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寺庙

一战上岸北大汇丰|

一战上岸北大汇丰

卡尔萨根曾说:“在广袤的空间与无限的时间中,能与你共享同一颗行星与同一段时光,是我的荣幸。”

一战上岸北大汇丰|

这篇文章是我过去7个月的研究生备考中的浮光掠影。回顾备考时光,感慨颇多。通过梳理,我发现无论是择校,还是复习,我的备考经验可以总结为如题目所示的两点——第一,Think big. Start small. 第二,学会拆解目标,每天匀速前进。下面我将围绕这两点,简要回忆我的备考时光。不知道你如何找到这里,但如果其中的文字能够给你提供帮助,那也是我的荣幸啦。

个人情况

(一)背景

我本科专业为某高校新闻学,一战北大汇丰,非跨考生。自大一入学起,我对本学科就有极大认同与热情,且随着专业知识的增加,这种认同与热情也在逐步增加。我有过几段媒体实习经历,对新闻理论与新闻实务有一定了解与实践。我有过几段调研经历,对传播学与社会学的相关理论与话题也有所了解。

尽管是这样,在备考最初我还是清晰地感知到,我本科前三年在课堂与实践中获得的知识未成体系,远达不到汇丰的要求。但是经过7个月的努力,我现处于拟录取状态。所以有相似背景的同学,现在不要感觉惊慌,一切尚有可能。

(二)择校

我确定报考汇丰商学院的时间较早。大概是在2019年8月我就已确定这个考研目标。

我的决策过程大概是这样的——首先,在院校与专业的选择中,我优先考虑了专业。本科的几段媒体实践经历让我深刻地感知到,仅学习新闻学的知识似乎不足以进行更有深度、有力量的报道。这种强烈的“知识不够用”的感觉是我选择读研的动机。其次,在明确我的目标是在新闻学的基础上多学一门学科之后,我在众多领域中挑选了最感兴趣的几个领域——视觉传播、财经传媒、数据新闻。随后,我开始广泛地收集资料,辅以采访相关的老师或者学长学姐,再结合自己的想法,选定了财经传媒。接着,再搜寻了解现在有哪些开设了财经传媒硕士课程的院校。最后,结合自身的学业、职业发展规划、城市偏好等因素,将汇丰商学院确定为我的目标院校。

我觉得,有条理地选出目标院校,是一个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过程。一方面要对自身的学习情况等做出理性的分析;另一方面这个学校一定得是一个自己特别想去的地方。在备考后期,我在各个地方无数次地书写过“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财经传媒”“PHBS”。它是我整个备考过程中最大的激励。

专业课

我的专业课备考过程,有两个核心策略——1. 拆解大目标,化为小目标;2. 发现问题与困难,然后找对的人寻求帮助。

2020年4月,我开始考研复习之路。但因为大三下学期的课业任务比较繁重,且在疫情期间网课管理十分严格,所以我在这段时间内的专业课的学习投入时间大概只有每天三至四小时(大概是一个晚上自习的时间)。到了6月初,为了完成7门课程的大作业(其中有一项是纪录片拍摄),我不得不中止专业课的复习。到了7月中旬,学校课程基本结束之后,我才进入全天复习的状态。所以在此部分,我缺失了6月至7月中旬的复习计划。

(一) 大致的时间线安排

1. 4月至6月初

现在回顾,我觉得4至6月是非常宝贵的知识输入的阶段。在这个阶段要有意识地通过读专业书、公众号文章、论文等进行知识、观点、论述逻辑等的输入。在这个阶段时间相对充裕,一字一句详细精读参考书目不仅能完善知识结构,也能顺着作者写书的脉络学习作者论述的逻辑,还能对本学科有较为全面的中宏观窥见。

一些小tips:

如果没有另外做读书笔记的习惯,而是直接划在书本上的话,大家可以形成一套自己能够记住、易于辨识、易于书写的符号系统,辅助书本细读。

书本细读最好是分版块、集中阅读。不同书中相同领域的知识点可以集中在一起看。例如在郭书中看完传播效果研究后,可以立即看刘书、赛书、麦书中相似的内容,然后将知识合并同类项,便于“打包”储存在头脑中。

