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 蟋蟀竟确有实车 还是个自行火炮
前言
哈喽读者老爷们大家好,我是阿基姆,欢迎来到暑期专栏日更的最后一期,这一期我来给大家胡扯一下WOT中替换白云的那辆十级TD——蟋蟀15的背景小知识。
我怎么感觉除了激光炮和机动这车不如白云呢(
正文
动物园的新丁
1942年初,负责野战炮兵装备的德国炮兵装备测试四处(Wa.Prüf 4)提出了可移动重型火炮运载车辆的设计要求。测试四处对这个项目的规定很少,其中一条最主要的规定是:
使用新式黑豹中型战车的底盘或零件。
实际上,当时莱茵金属和克虏伯公司正在进行和此标准类似的“军备竞赛”,就比如使用III / IV底盘搭配105榴弹炮设计出的自行野战炮(实际上是野蜂的前身,也就是Geschützwagen III/IV,只有一辆样车下线)。测试四处也想研发一款指标近乎相同的自行火炮,他们原本想使用比10.5cm leFH(leFH:轻型野战榴弹炮)更重的12.8厘米和15厘米火炮,但是III / IV的底盘难以支撑这种大炮的重量,只能把底盘放眼于服役不久的黑豹坦克,重新开始设计。
底盘确定之后,计划的两杆榴弹炮又出现了问题,原计划使用的是12.8 cm K 43和15 cm sFH 43榴弹炮——
后者,15 cm sFH 43(sFH:schwerer Feld Haubitze,是重型野战榴弹炮的意思,也就是heavy field howitzer)是15 cm sFH 18的改进,使用袋装推进剂并采用螺旋式后膛。
15 cm sFH 18,实际口径是149.1mm,德军称其为常绿树
而前面的12.8 cm K 43(K=Kanone,火炮)记录寥寥,不为世人熟知,可能是12.8 cm K 44 L / 55的前身,当然,这两杆火炮都没有被建造过。
12.8 cm K 44 L / 55,也就是猎虎老鼠它们的主炮,和P 44 L55加起来大概生产了100门
测试四处为了减轻全车重量,使用战斗室开放的设计。
原型车计划使用黑豹进行改装试验,之后的量产车都将使用黑豹II底盘制造。
不过在1943年6月取消黑豹II的量产建造订单后,投产计划马上改为完全使用黑豹底盘进行建造。
竞标开始
和之前一样,克虏伯和莱茵金属又参加了这一次竞标。测试四处规定,所有设计都可以通过铁路进行机动运输,并且能够携带至少30发炮弹,莱茵金属的设计没有通过这两关。
竞标结束
克虏伯获得了订单
恭喜克虏伯,莱茵金属**
其实失败的就是天蝎方案,有机会再和大家唠一唠
克虏伯的方案——Krupp I and II(Sfl.)
先说一个有趣的知识点,武器运载车的德语是waffenträger,但很少有量产之后还在其名称中带有waffenträger的称呼,德国大多数武器运载车被称为Selbstfahrlafette(见小标题中的Sfl),也就是“自行火炮运载车”。
克虏伯在接到项目通知之后立即着手工作,并于1942年7月1日提交了搭载12.8cm K 43(Sfl.)和15cm SFH 43(Sfl.)的两个克虏伯I方案(索引编号分别为Gerät 5-1211和5-1528)。这两个方案除了武器配备不同之外,其余部分完全相同,都有360°旋转的炮塔(可拆卸)和炮口制退器。
15cm sFH 43(Sfl.)的射程高达18公里,底盘被命名为Bauelemente Fahrgestell Panther,意为“使用黑豹组件进行改造的底盘”,这其实是和测试四处玩了一个文字游戏。不过克虏伯I的蓝图没有留存到战后,其外型至今仍然是个谜。
在设计了第一批克虏伯I之后,不久,克虏伯又提交了另一种版本,即克虏伯II。
这一次和第一次的情况一样,除了火炮有异,两个不同版本的克虏伯II是完全相同的。克虏伯II也具有360°旋转的炮塔(可拆卸),底盘略微加长,轴距为4,200mm。
12.8cmK 43 Krupp II / Grille 12(由希拉里·路易斯·道尔绘制)
15cm SFH 43 Krupp II / Grille 15(由希拉里·路易斯·道尔绘制)
蟋蟀15
128炮版本的完整木质模型于1942年11月建造,并于1943年1月展示给测试四处,同时,克虏伯表示,如果他们在1943年5月1日之前接收所需要的黑豹底盘,那么就能够在9月1日之前准备好原型车的试车任务。
蟋蟀12的木制模型
1943年2月18日,上级下达了建造两辆克虏伯I原型的订单,一个是128炮的型号,另一个则是150炮。
1943年2月24日,测试四处将分配给克虏伯I/II的项目名称下发给克虏伯公司,克虏伯I被命名为Heuschrecke (即Grasshopper,蝗虫),克虏伯II被命名为Grille (也就是Cricket,蟋蟀)。
1942年蟋蟀15的部分设计图纸
从1942年11月25日开始绘制的蓝图在顶部显示了现有蟋蟀 15的设计,在底部显示了11月11日提出的改进版本。11月11日设计的战斗室比现有设计的战斗室低15毫米,并且略微向前,还配备了新型的炮口制动器,尚不知道此建议是否已被采纳。
蟋蟀15火炮部件蓝图
与其配套的蓝图,绘制于1943年
这套蓝图显示了拆卸火炮组件的过程:
...车辆的炮管将被当作副臂,随后安装一个滑轮和滑车,以使其能够将金属零件从车体的前部抬起并将其放置在炮塔的后面形成一个坡道...车轮将固定在炮塔基座上,部署在车体上的绞车将其降下坡道...一旦离开底盘,炮锄可以连接到炮塔基座上,使主炮当作野战炮来使用...
