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寺庙

《黄河颂》作者简介是什么|

《黄河颂》作者简介是什么

《黄河颂》的作者是张光年。

《黄河颂》作者简介是什么|

张光年(1913年11月1日-2002年1月28日),笔名光未然、华夫,湖北省光化县老河口镇(今老河口市)人,中国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

张光年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曾当过商店学徒、店员和小学教员。1935年肄业于私立武昌中华大学中文系,同年发表《五月的鲜花》,经阎述诗谱曲后在“一二·九”运动中广为流传。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9年1月赴延安,同年3月创作《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于5月在延安首演,并进而流传全国。1940年到重庆,创作长篇叙事诗《屈原》。

1941年皖南事变后到缅甸,1942年回到云南。1945年10月离开昆明。1946年经北平进入华北解放区,先后任教于北方大学、华北大学。

1949年后一直在北京,先后任《剧本》、《文艺报》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是第三届、五届全国人大代表。

后曾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2002年1月28日在北京逝世,2003年7月25日其骨灰在青海省循化县积石镇撒入黄河。

《傲慢与偏见》作者简介是什么

简·奥斯汀(1775~1817)英国女小说家。生于乡村小镇斯蒂文顿,父亲是当地教区牧师。奥斯丁没有上过正规学校,在父母指导下阅读了大量文学作品。她20岁左右开始写作,共发表了6部长篇小说。1811年出版的《理智和感伤》是她的处女作,随后又接连发表了《傲慢与偏见》(1813)、《曼斯菲尔德花园》(1814)和《爱玛》(1815)。《诺桑觉寺》和《劝导》(1818)是在她去世后第二年发表的,并署上了作者真名。

奥斯汀终身未婚,家道小康。由于居住在乡村小镇,接触到的是中小地主、牧师等人物以及他们恬静、舒适的生活环境,因此她的作品里没有重大的社会矛盾。她以女性特有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力,真实地描绘了她周围世界的小天地,尤其是绅士淑女间的婚姻和爱情风波。她的作品格调轻松诙谐,富有喜剧性冲突,深受读者欢迎。

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庸俗无聊的“感伤小说”和“哥特小说”充斥英国文坛,而奥斯丁的小说破旧立新,一反常规地展现了当时尚未受到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冲击的英国乡村中产阶级的日常生活和田园风光,尽管反映的广度和深度有限,但对改变当时小说创作中的庸俗风气起了好的作用,在英国小说的发展史上有承上启下的意义。


|《黄河颂》作者简介是什么

 

《黄河颂》作者简介是什么|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简介是什么|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简介是什么|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简介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