2.7月中旬至8月底

7月中旬至8月底仍然是大量输入知识的过程,但是当知识摄入达到一定量时,要注意知识的框架的梳理与搭建。知识框架的搭建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动态的、不断调整的过程。我在最初搭建传播的框架时,也毫无头绪。但是在不断打磨的过程中,知识框架的搭建会越来越顺手。我的思维习惯是树状思维形式。起初,我将两张A4纸拼贴在一起,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列传播学的知识框架。我觉得纸笔的触感和写字的过程,可以让我的逻辑思路更清晰。因而,无论是什么板块的知识框架搭建,我都坚持手写第一版。当框架成熟,要往其中大量填补内容的时候,我会使用幕布自作电子版的框架。框架的逻辑依然是树状逻辑,此时可以附上链接。在之后的名词解释整理,我也使用了幕布。有“折叠”和思维导图显示功能的幕布,特别适合做需要背诵或者搭建框架的内容。幕布有手机版,便于在日常生活中翻看笔记。但是幕布导出的文件字体、行距过大,又不太适宜整理长文本的内容。所以到了后期,大部分需要打印出来的资料我还是使用了Word编辑。

除了搭建框架,我还细读塞弗林的《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与刘海龙老师的《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在阅读过程中,我发现这两本书的部分内容是相互衔接的。刘书仿佛是塞书的丰富版,补充了许多例子与精彩的论述,两本书结合一起看,可以相互取长补短。此外,我还读了彭兰老师的《网络传播概论》。这本书的框架清晰,事例很多,阅读体验非常好。大概也是暑假的时候,彭兰老师的新书《新媒体用户研究——媒介化、节点化、赛博格化的人》出版。这本书的内容都是关于用户研究,书中的框架也十分清晰,可以重点关注彭老师的论述逻辑以及老师所使用的例子。我在听了两场彭兰老师的云端讲座,后来也补充阅读了这本书的重点章节。

7月至8月是各大高校的暑假,我进入全天复习状态。同时,不知道是不是受疫情的影响,我感觉“交往在云端”的进程明显被加快,有很多老师在暑期开了云端讲座。除了彭兰老师的讲座,我还听了刘海龙老师讲《海德格尔论媒介》、陈力丹老师讲新闻学、孙萍老师讲外卖小哥的平台化生活、还有刘涛老师、胡翼青老师等等。这些讲座大多是围绕某主题,或者某本书、某个社会热点而展开的沙龙,不同的学者会分享不同的观点。所以观点或结论都很新颖。除去应试备考的功利目的,能在与学术大拿、业界精英们相聚在云端,也是非常难忘的经历。例如,我至今对陈力丹老师授课时的严谨、犀利,以及他对新闻学研究的热情记忆犹新。

一些小tips:

讲座的信息除了可以关注各高校的新闻学院,还可以关注公众号“新传研读社”等。

要提前记下讲座的时间,协调好其他复习任务的时间,听讲座的同时要记得做笔记。

讲座要有所取舍,不可场场讲座都听,否则可能会耽误复习进度。听完讲座后要有所输出,可以是总结,也可以是短评。

3. 9月至10月中旬

进入9月之后,我明显感受到备考时间开始加速流逝。也许是中高考的“百日誓师”之类的仪式深入我心,我对“倒计时100天”这个时间点十分在意。因此在这个时间段,我的复习思路变成了目标导向型。我经常根据任务量给自己划定底线,例如:在10月份之前我必须整理完所有的知识框架。这个是一个月目标,我会进一步细化成周目标,最后在细化成日目标。拆解了目标之后,我会更加安心,因为我知道那不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一个个小目标其实就是通往大目标的阶梯,剩下要做的就是不折不扣地完成每天的任务。

由于我暑期的时候在家复习,效率略低,紧迫感不足,导致我整个暑假也只是大致整理了传播学的框架和阅读了几本书。所以我的9月的目标就是完成网传、新闻学的框架和大笔记整理,同时再补充完善传播学的大笔记。基本上就是每个部分分配10天的时间。