具体的过程和场景大家想一想就好,总体而言,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研发变动
1943年3月11日,由于担心新式15cm sFH 43的生产缓慢,测试四处要求考虑选择在蟋蟀 15上安装旧型号的15cm sFH 18。到4月20日,经过研讨确定使用sFH 18会引起更多的问题。取而代之的方案是,使用15cm sFH 43进行开发,并尽可能多地结合利用15cm sFH 18的部件。
但是,1943年4月3日,负责军用车辆制造的战车与机动装备测试六处(Wa.Prüf6)介入并告诉克虏伯,他们只被允许制造蟋蟀1215的原型车。
在这种情况下,1943年5月5日,克虏伯告知测试六处,2月8日的两架克虏伯I的订单被取消。
1943年5月21日,生产黑豹的MAN公司被命令要为克虏伯公司制造全套悬挂组件、发动机和传动系统,以及驾驶员潜望镜和伸缩式进气口。
历经磨难的蟋蟀原型车究竟能否下线?
1943年6月7日,克虏伯报告说,蟋蟀1:10的比例模型将在7月中旬左右准备就绪,而全尺寸的原型车将在11月1日之前完工(四处:说好的九月一日呢?)。
同时,克虏伯还把12.8cm K 43火炮改为常规炮口的12.8cm K 44 L / 55,并使得15cm sFH 43也具有常规后膛,而不是螺钉式缺口。
从1943年1月18日开始设计的蟋蟀12(绘画版权Hilary Louis Doyle)
但是!(反转又来了)
到1943年10月20日,克虏伯仍然未能生产出原型车。测试四处认为该项目没有进展,命令克虏伯停止该项目的所有工作。
克虏伯确实停止了蟋蟀和蝗虫的工作,但继续设计基于黑豹的武器运载车,至此,蟋蟀的命运告一段落。
附加内容
这在一开始就不是成功的方案...——可拆卸的15cm sFH 18
1944年1月20日,克虏伯为15cm sFH 18的Selbstfahrlafette mit Absetzbarer(可拆卸式15cm sFH 18主炮的自行车辆)制作了一套名为SKA 879的蓝图。
该车基本上是普通的黑豹底盘,轴距为3,920mm,但是,车体的后部略微加长,以支撑后部安装的炮塔...炮塔放置于一个金属盒上,炮塔和盒子一起组成战斗室...使用明显连接在惰轮上的金属梁,可以通过倒车行驶几英尺来抬高整个组件并将其抬离车辆,一旦从底盘上移开,火炮组件就可以当作独立的火炮使用。
这才叫武器运载车嘛(战术后仰)
1943年2月3日,克虏伯又提出了第二种设计,并送去了一份命名为SKB 891的图纸。该版本的炮塔居中安装,发动机后置。这个版本的部署是从坦克的前部抬起,而不是从后部抬起。克虏伯也把第二个版本制作成木制模型送审研究。
由于未知原因,底盘不是黑豹的底盘,可能是克虏伯自己定制的“个性化”底盘
150可拆卸炮的版本I
150可拆卸炮的版本II,蟋蟀失败之后克虏伯可能会在它上面继续下刀
尾声
其实克虏伯的蟋蟀算是一个比较失败的作品,就算是制作完成的蟋蟀15也只能当一辆自行火炮而不是坦克歼击车来使用,反而是搭载了150mm sIG 33的蟋蟀真正传承了这个名号(游戏中还给了一杆sFH 13 L/17)。也许蟋蟀15可能只会在WOT中,作为一辆6~7级的火炮出场,不过换装反坦克后分配至顶级房倒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完】
无情催更
其实莱茵金属竞争的方案是后来被WG魔幻化的天蝎G,点赞过100,火速更新天蝎原型车的小故事,要不然就只能等到下一次专栏日更活动咯~
|震惊、蟋蟀竟确有实车、还是个自行火炮
蟋蟀竟确有实车 还是个自行火炮 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