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中的成语 关于左传中的成语
天经地义
出自《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礼仪是上天的原则,大地的义利,是人们做事的准则。
大义灭亲
出自《左传·隐公四年》:“石确纯臣也,恶州吁而厚与焉。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石确真是忠臣啊,他讨厌儿子石厚与州吁一起做坏事,他便将自己的儿子石厚处死,对于那些犯罪的亲属,不徇私情,同样进行了严厉的处罚。
外强中干
出自《左传·僖公十五年》:“今乘异产以从戎事,及惧而变……外强中干,进退不可,周旋不能,君必悔之。”大王使用异国的马匹去打仗,发生突变的时候,马匹会受到惊吓,发生变故……这种马匹看似强壮,其实内心十分怯懦,这样会使得大王进退两难,无法与敌人周旋,到时候您一定会后悔的。
从善如流
出自《左传·成公八年》:“君子曰:‘从善如流,宜哉。’”君子说:“听从了好的意见,就像流水一样自然,这是多么适宜的事情啊!”
心腹之患
出自《左传·哀公十一年》:“越在我,心腹之疾也。”越国对于我们来说,就像在心头上生病一样危险。
斩草除根
出自《左传·隐公六年》:“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蕴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身为君王,对于那些坏事情,应当像农夫铲除杂草一样,将他们清除干净,而使得他们不会再次生长。
一国三公
出自《左传·僖公五年》:“一国三公,吾谁适从?”一国之中,居然有三位君主,我到底该听从谁的呢?
楚材晋用
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楚虽有材,晋实用之。”楚国虽然有许多有才干的人,但是大多被晋国所使用。
鞭长莫及
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古人有言曰:“虽鞭之长,不及马腹。”古人说的好,鞭子虽然很长,但是也不可能打到马肚子上的。比喻虽然很想去做,但是能力却达不到。
众怒难犯
出自《左传·襄公十年》:“众怒难犯,专欲难成,合二难以安国,危之道也。”不可以使得众人愤怒,专权也很难取得成功。用这两件事情,一同去治理国家,这种方法是十分危险的。
水浒传中的好词 关于水浒传中的好词
魂消胆丧、花枝招颤、积草屯粮、箭穿雁嘴
脚高步低、近火先焦、挤眉弄眼、家破人离
吉日良时、极天罔地、将遇良材、将遇良才
吉日良时、口出狂言、恐后无凭、心满意足
效犬马力、徇私舞弊、心头撞鹿、陷于缧绁
悬崖峭壁、血雨腥风、削职为民、笑逐颜开
用兵如神、倚草附木、坐立不安、捉摸不定
朱甍碧瓦、壮气凌云、自取罪戾、浓妆艳抹
屁滚尿流、炮龙烹凤、披头盖脑、披头散发
左传中的三不知是指 三不知具体指的什么
左传中的三不知是指始、中、终三阶段三方面都不知道。始,就是事物的起源、开端或创始阶段;中就是事物在发展中间的全部过程情形;终就是事物发展变法的结果。
典故
“三不知”出自《左传》。公元前468年,晋国的荀瑶率兵攻打郑国,齐国为防止晋国坐大,就派大夫陈成子带兵援郑。有个名叫荀寅的部将报告陈成子说:“有一个从晋军来的人告诉我说,晋军打算出动一千辆战车来袭击我军的营门,要把齐军全部消灭。”陈成子听了,骂他说:“出发前国君命令我说:‘不要追赶零星的士卒,不要害怕大批的人马。’晋军即使出动超过一千辆的战车,我也不能避而不战。你竟然讲出壮敌人威风灭自己志气的话!”荀寅自知失言,于是感慨说:“君子之谋也,始中终皆举之,而后人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此话意思是说:聪明人谋划一件事情,对事情的开始、发展、结果这三方面都要考虑到,然后才向上报告。现在我对这三方面都不知道就向上报告,难怪拍马屁拍到蹄子上。
含义
《左传》中所说的“三不知”很明白,是始、中、终三阶段三方面都不知道,现在逐渐产生了别的意思。后来用“三不知”应对内情一无所知,有时指装糊涂,指对事情的开始、经过、结果都不了解,也就是完全不知道的意思。
|左传中的成语、关于左传中的成语
三不知具体指的什么 儒家 关于左传中的成语 关于水浒传中的好词 左传 左传中的三不知是指 左传中的成语 水浒传中的好词 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