与此同时,我开始了社会研究方法的复习。社会研究方法我是用了陈阳的《大众传播学研究方法导论》、袁方的《社会研究方法教程》、艾尔巴比的《社会研究方法》。因为我在大三上学期(2019年9月)修过社会研究方法,当时就已详细读过陈阳这本书,所以我的重心放在了袁方和艾尔巴比的书上。我个人认为袁方的书结构更清晰,论述的语言更贴合我们日常生活的表达,更适合用来做笔记和框架。但是艾尔巴比的书中有很多案例是关于前人学者的研究。例如你在读到定性分析中的“符号学分析法”时,会读到艾尔巴比引述在书中的关于戈夫曼的《性别广告》研究的具体操作。所以艾尔巴比的书可以作为理解袁书的辅助。由于当时时间过于紧张,所以我在鹏一的基础上完善了我的笔记,之后我又在网上找到了一份社会学系同学整理好的袁书的读书笔记。我觉得在时间紧张的情况下是可以考虑使用别人的读书笔记的,但大概率达不到自己总结读书笔记的阅读效果。

10月中旬以前,我基本都是在整理大笔记。传播学我主要围绕《范式与流派》进行梳理。网传板块是围绕彭书进行梳理。新闻学我补充了当时《新闻学概论》最新版(第六版)新增第三章“新闻真实”的内容,另外整理了大笔记。研究方法是围绕袁书进行的。此外我还补充阅读了《新闻社会学》《新闻理论十讲》。

一些小tips:

做读书笔记不是复制粘贴、也不是整段抄写。而是基于自己的理解概述或者复述(paraphrase)。做笔记时要想清楚一个问题——为什么要记下这一段。

做了笔记之后要常翻阅。笔记就算做在了你的笔记本中,若不去记忆翻阅,那么那些知识也只是你的笔记本的知识,而不是你的知识。这里定期翻阅的频率可以参考艾宾浩斯曲线,亲测十分有用。

4. 10月中旬至11月底

进入10月,基本的知识都已经过了一遍,我在这个时间进行了专题整理、论文阅读、知识点的记忆,以及练题输出这几个板块的练习。这个阶段任务比较重,所以我拆解成了好几个10天计划。计划的核心是:均匀分配任务,定期回头巩固。

专题整理可以分成热点专题和知识专题。知识专题方面,我首先汇总了前期做过的各个板块的大笔记,在此基础上重新调整框架,合并同类项,突出重点,多次修补。进行知识专题的汇总时,我回到书本对一些重点板块进行了回顾,简单地做了二次笔记,例如传播效果、说服与宣传研究等板块的内容。我个人觉得在这个阶段进行二次笔记是有必要的,因为这有助于知识的再次抽象和精炼。二次笔记不会如第一次笔记般详细,故也不会花费太多时间。做第二次笔记的过程就像一个自问自答的过程,除了可以检验知识点是否牢固,还能提供一个较为全面的视角。这个阶段我二刷了《网络传播概论》《范式与流派》《传播学教程》。补充阅读了《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结合社会研究方法,重点关注了每个里程碑的研究方法。11月前读了《重返灰色地带》。

热点专题的制作会比知识专题略微轻松一些。各大考研公众号,一般都会有热点事件的总结推送。我会集中阅读多篇,然后按照自己熟悉的论述框架再总结一份笔记,其中会融合一些轻学术公众号的观点,例如知著网、全媒派、新传研读社等。但我发现这个方法有个弊端,那就是在整理推送资料时,我很容易迷失在微信推送的信息流中。有时候一个上午可能只能整理一个热点,这就有点浪费时间。后来,我的应对方法是,每天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时长刷固定公众号的信息,当出现信息增量不足的情况再去增刷其他的公众号信息(但是可能会自筑信息茧房的风险LOL,大家自行判断吧hhh)。我通常是睡前刷公众号文章,看到好的论述我会复制到微信的“文件传输助手”中,待到第二天复习任务开始前再进行简单整理。还有一个小tips,在整理好热点专题之后,可以尝试着与研友在吃午饭等碎片时间交流讨论。如果你能用学术视角向同伴清晰论述一个热点事件,那么这个热点事件一定会给你产生深刻印象。亲测有效。11月之后,小王子的两本书的最新版出版后,我购买了这两本书,快速地过了一次,在专题笔记中补充了一些内容。

