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寺庙

笃行之是什么意思|

笃行之是什么意思

笃行之的意思是指最后要切实的去施行。“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

笃行之是什么意思|

“笃行之”出自《礼记·中庸》十九章:“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意思是做事要广泛的学习,仔细的探究,谨慎的思考,明确的辨别,最后要切实的去施行。

“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意。只有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笃行”。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笃行是什么意思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语出《礼记中庸》。

要博学多才,就要对学问详细地询问,彻底搞懂,要慎重地思考,要明白地辨别,要切实地力行。

这是对待学习的五个方面,不管是学习书本知识也好,学习某种技能也好,都得经过反复训练才能完成。

习大大也曾说:学习和思考、学习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正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你脑子里装着问题了,想解决问题了,想把问题解决好了,就会去学习,就会自觉去学习。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博学,通达地学习、广泛的学习,这是吸收知识的过程。

审问,审慎地探问、深入地追问,这是答疑解惑的过程。

慎思,谨慎地思考、周密地思索,这是遴选消化的过程。

明辨,明晰地分辨、明确地判别,这是择定结果的过程。

笃行,笃定地履行、坚定地执行,这是践行学志的过程。

这是从“学”到“习”的五个步骤,一个人把自己的所学所想经过自己吸收与理解转变成为自己所思所得,从而实现所谓的知行合一,学以致用。

三人行,必有我师。生活中处处都有需要我们学习的地方。

怀谦虚而学,益则有所得,损亦无所失。博学之路,坚持不懈地前行,方知宇宙之大,免于坐井观天。

在学习的道路上,勇于对不明白的知识提出质疑,避免枯燥乏味,且透彻了解知识。学与问,相辅相成,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闻。问,才能深入、才能祥知、才能理解。

思考是学习进步的阶梯,谨慎的思考,则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都知道:冲动是魔鬼。有些事,我们只需心平气和的即可解决,三思而后行,行必有方。三思之后,方能心静,静则生万物。这也是慎思的一个重要体现。

所学所问所思,很多人认为学习完这几步,已经差不多了,尚不知,我们的所学的是否适合自己,理智的判断事物于自己是否适用,显得极其重要。毕竟明辨之后,得到的知识才是最适合自己的。

如果不认真分析、理智对待、仔细辨别、通晓道理,就会让人觉得荒谬、容易犯错。思和辨,是治学的中级阶段。慎思明辨,体会生活,领悟修身之道与学习之道。

把正确的理论、智慧的学问切实落到实处、用于实践,并且无论社会洪流如何起伏、人心思变如何动荡, 都坚定不移地把正道去推行、去践行、去受惠于人,这才是有仁有义的做法。

有些人只顾闭门读书或者学而不通,只把学问用在了第一个阶段而没能躬行实践、没能笃定坚守、没能行之以忠,那么就是“纸上谈兵终觉浅”了。

博学审问认知世间规律,慎思明辨修养自身品性,笃行实践心中所想。增长认知,静养自省,缓进养德,终可立己。

我们平时的学习,如果能化入行动、提升智慧,如果能融入生活、光华人生,如果能投入社会、贡献时代,则可以修身,可以知人,可以“治天下国家矣”。

我们不学则已,既然要学,不学到通达晓畅绝不能终止。

我们不去求教则已,既然求教,不到彻底明白绝不能终止。

我们不去思考则已,既然思考了,不想出一番道理绝不能终止。

我们不去辨别则已,既然辨别了,不到分辨明白绝不能终止。

我们不去做则已,既然做了,不确实做到圆满绝不能终止。

笃行之中笃行是什么意思?

笃行,用学习得来的知识和思想指导实践。“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意。只有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笃行”。

《礼记·中庸》十九章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说的是为学的几个层次,或者说是几个递进的阶段。“博学之”意谓为学首先要广泛的猎取,培养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好奇心丧失了,为学的欲望随之而消亡,博学遂为不可能之事。“博”还意味着博大和宽容。


|笃行之是什么意思

       

笃行之是什么意思|
  • 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什么意思|
  • 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什么意思| | 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什么意思| ...

    笃行之是什么意思|
  •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出处哪里|
  •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出处哪里| |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出处哪里| ...

    笃行之是什么意思|
  • 博学之是什么意思|
  • 博学之是什么意思| | 博学之是什么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