竟以获得在圣上之前自称奴才的待遇为荣。一名清初的士子还观察到,迩来士大夫日贱,官长日尊,于是曲意承奉,备极卑污,甚至生子遣女,厚礼献媚,立碑造祠,仆仆跪拜,此辈风气愈盛,视为当然,彼此效尤,恬不为怪。

士大夫已是如此,草民更不用说了。宋代的平民见官,尽管也讲尊卑有序,但大体上还可以维持尊严,见多识广的京城之民,更是不畏官长,常抓着官府的短处不放,跟官长争长短,也不给官长好面色看,急了就写检举信,或者到京师的直诉法院登闻鼓院控告。而清代的平民,不但见官得先跪拜叩头,我还在《清代巴县档案汇编》上看到,老百姓向衙门呈交诉状禀词,都以蚁或蚁民自称,官府称呼其治下小民,也直接叫蚁。人民在官府面前表现得如此卑贱,只怕是前所未见的。

在跪拜已含有强烈的尊卑涵义之后,人们从下跪的动作自然而然地就会联系到屈辱、卑贱。这时候再来提倡恢复跪礼,肯定是不适时宜的。古人说,礼者,时为大。礼仪的应用,还是以顺应时宜为第一要义。基于此,我不支持对跪拜礼的恢复。(作者:吴钩)


|中国人从何时开始下跪?

      

中国人从何时开始下跪?|
  • 江南文化有哪些特征|
  • 江南文化有哪些特征| | 江南文化有哪些特征| ...

    中国人从何时开始下跪?|
  • 冬天在古时候叫什么|
  • 冬天在古时候叫什么| | 冬天在古时候叫什么| ...

    中国人从何时开始下跪?|
  • 吾得兄事之的兄是什么意思|
  • 吾得兄事之的兄是什么意思| | 吾得兄事之的兄是什么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