论文阅读方面,我习惯将论文打印成纸质版。在阅读之后,我会用便利贴或者白纸,简单地列出这篇文章的论述框架以及主要论点,附在这篇论文后。

同时,遇到一些精彩的论述或者新的观点,我也会补充到专题笔记中。在阅读论文时,我只记忆那些能够顺利说服我的观点,这样可以节省理解和记忆的时间。至于论文的选择,我比较关注国际新闻界、现代传播和对外传播的期刊文章。此外,《中国互联网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新媒体蓝皮书》等报告也是可以多多关注的。

在知识点记忆方面,我大概是从10月中旬,倒计时六十天左右,开始每天抽出两至三小时背书,到后期背书的时间逐步增加。我发现,因为有前期的框架梳理与搭建,所以我背诵自己的整理笔记并不困难。同时,在背诵非我总结的内容时,我会根据我的理解先讲内容拆解成不同的部分,然后再根据我的逻辑框架进行背诵。社会研究板块的内容比较严谨,有的语句必须得按书本的表述。使用默写的方法背诵社会研究方法的内容,更便于检验。对于我而言,在备考后期,默写是不可忽视的一种训练。

我记得10月18日进行了第一次全真模拟考。那次是我第一次有种学有所成的感觉,就是一种题目也能做完了,在做题的过程中思路也被打开了的感觉。我忘记当时考了多少分了,但是我记得当时我还挺受鼓舞的。10月底,每天晚上结束学习之前,都会练6个名词解释输出,限时40分钟。一方面检验和巩固当天的学习成果,另一方面也能训练书写速度。在考场上最不应该出现的就是题目写不完的情况。所以基本上就是要求看到题目就能输出。也许是长达一个多月的加练,在12月28日考试,当天两套名词解释我大概都只用了30分钟左右,这为后面的题目调整出更多时间。最后,334和440我都写满了17面。

5. 12月到考前

进入12月之后,我进入了第三轮的复习,这个阶段的主题是大量的背诵和默写。

在传播学方面,我购买了董璐老师的《传播学核心理论与概念》,对传播学的框架和知识进行重新整理。董书其实是一本词典般的工具书,我通常是结合她的框架与我自己的总结,对特定名词进行回忆与背诵。网传、新闻学、广告公关、社会研究方法板块,我背诵的是自己的专题笔记的内容。

一些小tips:

纸笔的触感可以带来理性与平静。12月心态焦虑是正常的。我偶然发现书写可以带来心理的平静。用“媒介即讯息”来解释,也许就是纸笔书写可以强化线性逻辑,帮助我们理清事情的思路。

搭建框架很重要。框架不仅可以用于理解新内容,还可以用于记忆旧知识。后期需要大量记忆很多东西,我常常是先将内容切割拆分成框架,先记住框架,之后再慢慢往里填入内容。无论是背诵什么内容,这样记忆的效率都会大大提高。亲测有效。

要训练大脑有逻辑地思考一些事情的能力。到了备考后期,大量地做新的笔记显然不现实,这时很多知识点的摄入需要纯靠大脑完成。在备考阶段,我一直在有意识地训练自己按照树状图的思维框架进行思考与表述的能力。这样做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到了临考前、甚至发卷前都不会脑袋空空。可能是大脑早已经习惯了这种“无实物思考”模式。

要用固定的本子,定期做总结。这里的定期可以分为三种——每日总结、每周总结、每月总结。设定目标也可以分为这样的思路,分为每日目标、每周目标、每月目标。只不过目标的设定是动态的,需要经常调整。

写出每日计划,但不要具体到每小时做什么。我非常建议大家准备一个每日计划本,可以在每天晚上睡前,或第二天上午一早写下一天的计划。备考过程中,每天要做的事情非常多,把计划写下来不仅可以防止漏做一些任务,还有助于每日、每周、每月回溯监测自己的复习进度,以便即时做出调整。

