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从今夜白下一句,露从今夜白下一句是月是故乡明
露从今夜白下一句是月是故乡明。取自唐诗《月夜忆舍弟》。
作者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唐朝河南府巩县(河南郑州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露从今夜白下一句是什么
“露从今夜白”的下一句是:月是故乡明。
出自唐代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原文: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避,况乃未休兵。
译文: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正在鸣叫。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有兄弟却都分散了,没有家无法探问生死。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没有停止。
诗词|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诗词|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月夜忆舍弟》
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以后,到处都是硝烟战火,百姓颠沛流离,杜甫与自己的弟弟们也分散到了各地。他心中担忧,却只能在月夜下怀人,希望那一轮明月能够寄托自己的思念。
题目是月夜,诗人却不从月夜开始写起。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开篇便是一幅萧瑟的清秋图景。
戍楼上响起沉重单调的更鼓声,警示着行人莫要通行,耳边传来天边孤雁的一声哀鸣。令本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的冷落沉寂。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既是写景,同时也点明了时令。
是在白露节的夜晚,清露盈盈,让人顿生寒意。明明是普天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诗人却觉得故乡的月亮更加明亮。
其实并非故乡月更明,只是诗人深深怀念起了故乡的人物风景。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月光勾起了诗人的思乡之念,他不由想到了分散各地的兄弟姐妹。
如今遭逢战乱,各自分散,再是担忧想念,也无从打听到他们的消息。
此一句,写得极为肝肠寸断,感人至深。而这并非是诗人一人的遭遇,而是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离患的普遍遭遇。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尾联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忧虑。亲人们四处流散,平时寄书尚且常常不达,更何况战事频仍,生死茫茫更难逆料了。
整首诗层次井然,一句一转,一气呵成,怀乡思亲之情凄楚哀感,顿挫沉郁。
|露从今夜白下一句,露从今夜白下一句是月是故乡明
山寺 月夜忆舍弟 月是故乡明 杜甫 露从今夜白 露从今夜白下一句 露从今夜白下一句 露从今夜白下一句是月是故乡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