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的三不知是哪三不知
人们常说的三不知是在晋国的荀瑶领兵伐郑,荀文子认为,只有在对敌军的情况了如指掌时才可以决定战术。君子之谋也,始中终皆举之,而后入焉。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意思是谋划事情,要对整个事情的开始、发展和结局都弄清楚,才能最后决定怎么办,什么都不知道,怎么用兵。所以三不知,是指对情况的开始、发展和结局全然不知道。现代还用来指某些人不愿意吐露内心的想法,或者不愿意为一些事承担责任的冷漠态度。
三不知是指哪三不知
三不知具体是指:不知道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三不知是一个汉语词汇,现指不管怎样问,总说不知道。
比喻对实际情况了解太少。另外,一问三不知也有装糊涂,假装不知道的意思,有明哲保身的意味。
“三不知”出自《左传》。公元前468年,晋国的苟瑶率兵攻打郑国,齐国为防止晋国坐大,就派大夫陈成子带兵援郑。有个名叫苟寅的部将报告陈成子说:“有一个从晋军来的人告诉我说,晋军打算出动一千辆战车来袭击我军的营门,要把齐军全部消灭。”陈成子听了,骂他说:“出发前国君命令我说:‘不要追赶零星的士卒,不要害怕大批的人马。’晋军即使出动超过一千辆的战车,我也不能避而不战。你竟然讲出壮敌人威风灭自己志气的话!”苟寅自知失言,于是感慨说:“君子之谋也,始中终皆举之,而后人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
此话意思是说:聪明人谋划一件事情,对事情的开始、发展、结果这三方面都要考虑到,然后才向上报告。现在我对这三方面都不知道就向上报告,难怪拍马屁拍到蹄子上。
三不知指的是哪三不知
三不知出自《左传》,据记载,晋国的荀瑶率领军队攻打郑国时,荀文子认为,不可轻举妄动,他说道:“君子之谋也,始衷(即‘中’字,三代‘衷’字有“中心”一解)终皆举之,而后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这段记载在古书中首先提出了“三不知”的说法。荀文子说话的大意是,仁人君子的进攻谋略,是开始、中间和最后终结(即“始衷终”)都弄得了如指掌明白清楚才进攻。现在我们这三部分都不知道,不是很难吗?所以,从这段话可以理解,“三不知”指的是开始、中间、结局都全然不知。
|人们常说的三不知是哪三不知
三不知指的是哪三不知 三不知是指哪三不知 人们常说的三不知是哪三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