公共课

(一) 英语

我的英语基础比较好,大概是从7月开始备考英语二。在8月份之前我都只是在背单词,没有上过网课,所用的资料仅是张剑的真题黄皮书。2001至2014年不分卷,2015至2020年是分了英一和英二卷的。汇丰考的是英语二,相比之下比英语一会稍微容易一些。总体而言,我的英语备考核心思想就是,将英语复习形成一种习惯。因为英语的复习资料特别少,所以并不需要对英语复习的节奏与顺序有过多的设计,只需要把刷真题、记单词、订正错题等固定成每日的常规活动即可。

词汇方面, 7月中旬至8月底,我使用墨墨APP将英语二的五千多词扎实背了一次。之后去到学校,开始背诵第二次。在9月之后,我每天背词的数量减少了许多,但是会坚持每天都背半小时到40分钟左右。在11月底左右,我在墨墨上的第二轮单词记忆也背完了。12月之后,因为心情太过焦虑,所以在墨墨上背词就出现了时断时续的现象。

阅读方面,进入8月后我开始做真题。都说在考研英语中,得阅读者得高分。因为我在2020年的4至5月有雅思备考经历,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技巧,所以我并没有专门去解读长难句。但是考研英语有它自己的特色。考研英语的阅读更侧重于考察对文章脉络逻辑的理解,不同选项的表述的对比等。这些都是要自己去揣摩总结的。从8月份开始备考英语起,我就将下午2点至5点固定为英语复习的时间。在模拟自测的时候,我会记录完成每一篇文章的阅读时间,和总共花费的考试时间,定期总结。我8月份做了2001年至2008年的题目。频率是每周两份,大概一个月做完。9月之后,我就开始做2009年至2019年的英语二的真题。做到10月底,大致也做完了。11月,我开始二刷英语二的真题。12月后,在刷完最后一套2020年的真题之后,我进入“题荒”状态,所以我做了2015至2020年的英语一真题。到后期我一直在刷英语真题的目的,就是保证有做题的手感。

作文方面,我开始准备作文的时间较迟,大概是11月底才开始。英语二考两篇作文,第一篇是应用文,第二篇是图表题。首先,对于第一篇的备考,虽然网上有非常多的模板,但是我并不建议大家直接背诵模板。我是集中浏览了所有应用文题材的模板后,自己总结了模板,加入了自己的语言特色。除了模板之外,应用文要注意许多格式和礼仪的问题,这些都是要自己去总结的,只有自己总结过才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其次,对于第二篇图表题的备考,我发现其实它与雅思的小作文有部分相似的地方。例如,对图表数据的描述的要求是相似的。但考研英语二还需要考察分析这些数据所呈现的现象的能力,这是两者不同的地方。我在之前总结的雅思小作文的基础上总结了适合的模板与表述。在最后一个月,我几乎每天都会进行真题作文练笔,训练逻辑、书写、表达等。临考前的中午疯狂回忆的也是我自己总结的表达和逻辑模板。

(二) 政治

第一,政治备考是信息战。例如,在整个备考过程中,肖秀荣老师的资料会一直出版,其中的信息也会一直更新。作为第一次考研的小白,一定要留意肖大大什么时候出版了什么书,什么时候肖大大更新了什么内容(特别是进入12月后,肖大大还会不停更新行策的内容)。建议直接关注肖老师的公众号和微博。肖老师除了会更新知识点内容,还会给出很多备考提醒,例如,肖老师会告诉你,在考场上,答案写错位置是历年考生常犯的失误,是可以直接改题号,而不需要重新更换卷子的。【注意!我这一年是可以这样的,朋友们考前还是要重新check一下。】

第二,政治考试是考研的第一科,考试的时候一定要沉着镇定,放慢速度,考试时间是非常充裕的,不要担心写不完卷子。考试的时候,答题纸每人只有一份,一定要看清题号再下笔答题,否则更换答题纸会非常麻烦,而且风险极大。政治并不难,大家要有信心。

写在最后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对于备考而言,重要的不是什么时候开始,而是现在有没有开始。同样,面对庞大的考试范围,重要的不是焦虑在考前能不能复习完,而是追问每一个当下能不能完成复习任务。

备考期间一定要沉住气,要有一鼓作气的精神。其实考研并不难,只要学会拆解目标,制定计划,你就会发现目标和你之间有一级级前进上升的阶梯。你要做的就是一步一步按照计划完成任务,并且保持心态的平稳就可以了。

絮絮叨叨了这么多,最后,在无垠的赛博世界中,感谢你与我的文字在此处相遇,也感谢你能读到这里~~祝大家诸事顺遂,天天开心~~~

北大汇丰商学院是几本

      北京大学汇丰学院是北京大学的二级学院,隶属于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原名北京大学深圳商学院。学院创办于2004年,是集教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商学院。2008年8月30日,汇丰银行捐赠1.5亿人民币支持北京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商学院,“北京大学深圳商学院”正式冠名为“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并于同年10月22日举行揭牌仪式。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秉承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理念,明确提出打造世界一流商界军校的目标,先后与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汇丰银行等知名大学及金融机构合作。目前,学院开设有“北京大学经济学-香港大学金融学”双硕士、“北京大学企业管理-香港大学金融学”双硕士项目;同时学院也独立招收经济、金融、管理等全日制硕士/博士研究生,大力推进几个学科的同步发展,鼓励师生探索学科前沿领域的学术问题,基于地处深港金融中心的地域优势,致力于以金融学为重点的多领域的学术研究。

个月努力 一战上北大 学长考研经验分享

加入我们考研分享的队伍吧!

学长学姐考研经验系列是达尔闻面向正在准备考研的同学推出的公益系列,如果你是在读研究生,愿意和达尔闻一起帮助更多考研路上奋战的同学,请一定联系妮姐:459888529(微信/QQ),我们会赠送达尔闻精品礼物作为答谢。

大连海事大学通信工程专业,研究生考的是北京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应达尔闻邀约分享些许经验给大家,时间跨度2年,有些记忆已经模糊,没有写清楚的地方,欢迎大家留言。

我的初试成绩:总分383,排名第3。

英语77;政治66;数学104;专业课136;

复试成绩:复试之后总成绩排名第4,此专业招生45人。

北大考研书单(图片点击可放大)

我为什么会考研呢?

总的来说就是希望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经过本科阶段的学习,觉得自己的知识不够牢固,学到的东西都是些皮毛,了解个大概,很难转化成自己的技能。另外本科阶段参加暑期夏令营遇到了来自国内顶尖学校的小伙伴,在他们身上看到了他们身上具备的优秀品质,受他们感染,于是就想加入他们,上升到他们的平台一探究竟,看看他们身边的人有多么优秀。

如何选择报考的专业和方向?

选择本专业或者跨度不是特别大的要容易很多。我的本科专业是通信工程,学的很多东西模棱两可,于是就想换一个专业,但是又不想跨度太大,否则自己就没有任何优势可言。后来了解到专硕中电子与通信工程,集成电路工程两个专业(据说以后没这个叫法,统一为电子信息类)。大部分学校都有这样的专业,但是每个学校安排的方向又不一样,所以仅看专业名不够完全。行行转CS,人人都想转算法,但是我觉得最好还是先评估一下自己的能力再说不要盲目入坑,电子行业发展潜力还是巨大。

如果你也有对考研的学校、专业有困惑,欢迎加入达尔闻考研交流群,这里有已经上岸的学长帮你解答。加群方式:“达尔闻说”微信公众号回复:考研。

如何选择报考的学校?

选北大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我的原因有3点:

➛ 有直系学姐考上过,资料齐全,而且本科学校、专业相同意味着高考成绩相当,具有一定的参考性;

➛ 前期准备的时候“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所以前期准备的时候尽量把目标定高,有助于后期的冲刺;

➛ 个人认为在众多因素里,首先要考虑的是学校,学校的名字是就业时展示给HR的第一张名片,同时学校对你的吸引力要足够大才能让你在以后的复习过程中有源源不断的学习的动力。综合以上,在大三下,三月份的时候准备复习考研,复习过程中有几个学校候选如“华南理工、哈工大深圳、北大”,最后在六月份综合考虑性价比,选择的北大。

什么时候开始备考,整个复习计划?

数学:李永乐复习全书及张宇高数

英语:任意一本单词书+外刊阅读+真题张剑黄皮书

政治:肖秀荣全套

其他:都在上方2017年我拍摄的那张照片里,是我的全部。

备考从3月开学开始:从数学,英语开始(英语复习时间随时间推进递减),逐步到专业课,到政治。

➛ 3月到暑假前为第一个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夯实基础,数学和英语部分。数学用的李永乐复习全书以及课本,暑假前复习完高数+概率。背英语单词,暑假前背完全部单词,用的是一本单词书,加一本外刊阅读,一遍一遍刷。数学和英语穿插复习,高数内容很多很容易看了前面的就忘了后面的,所以要经常穿插。其中专门花了二十天(每天花上五个小时左右)背单词,每天新背整本书的1/12,每天复习前一天的,以及更前几天的,之后每天这样刷,会发现背完相同单词量的时间会越来越短,最后整本书能够刷十几遍吧。这个方法不适用于所有人,如果耐力不够还是不要轻易尝试,背的过程会比较痛苦,但是一旦刷完两边之后就一身轻松了,考研英语60+轻松得手。

➛ 暑假为第二个阶段,这个阶段要改变复习策略了:需暑假结束之前,确保高数至少2遍,线代和概率至少1遍;单词每天花1个小时,刷英语真题,每两天1套,太久远的不做,每篇阅读精读并手写翻译。

暑假就要开始看专业课了,上午数学+下午英语+晚上专业课。

➛ 暑假后到考前一个月,数学刷真题,准备专业课。刷英语真题,同时每天背半个小时单词。10月开始准备政治,考前一个月刷政治题,数学刷题,英语保持手感以及背单词以及作文。

➛ 考前2个礼拜政治背大题,数学保持手感,英语保持手感。后面放轻松就行,因为要背的已经背了,要学的已经学了,都在你脑子里,只是等一个时间把他们写出来就行了,所以没什么压力。

要不要参加考研培训班?

千万不要。考研培训班的老师只是段子讲的好,听时很舒服,听完什么都学不到。要学习还是得靠自己主动。学习方法之类的除外,如果突然很迷茫可以搜一搜老师们怎么说,但是学习方法的执行者是自己,还得靠自己多努力。不建议听太多,每个老师方法都不一样,听多了反而容易迷茫。

其他考研方面的心得给大家参考

考研复习中的研友。当时复习的时候适合同一个自习室的同学一起复习的,七八个人专业类似专业课类似,所以一起监督,互相请教,一块吃饭聚餐,有了一起学习的环境之后就比较容易坚持到最后。

如何寻找考研信息和资料。专业课就加考研复习QQ群或者找学长学姐,其他的科目的花钱就行了,不要买太多,认准一个牌子就行。

复习中的困难。9月中官方公布的专业课变了,有一门没学过。当时压力还挺大的不知道要不要换一个目标。但是一想可能大多数人都没学过吧,就马上开始预习了…

如何准备复试?没考完初试就不要管复试怎么考,不要想太多。确定上线之后再准备复试,复试一般就准备专业课和英语了。专业课多看几遍,列出提纲,英语准备自我介绍以及英语对话。

欢迎加入达尔闻考研交流群,这里有已经上岸的学长帮你解答考研问题,有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加油鼓劲,让你的考研之路不孤单。加群方式:“达尔闻说”微信公众号回复:考研。

达尔闻学长姐考研经验分享系列:

电子科技大学(成电)考研分享

精品课程系列即将上线:

HLS加速硬件开发(蔡宇杰博士)

基于Simplis的开关电源仿真与应用

17讲毕设技能课程系列(正在更新中)

Labview从入门到精通(小草)

达尔闻必考课堂即将上线:

i.MX RT 实战指南课堂

数字电路系列课程

模电重点及难点:反馈

学长学姐考研/求职经验系列:

天津大学考研分享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考研分享

上海复旦大学考研分享

大疆offer求职分享

华为SP offer求职分享

加入达尔闻技术交流群:

QQ群:786258064

微信群:459888529


|一战上岸北大汇丰

    

一战上岸北大汇丰|
  • 考研 二本一战西南财经大学金融硕士超全经验分享|
  • 考研 二本一战西南财经大学金融硕士超全经验分享| | 考研 二本一战西南财经大学金融硕士超全经验分享| ...

    一战上岸北大汇丰|
  • 北大医学部护理系几本|
  • 北大医学部护理系几本| | 北大医学部护理系几本| ...